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執行世界儲備貨幣的過程中,美元霸權給超級大國——美國帶來了諸多潑天富貴,但同時可能也給其他經濟體帶來負面衝擊。
1974沙特和美國簽訂「石油美元」協議後,石油美元成為美國「美元霸權」收割全球的一個重要佈局。然而,近日一則重磅新聞令石油美元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
近日有報道稱,美國與沙特阿拉伯間的石油美元協議於上周日到期,沙特阿拉伯宣佈不續簽,意味著這份長達50年的「石油美元」協議將正式宣告結束。
石油美元大勢已去
沙特及其他OPEC成員國採用美元進行石油交易後,由於全球各經濟體發展都離不開石油,需要儲備足夠的美元來維持正常收支,美元儲備便由此錨定了石油。
沙特要在此時與美元脫鈎,背後的具體原因我們不得而知。不過,沙特終止石油與美元的結算協議,可能成為石油美元霸權崩塌的多米諾骨牌效應的一步。
一方面,除沙特外,俄羅斯、委内瑞拉、巴西、印度等國正尋求擺脫完全依賴美元進行石油交易的限制,轉而用人民幣等其他貨幣進行交易。這種石油結算趨勢,正減少對美元的使用,對美元石油的地位帶來了一定程度的挑戰。
另一方面,全球能源結構轉型正加速推進,可再生能源、天然氣等能源在全球的接受度日益提升。一些國家正在尋求能源安全和分散化的訴求,對石油美元綁定的現實提出了挑戰,進而導致石油美元的影響力逐步被削弱。
摩根大通今年年初披露的報告稱,目前全球石油交易中已有20%的交易採用了非美元結算。該報告指出,2023年全球非美元結算大宗商品合約數量顯著增加,相比之前幾年呈現出明顯的增長趨勢。
平安證券近日在研報中表示,「石油美元」協議不再續簽,去法幣化大勢所趨。長期來看,此舉(沙特不續簽石油美元協議)或進一步推進全球去法幣化,美元主導地位也將被逐步削弱,石油美元可能會被黃金、比特幣、石油人民幣合約等逐漸替代。
美元霸權下一站:科技美元?
「石油美元」正遭遇幾十年來的重大挑戰,那美國手中又會有什麽牌繼續維持「美元霸權」地位?
對此,興業證券認為,面對「去美元化」思潮,美國正在建立「科技美元」體系以鞏固美元全球本位幣地位。從機制上講,「科技美元」可以形成類似「石油美元」的全球資金環流,且巨大的貿易額也媲美「石油美元」。
興業證券稱,面對美元本位幣地位動搖,美國通過《瓦森納協定》、「芯片四方聯盟」等方式構建「科技美元」體系,試圖繼續保持美元的主導地位。
興業證券表示,目前看來以芯片為代表的高科技產品可能是接棒石油貿易的最佳選擇,其至少具有以下優勢:
(1)高科技產品需求具有剛性。芯片、通訊設備等電子產品是一國發展科技、現代化建設的必須品,戰略意義不亞於石油。近年來在全球貿易中的份額甚至已經超過石油制品。
(2)美國能夠高度把控供給。美國在芯片研發具有領先甚至壟斷地位,且可以通過《瓦森納協定》、「芯片四方聯盟」等方式限制其他國家獲取先進技術。
(3)在高科技產品貿易中,美國依然是貿易逆差國,更多是通過專利、出口管制、跨國公司等方式把控全球產業鏈,生產環節並未高度本土化。
興業證券認為,和「石油美元」類似,「科技美元」體系下高科技產品的定價、貿易支付結算必然也是美元主導,因而美元資產儲備對於各經濟體仍是必要的。
不過,「科技美元」有發展潛力,也面臨發展挑戰。
興業證券指出,當前全球的技術競爭是中、美、歐三足鼎立的格局。中國大陸作為後起之秀,在科研成果方面正奮起直追,2021年中國大陸申請的PCT和ICT專利數已經居於世界第一,並且轉化能力已經取得長足進步。相對於中國科技實力的增長,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定程度被低估。從金融市場看,美國相對德國、美國相對中國的科技股表現分别和美元指數、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有較高正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