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優質數據: 高達 50%折扣優惠 InvestingPro獲取優惠

浙商證券交運行業2024半年度策略:集運外溢效應或逐步凸顯 快遞行業價格有望階段性修復

發布 2024-6-23 上午09:45

智通財經APP獲悉,浙商證券發佈研報稱,跨境電商迎來高速增長,集運外溢效應或逐步凸顯。紅海危機常態化背景下,供應鏈重回紊亂,疊加超預期運輸需求,運價大幅提升。航空機場方面,上游產能瓶頸壓制行業供給增速,行業逐步消化存量供給,國際航線恢復利於緩解國內市場供給壓力,靜待供需差轉正。快遞方面,行業淡季提前到來,局部地區階段性價格競爭或仍將發生。2024年“618”各大電商取消預售機制,大促週期拉長,淡季或提前結束,建議關注各家淡季價格策略。展望下半年,旺季件量高峯或繼續平滑,行業價格有望階段性修復。

浙商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一、出海(1):地緣動盪,首選航運

1、集運:需求多因子共振,供應鏈重回紊亂

受紅海事件影響,船舶繞行提升箱海里運輸需求,港口擁堵加劇供應鏈紊亂。紅海事件影響下,船舶繞行提升運距,船舶週轉效率大幅下降,2024年以來準班率下降。供應鏈紊亂背景下,部分港口出現擁堵情況,5月底新加坡港在錨集裝箱運力大幅增長。

多方面因素疊加推動需求端超預期。1)美國進入新一輪補庫週期,2024年以來,美國庫存同比增速持續提升;2)地緣政治事件等因素帶動貨主安全庫存需求提升;3)關稅預期帶動貨主提前出貨意願提升,集運旺季提前;4)供應鏈牛鞭效應放大需求,進一步加劇供需矛盾。

紅海危機常態化背景下,供應鏈重回紊亂,疊加超預期運輸需求,運價大幅提升,年初至今CCFI指數均值同比+29%,SCFI指數均值同比+124%,截至6月14日最新CCFI、SCFI運價指數分別爲上一輪運價高點的48%和66%。運價提升背景下,集運公司盈利或迎修復,建議關注中遠海控H、中遠海控A、海豐國際、東方海外國際

內貿集運:上半年運價承壓,下半年或將受外貿帶動。受高基數及淡季影響,24年以來內貿集裝箱運價指數PDCI承壓下行。受外貿集運運價上漲影響,部分內貿運力或轉向外貿市場,疊加下半年內貿傳統旺季,運價有望逐步企穩。推薦中谷物流(603565.SH)。

2、油運:供給緊缺年限拉長,景氣週期有望延續

地緣局勢持續緊張,油輪訂單持續被擠佔。紅海危機帶來航運新一輪景氣,行業盈利有望高增,或帶動後續集運、幹散等船東繼續造船,進一步擠佔船臺,船廠會優先建造利潤更高船型,有望帶動油運景氣週期持續性超預期。

供給剛性確定,24年VLCC新增運力接近爲0。24-25原油運輸供需差分別爲3.1%、1.6%。預計2024全年2艘VLCC交付,且1月已拆解1艘,當前行業老齡化嚴重,後續拆解有望增加,新增運力接近爲0。環保新規帶動運力供給進一步受限,老船進行環保改造的經濟性較差,拆解有望增加,且現役船隊爲滿足環保要求減速航行也將限制有效運力。

Q4歐佩克或增產提供額外驚喜,沙特等國減產延長至9月底,Q4存在增產可能,24旺季值得期待,推薦中遠海能(01138)、招商輪船(601872.SH)、招商南油(601975.SH)油。

3、幹散:仍存超預期基礎,大船供給格局更優

年初至今BDI顯著高於去年同期,主要由BCI驅動,主要由於巴西天氣較優,鐵礦石貿易商集中出貨導致,疊加紅海危機、巴拿馬運河通行受阻擾動。

在手訂單處歷史低位、老齡化明顯;年內美聯儲降息週期有望開啓,先前需求壓制因素或得以解除,下半年旺季即將到來,運價有望進一步上行。推薦招商輪船(601872.SH)、海通發展(603162.SH)、太平洋航運(02343)。

二、出海(2):境外需求爆發,卡位核心資源

4、嘉友國際:剛果金銅礦迎來擴產,非洲佈局有望從1到N

推薦嘉友國際(603871.SH):

1)非洲業務高速增長。隨着剛果(金)礦山擴產、嘉友份額提升,卡薩道路及口岸通車量有望超預期。24年1-4月,中國自剛果(金)進口銅精礦約64萬噸,同比增長31%;5月底卡莫阿礦山三期選廠提前6個月竣工投產,預計綜合產能從45萬噸/年提高至60萬噸/年以上。此外,贊比亞側道路及口岸項目將陸續投產,貢獻業績增量。BHL車隊於24Q2並表,非洲大物流業務佈局持續突破。

2)中蒙業務或超預期。新籤長協有望助力焦煤物貿一體化貿易規模大幅增長,銅精粉/工程物資/消費品物流業務穩健增長。公司於甘其毛都口岸擴建的2座封閉式煤棚預計於2024年底投用,倉儲能力有望提升,並支撐物流業務量增長。蒙古礦山KEX20%股權於24Q2交割,貢獻投資收益。

5、跨境物流:需求迎爆發式增長,供給剛性致運價持續提升

跨境電商迎來高速增長,集運外溢效應或逐步凸顯。一方面,2024年主要跨境電商平臺加劇擴張市場,Temu目標GMV爲300億美元,爲2023年的兩倍以上,Tik Tok目標GMV爲500億美元,較2023年翻倍。另一方面,集運運價高增及班期紊亂,帶動部分集運貨物轉向空運,爲空運運價進一步提供強支撐。

供需關係改善背景下,航空貨運運價指數逐步回升,預計2024年,行業運力供需差整體+14%,歐美供需差+12%。截至6月10日BAI80指數同比+37.8%,後續旺季運價或持續提升,推薦東航物流(601156.SH)、中國外運(601598.SH)。

三、紅利:長週期的開始

6、公路:延長收費年限政策有望落地,帶動估值提升

“資產荒”下投資價值凸顯。表徵無風險利率的10年期國債利率收益率持續下行,具備穩定高分紅回報的高股息資產投資價值上升。

《特許經營管理辦法》落地延長收費期限。發改委、財政部等6部門聯合發佈《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將特許經營最長期限更改爲40年。新修訂《收費公路管理條例》出臺在即,高速收費期限或迎來實質性突破,帶動估值提升。推薦招商公路(001965.SZ)、寧滬高速(600377.SH),關注山東高速(600350.SH)、皖通高速(600012.SH)。

7、港口:受益於集運景氣,量價齊升可期

港口:美國補庫需求、安全庫存提升及供應鏈牛鞭效應共振影響下,港口吞吐量或實現高速增長。2024年1-4月港口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5%,集裝箱吞吐量增長9%。在集運需求端超預期增長背景下,後續港口集裝箱吞吐量或延續高增長趨勢。推薦青島港(601298.SH)、招商港口(001872.SZ),建議關注唐山港(601000.SH)等。

四、順週期:自下而上選龍頭

8、航空機場:產能瓶頸致航空供給受限,靜待需求恢復

上游產能瓶頸壓制行業供給增速,行業逐步消化存量供給,國際航線恢復利於緩解國內市場供給壓力,靜待供需差轉正。2023年空客發動機發現質量問題,2024年波音飛機發生多起安全事故,包括艙門脫落、滑輪脫落、機翼受損、發動機起火等,質量問題壓制交付速度與產能恢復節奏,我們預計飛機供給增速或維持低位。截至2023年末,行業客機規模較2019年末增長10.7%,根據航司披露的機隊引進規劃,我們預計2024年行業客機規模保持低速增長。民航局預計2024年我國民航旅客量約6.9億人次,較2019年增長4.5%,1-5月累計民航運輸量約2.9億人次,較19年同期增長8.8%。推薦:春秋航空(601021.SH)/華夏航空(002928.SZ)/吉祥航空(603885.SH)。

9、快遞:2024年量增超預期,價格戰階段性緩和,盈利修復可期

行業件量增速持續超預期。根據國家郵政局數據,2024年1-4月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508.1億件,同比增長24.5%;預計5月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速約爲24%,快遞業務收入同比增速約爲18%,價格相對平穩。24年年初國家郵政局預計行業件量增速約8%。

行業淡季提前到來,局部地區階段性價格競爭或仍將發生。2024年“618”各大電商取消預售機制,大促週期拉長,淡季或提前結束,建議關注各家淡季價格策略。展望下半年,旺季件量高峯或繼續平滑,行業價格有望階段性修復。

建議關注快遞板塊配置機會。1)加盟快遞:中長期看,行業分化持續,頭部快遞企業的市場份額有望進一步提升(中通快遞(02057)/圓通速遞(600233.SH));建議關注韻達股份(002120.SZ)/申通快遞(002468.SZ)。2)直營快遞:看好順豐控股(002352.SZ)(時效業務穩中有升、大件快運業務利潤提升疊加新業務持續改善,順週期背景下有望率先受益)。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波動風險;油價、匯率大幅波動風險;地緣政治風險;需求不及預期風險。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