解鎖優質數據: 高達 50%折扣優惠 InvestingPro獲取優惠

2024西普會:探路中國健康產業“破與立”,破解“增量”困局

發布 2024-6-27 上午11:26
© Reuters.  2024西普會:探路中國健康產業“破與立”,破解“增量”困局
0728
-

隨着全球經濟的不斷變化,中國健康產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在這個關鍵時刻,備受矚目的第十七屆健康產業(國際)生態大會——2024西普會,將於8月9日至14日在海南博鰲盛大開幕。本屆大會的主題“承壓前行——從存量走向增量的破與立”不僅揭示了當前行業的困境,更指明瞭未來的發展方向,預計將對中國健康產業產生深遠影響。

探討“破與立”

自3月28日,西普會官方對外發布主題“承壓前行——從存量走向增量的破與立”以來,引起業界廣泛關注與共鳴。

根據相關機構的統計數據,2023年規模以上醫藥工業的增加值同比下降了5.2%,營業收入同比下降了4%,利潤同比下降了16.2%。醫藥行業面臨着前所未有的發展壓力。

根據中康科技CMH終端市場監測數據顯示,2023年藥品終端市場總規模爲20149億元,同比增長5.3%。增長主要來自等級醫院、基層醫療和電商市場,而藥店終端藥品市場增速僅爲1.1%。醫保支付爲主,滿足基本就醫用藥需求的存量市場天花板已經清晰可見,內卷程度不斷加深。

然而,在人口深度老齡化、科技創新和國家發展轉型的大背景下,中國健康產業同時孕育着巨大的增量空間。

首先,中國市場仍然存在大量未滿足的臨牀需求,需要通過科技創新和產品升級迭代來實現。同時,中國已經跨越了人均GDP一萬美元的發展階段,基礎生存型消費已經不再是焦點,發展改善型消費正在崛起。“悅己消費”的興起將爲健康產業帶來新的機遇。另外,中國加速進入了深度老齡化階段,這將帶來巨大的銀髮健康需求。

一邊是海量的健康需求得不到滿足,一邊是健康產業的增長乏力。2024西普會“承壓前行——從存量走向增量的破與立”主題一經發布,即引起行業強烈共鳴。

業界多家頭部機構決策者均紛紛就主題發表觀點:中國OTC頭部企業華潤三九董事長邱華偉提到:“存量市場是效率之爭。”東阿阿膠總裁程傑認爲:“優秀的企業需要保持戰略定力贏得未來。”保健品頭部企業湯臣倍健董事長湯暉提出:“在承壓前行的路上需要工商需要合力而非博弈。”知名外資企業阿斯利康中國全渠道事業部總經理劉謙提到:“零售藥店可發揮其在院外的人力、網點等便利優勢,與院內握手協同,對慢病患者提供專業服務,增量潛力可期。”諾華創新藥物中國副總裁陳暉也特別發出呼籲:“連鎖藥店要贏得增量需從賣藥到專業服務機構轉型升級。”

幾家上市醫藥連鎖企業則表述了幾乎同樣的觀點,健之佳董事長藍波提到:“中國藥店面臨內卷與消費降級的雙重壓力,唯有從消費趨勢洞察,提高運營效率,握手上游工業做突圍。”山東漱玉平民董事長李文傑則發出強烈危機呼籲:“靠醫保生存已成爲歷史,抓住消費趨勢,做價值創造纔能有未來。”一心堂董事長阮鴻獻呼籲:“高增量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需迴歸到爲消費者提供專業服務。”

在清晰產業面臨重壓下急需破立前行的同時,衆多企業家對增量機會充滿信心,保健品、中藥材、醫療器械、醫美、個人護理等都是增量機會品類,復星國際首席執行官陳啓宇還提到中樞神經系統、減肥、抗衰都是增量的大賽道。

聚焦增量

從剛剛組委會發布的大會最新議程裏,我們關注到今年的西普會議題較往年更具前瞻與引領。

據西普會組委會介紹,針對當下產業的轉型升級之需,今年議題設置更突出前瞻性和專業性。大會將從中國健康產業宏觀大勢出發,集中探討在居民消費提振、人口老齡化等多重挑戰下,企業如何找準新的增長模式等議題,試圖幫助行業邁過轉型階段,把握當下,佈局未來。

 當下產業增量究竟在何處?西普會組委會透露,隨着健康需求細分、品類結構重塑,“悅己經濟”“銀髮經濟”兩大增量市場逐漸明晰。生存型消費存量競爭內卷,發展型消費的增量競爭方興未艾,“悅己經濟” 如何搭上快車道;“銀髮經濟“在深度老齡化趨勢之下,能否構建新型市場?大會將聚焦這些核心問題。

延伸至未來,健康產業走向何處?記者從西普會組委會得知,今年的西普會特設的“健康產業前瞻論壇”“AI for health”“青年企業家&青年科學家高峯論壇”等幾大峯會,從全球視野、產研共振、技術應用等多重視角,分享來自世界各界精英的聲音。   

健康產業未來變革中,科學和技術被寄予厚望。在人類在探索生命科學的數千年中,“衰老與疾病”的話題不可迴避,未來基因編輯、RNA技術等全球生命科學有哪些前沿動態?合成生物學等交叉學科的未來應用場景是什麼?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如何有效聯動?怎麼降低試錯成本,加速AI應用落地?這些問題都將在大會上揭曉。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