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優質數據: 高達 50%折扣優惠 InvestingPro獲取優惠

新加坡港口堵瘋了!集運旺季來臨,“大堵船”繼續助漲運價?

發布 2024-6-26 下午06:39
© Reuters.  新加坡港口堵瘋了!集運旺季來臨,“大堵船”繼續助漲運價?

智通財經獲悉,全球港口繼續遭遇着嚴重的擁堵。海事數據公司Linerlytica本月表示,全球港口擁堵程度已達到18個月來的最高水平,60%的船舶停泊在亞洲。截至6月中旬,總容量超過240萬個20英尺標準箱(TEU)的船舶在錨地等待。其中,新加坡集裝箱港口的擁堵情況是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最嚴重的,這表明爲避免紅海襲擊而長時間改道的船隻擾亂了全球海運,其他亞洲和歐洲港口也出現了瓶頸。

全球零售商、製造商和其他依賴大型集裝箱船的行業再次面臨運價飆升、港口積壓和空箱短缺的問題,而許多以消費者爲導向的企業希望在年底購物旺季到來前增加庫存。

但是,與疫情期間不同的是,席捲港口運營的並不是居家消費者的購買狂潮。相反,隨着船隻繞道非洲繞行更長的航線以避開紅海(也門胡塞武裝自去年11月以來一直在紅海襲擊船隻),船隻錯過了航行時間表並且停靠港口的次數減少,因此,船隻的航行時間表被打亂了。

因此,船隻在新加坡這樣的大型轉運中心一次卸下更多的貨物——在新加坡,貨物在運程的最後一段卸下並在不同的船上重新裝載,但爲了趕上時間表,很多貨運放棄了隨後的航行。

德魯裏表示,1月至5月,新加坡的平均卸貨量增長了22%,嚴重影響了港口的生產力。總部位於新加坡的德魯裏海事諮詢公司(Drewry Maritime Advisors)副總裁Jayendu Krishna表示:“(託運人)正試圖通過在轉運中心卸下箱子來控制局面。班輪公司一直在新加坡和其他樞紐堆積箱子。”

嚴重的港口堵塞

作爲全球第二大集裝箱港口,新加坡最近幾周出現了特別嚴重的擁堵。新加坡海事和港口管理局(MPA)在5月底表示,集裝箱船停泊的平均等待時間爲兩到三天,而集裝箱跟蹤公司Linerlytica和PortCast表示,延誤可能長達一週。一般來說,靠泊時間不超過一天。

由於一些船隻跳過新加坡,鄰近的港口也在堵塞。Linerlytica表示,壓力已轉移到馬來西亞的巴生港(Port Klang)和丹戎佩勒帕斯港(Tanjung Pelepas),而中國港口的等待時間也在攀升,其中上海和青島港口的延誤時間最長。

德魯裏預計,主要轉運港口的擁堵狀況仍將居高不下,但隨着航空公司增加運力和恢復航班安排,擁堵狀況將有所緩解。新加坡海事管理局表示,港口運營商PSA已重新開放吉寶碼頭(Keppel Terminal)較舊的泊位和碼頭,並將在大士港(Tuas port)開放更多泊位,以解決等待時間延長的問題。

全球第二大集裝箱航運公司馬士基本月表示,由於亞洲和地中海港口嚴重擁堵,將取消7月初從中國和韓國出發的兩趟西行航程。

需求旺季

託運人和研究公司表示,年度航運旺季也比預期提前到來,加劇了港口擁堵。DHL全球貨運亞太區首席執行官Niki Frank表示,這似乎是由於補充庫存活動,尤其是在美國,以及客戶因預期需求會更強勁而提前發貨所致。

與此同時,集裝箱運價飆升,加大了買家面臨新一輪價格上漲的風險,比如疫情後的通脹飆升,而各大央行仍在努力控制通脹。

以亞洲爲重點的貨運代理公司Dimerco表示,進入4月份後,運費已經企穩,但在5月份,“中國電子商務、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相關商品的海運出口大幅增加”。該公式指出:“通常從6月開始的旺季提前了整整一個月,導致海運價格飆升。”

數據提供商Descartes表示,5月份美國10個最大海港的集裝箱進口量增長了12%,這是自2023年1月以來的第二高月度進口量。全美零售聯合會副主席Jonathan Gold表示:"(美國)消費者支出繼續高於去年,零售商也在增加庫存以滿足需求。"

貨運平臺Freightos的Judah Levine表示,從亞洲到歐洲的海運進口也顯示出補充庫存季節進入旺季的跡象,這將運費推高至2024年的高點。自2024年初以來,從亞洲到美國和歐洲的集裝箱運費上漲了兩倍。

貨運平臺Xeneta表示,從亞洲和新加坡到美國東海岸的運費是自2022年9月以來的最高水平,而到美國西海岸的運費是自2022年8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一些業內人士認爲,中國港口出現擁堵的部分原因是,美國進口商急於購買鋼鐵和醫療耗材等中國商品,這些商品將從8月1日起被大幅上調關稅。但美國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Jared Bernstein表示,美國新徵收的關稅只會影響約4%的中國輸美商品。

洛杉磯港(Port of Los Angeles)執行董事Gene Seroka也預計影響有限。洛杉磯港是中國從美國進口海洋貨物的最大門戶。他說:“我們可能會看到一些貨物進入,但不會像洪水一樣湧入。”

對今年美國港口可能發生罷工的擔憂也可能將旺季提前,而DHL表示,德國港口罷工加劇了僵局。專家警告說,所有這些中斷可能意味着消費者要支付更高的價格。

與此同時,Xeneta首席分析師Peter Sand表示:“這對託運人來說是巨大的財務打擊。”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