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優質數據: 高達 50%折扣優惠 InvestingPro獲取優惠

英偉達連續暴跌,下一個關注點是美光的業績?

發布 2024-6-25 下午06:03
英偉達連續暴跌,下一個關注點是美光的業績?
MSFT
-
CSCO
-
QCOM
-
AAPL
-
NVDA
-
MU
-

在一鼓作氣超越微軟(MSFT.US)、蘋果(AAPL.US)問鼎全球市值第一的寶座後,英偉達(NVDA.US)似乎陷入了力竭狀態,不僅守不住位置,反而連連後退。

6月24日(當地時間),英偉達股價再度大挫6.68%,最近3日已累跌12.89%,其市值也已經跌破3萬億美元的關口,再次落後微軟、蘋果。

要知道英偉達可不是什麽無關緊要的小角色,這是一只紅到發紫的AI龍頭,亦是一台推動美股走強的「發動機」,其股價在短短3日内跌去近13%引起了廣泛關注及擔憂。

漲太多了?芯片股遭高管頻繁抛售

從消息面來看,高管頻繁減持以及獲利盤兌現收益被視為是英偉達下跌的原因之一。

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披露的信息,英偉達的CEO黃仁勳僅在6月13日至21日内就累計減持了72萬股英偉達股票,套現金額高達9460萬美元,約合6.9億元人民幣。

不僅僅是黃仁勳,還有一些其他高管在抛售英偉達。

據悉,自5月22日披露第一財季業績以來,已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内部人士減持英偉達股票,抛售的速度達到多年來的最高水平,包括首席財務官Colette Kress、執行副總裁Deborah Shoquist、Dawn Hudson、Tench Coxe、John Dabiri、Mark Stevens等多位高管。

值得一提的是,遭到内部人士減持的科技股也不止英偉達一家,伴隨著股價的上漲,美光科技(MU.US)、高通(QCOM.US)也都出現了類似的情況。

事實上,英偉達等科技股大多在2024年迎來了一波股價的大漲,因此遭到高管減持以及一些獲利盤兌現收益是十分正常。只不過,在公司股價表現氣勢如虹之時,高管爭相抛售對市場信心還是會有一定打擊,高管抛售行為的潛台詞有點像是「當下股價已經超出了公司的基本面」。

目前依然有很多研究機構繼續看好英偉達,目前的下跌只是「倒車接人」。例如,美銀近期重申了英偉達買入評級、150美元的目標價格和股票的首選地位;投資機構Rosenblatt芯片行業分析師則將英偉達的12個月内目標股價從140美元大幅上調至每股200美元的驚人水平。

不過,看空英偉達的投資者亦不在少數,主要基於兩方面的原因:其一,一些投資人認為英偉達算力過剩;其二,有投資人認為,英偉達無法長期壟斷AI芯片這塊超級蛋糕,AMD、英特爾等芯片廠商正在搶奪市場份額,同時谷歌、微軟、亞馬遜等客戶也不會甘心一直受制於英偉達,必然會自研AI芯片或者扶持其他芯片廠商。

市場擔憂思科往事重演?

需要指出的是,此前就有人認為本輪科技股的狂歡和2000年的那波互聯網浪潮很相似,英偉達的表現甚至比當年的「總龍頭」思科(CSCO.US)猶有過之。

如今說到英偉達,其最具競爭力的AI芯片在數據中心領域的市場份額據傳達到了80%,幾乎就是各家公司發展先進AI怎麽也繞不開的高山,這也被視為是英偉達最深的護城河,是某些分析師喊出5萬億美元市值預期的支柱。

然而,在1990年代到2000年代期間,思科同樣幾乎是網絡基礎設施的代名詞,在互聯網的發展中居於中心地位,誰也離不開它的交換機和路由器。

基於接近壟斷的市場地位,在過去五年中,英偉達的股價已經累計上漲了4280%,與思科在其市值達到頂峰前五年的4460%增幅相比,表現相當。

6月23日(當地時間),BTIG策略師Jonathan Krinsky在報告中警告稱,英偉達的表現甚至超越了90年代末科技泡沫時期的任何美國公司,並且股價已經比其200天移動平均線高出約100%。

另外,自1990年以來,沒有哪家美國公司能在成為市值最大公司的同時,其股價高於200天移動平均線的幅度超過80%。最接近的一次是2000年3月的思科,當時思科的股價高出其200天移動平均線80%,並標志著其股價的歷史最高點。

不難發現,現在的英偉達和彼時的思科非常相似。

而當互聯網泡沫破碎後,思科的股價還是遭遇了血崩,而且其市場地位似乎並沒有分析師宣傳的那樣穩固。此次英偉達連續3日大跌也難免讓一些投資者想起思科往事。

這當然不是說英偉達最後一定會和思科一樣,但是這種可能性不能不關注。

又有一句話說,「神是不能流血的」。像英偉達這樣積聚了全球熱錢、股價又大幅上漲後的龍頭企業,共識很重要,一旦大家有了股價見頂的預期,最後或許會出現踩踏式下跌,這也是英偉達此次連跌3日備受矚目的原因所在。

美光的最新業績值得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美股市場的現狀是流動性都集中在偏頭部的企業,也就是說熱錢都在瘋狂怼英偉達、微軟、蘋果、亞馬遜、台積電等大市值公司,因此這些「大塊頭」股價的上漲也成為了驅動美股市場持續走強的動力,而英偉達就是其中效用最強的一台「發動機」。

一旦以英偉達為代表的科技股「熄火」,轉而下跌,是否會帶崩美股市場值得思考。

最新需要關注的信息是美光科技將於周三盤後(當地時間)公佈2024財年第三季度業績。美光科技也是此輪AI浪潮中受益匪淺的芯片企業,市場對其業績寄予了厚望,公司是否能取得符合預期甚至超出預期的業績對穩住英偉達的股價及此輪AI行情很重要。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