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優質數據: 高達 50%折扣優惠 InvestingPro獲取優惠

13億美元BD交易驗證耐立克®全球商業化潛力,亞盛醫藥-B(06855)踏上估值躍遷關鍵期

發布 2024-6-18 上午11:07
13億美元BD交易驗證耐立克®全球商業化潛力,亞盛醫藥-B(06855)踏上估值躍遷關鍵期
4502
-

6月14日,亞盛醫藥盤後連發三則公告引發業界和市場的廣泛關注。6月17日,亞盛醫藥港股股價更是大幅高開,早盤股價最高觸及29.80港元/股,漲幅高達29.28%。

在二級市場爲之震動的背後,最爲重磅的消息莫過於,亞盛醫藥宣佈與武田製藥就公司第三代BCR-ABL抑制劑耐立克®(奧雷巴替尼)簽署了一項總價達13億美元的具有“高首付、高里程碑、高分成”特點的獨家選擇權協議。此次合作刷新了國內小分子腫瘤藥BD交易金額的新紀錄。

此外,武田製藥還將投資7500萬美元,溢價25%認購公司股份,成爲亞盛醫藥重要的產業股東。

在官宣與武田製藥合作的同時,亞盛醫藥還宣佈其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保密提交一份關於建議首次公開發售代表公司的普通股的美國存托股份的F-1表格登記聲明草案,赴美上市在即。

這對於即將走向國際市場的亞盛醫藥來說,無異於雙喜臨門。

一方面,與武田製藥在商業化層面的合作,能夠爲公司在國際化BD交易和全球商業化領域帶來長期收益,而武田的股權投資則能夠切實補充了公司現金流;

另一方面,目前正值美股生物科技資本寒冬“破冰關鍵期”,越來越多具有“投資確定性”的標杆藥企正獲得市場青睞。而依託全球化創新研發、海外註冊以及市場商業化等多方面形成的體系化優勢,疊加武田製藥的強力背書,亞盛醫藥有望後續在美股市場得到更廣泛是投資者認可,並實現更高的估值溢價。

強強聯合,開啓國際商業化新紀元

對於投資者而言,若想對亞盛醫藥和武田製藥此次13億美元BD交易與合作有充分理解,就需要從耐立克®的全球開發與商業化及股權投資這兩大亮點內容入手。

對於此次亞盛醫藥與武田製藥的合作,耐立克®的全球開發與商業化無疑是其中的“重頭戲”。武田製藥看中耐立克®的主要原因在於該藥商業化價值已獲國內市場階段性驗證,而其治療與全球商業化潛力仍有不斷被深掘的巨大價值。

實際上,耐立克®作爲一款真正具備重大創新性的藥物,其原創新藥產品力在國內市場已獲驗證。據智通財經APP瞭解,自獲批上市至2023年年末,耐立克®已在國內獲批兩項適應症,並實現累計銷售收入3.62億元。

尤其是去年11月獲批用於治療對一代和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耐藥和/或不耐受的慢性髓細胞白血病(CML)慢性期(-CP)成年患者,對亞盛醫藥而言,相較此前獲批的治療攜T315I突變耐藥CML的適應症,該適應症患者羣體規模更廣,能夠保證耐立克®後續銷售額持續增長。

亞盛醫藥也在依託自身強勁的全球創新能力,爲耐立克®開闢更廣闊的適應症賽道。目前耐立克®對包括BCR-ABL、KIT、PDGFR、FGFR、b-RAF、DDR1、FLT3等多種激酶具有良好的活性,在多種實體瘤和血液腫瘤治療領域具有廣闊潛力。

在實體瘤領域,耐立克®在獲CDE納入突破性治療品種的基礎上,近日其治療SDH缺陷型GIST患者的III期臨牀研究再獲CDE許可。

在血液瘤領域,耐立克®下一個增長點則來自費城染色體陽性(Ph+)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在此前一項針對既往接受過深度治療/難治性CML和Ph+ ALL患者的臨牀研究中,在普納替尼治療失敗的患者中,奧雷巴替尼治療組的CCyR率和MMR率分別爲53%和38%;在阿思尼布治療失敗的患者中,奧雷巴替尼治療組的CCyR率和MMR率分別爲43%和38%。這意味着耐立克®對三代BCR-ABL抑制劑競品耐藥或者無效的CML患者依然有效,且安全性大幅提升。

今年2月,耐立克®針對過往接受過治療的CML-CP(伴有及並無伴有T315I突變)患者的註冊III期試驗獲美國FDA批准,這是首個美國FDA批准的耐立克®全球註冊III期試驗。

在武田製藥看來,以上亮點無疑都是耐立克®的“加分項”。從此次“高首付、高里程碑、高分成”的BD交易細節,投資者也不難看出武田製藥的“勢在必得”的態度以及對耐立克®海外成藥性及未來銷售的信心。

正如上文所言,交易的最終敲定體現的是雙方對管線未來臨牀價值、競爭結構以及疾病臨牀需求等多重因素考量。亞盛醫藥選擇武田製藥亦是如此。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武田製藥曾在2017年以52億美元對價收購了美國Ariad公司,獲得其兩個小分子藥物所有權,其中一個便是全球首個第三代BCR-ABL抑制劑普納替尼(Iclusig)。目前普納替尼已在美國、歐盟、日本和中國臺灣省等地區上市,側面反映出武田擁有成熟的全球銷售和臨牀團隊,並具備豐富的BCR-ABL抑制劑海外銷售經驗,擁有成熟的銷售和臨牀團隊,可以快速推進耐立克®後續的全球臨牀和銷售。

值得一提的是,普鈉替尼FDA批准上市時附帶了黑框警告:血管閉塞、血栓、肝毒性等,並在上市不到1年時間因“危及生命的血栓和血管重度狹窄”風險被FDA要求停止銷售和推廣,隨後幾經波折直到2016年11月才獲得FDA全面批准,並且直到2020年12月才獲得FDA批准用於三代CML-CP的適應症。在潛在的安全性風險下,普鈉替尼一直無法提線,只能被用於三線CML用藥。因而限制了市場空間,長期以來普鈉替尼銷售一直在5億美元左右,難以實現突破。

隨着普鈉替尼海外專利2026-2027年到期在即,武田製藥也急需一款更優替代品繼續深耕潛力巨大的CML市場。在當前全球三代BCR-ABL抑制劑“三足鼎立”市場背景下,在手握FIC產品的情況下,拿下作爲潛在BIC產品的耐立克®幾乎是武田製藥的唯一之選。目前耐立克®預計2026年完成註冊臨牀並在美國申報上市,剛好讓武田實現CML全球開發及銷售資源的無縫對接。

回到亞盛醫藥,相比耐立克®全球開發與商業化帶來的長期收益,武田製藥股權投資對亞盛醫藥的利好可謂“立竿見影”。此次武田支付的首付款加上股權投資以及後續的里程碑付款,有望爲亞盛醫藥帶來約近14億美元現金。

這無疑爲公司後續全球範圍大規模臨牀試驗提供了可觀的資金保障,推動在研管線順利度過臨牀研究階段,降低管線研發風險,縮短開發週期,也能爲亞盛醫藥未來細胞凋亡管線的順利落地鋪平道路。

赴美融資,踏出走向全球化的關鍵一步

美國勞工部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5月CPI數據超預期降溫,這無疑加強了市場對於美聯儲降息的預期。實際上,今年以來“降息”傳聞不斷,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資金迴流生物醫藥領域。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今年Q1季度,北美與歐洲一級市場上的生物技術融資同比大幅提升,超1億美元大額融資多達20起,同比增長66%。而在二級市場,今年美股上市生物技術再融資額超過40億美元,反映生物醫藥企業二級市場股價整體走勢的美國生科ETF-SPDR,在去年10月份見底後持續反彈,至今漲幅已經超過30%。

簡言之,從行業趨勢來看,現在顯然到了投資生物醫藥的最好時刻。

然而,當前美股生物醫藥的投資現狀與2021年及以前多數IPO企業手握臨牀前或臨牀I期產品的情況並不相同。BioPharma Dive的數據顯示,2023年至今的前十大IPO事件中,有9家公司的產品管線處於臨牀中後期階段;而在再融資市場,不論是Viking公佈產品關鍵II期數據後單日股價高漲超120%,還是自免藥物公司Avalo Therapeutics宣佈收購AlmataBio和1.85億美元私募融資後股價暴漲625%,都在預示着現在美股生物醫藥投資中,投資者偏好“更具確定性的企業”。而現階段的亞盛醫藥最不缺的就是“確定性”。

以亞盛醫藥細胞凋亡管線的核心品種Bcl-2抑制劑APG-2575爲例,去年8月,APG-2575獲美國FDA批准開展用於治療既往接受治療的CLL/SLL患者的全球註冊性III期臨牀研究。這是繼該品種於2021年12月獲CDE批准開展用於治療R/R CLL/SLL患者的關鍵註冊II期臨牀研究後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此前多項臨牀數據也驗證其在全球血液腫瘤領域具有“同類最佳”(Best-in-class)潛力。這意味着APG-2575有望加速成爲全球層面第二個獲批上市的Bcl-2抑制劑,躋身國際競爭陣營。

獲批全球註冊III期臨牀,也意味着APG-2575離商業化時間節點越來越近。以目前全球唯一一款獲批上市的Bcl-2抑制劑Venetoclax爲例,其2022年銷售額達20.1億美元,同比增長10.4%。由於APG-2575與Venetoclax相較,安全性優勢更加突出且BIC潛力更大,因此市場預計APG-2575銷售峯值也有望超20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APG-2575有望在今年在國內遞交NDA,上市在即。憑藉其潛在的巨大商業化價值,APG-2575順利上市落地將是亞盛醫藥實現最終盈利的關鍵一環。

此外,亞盛醫藥一直致力於原始創新和全球創新,目前正在中國、美國、澳大利亞、歐洲及加拿大開展40多項臨牀試驗,在研品種如APG-115、APG-2449、APG-1387和APG-1252等相關臨牀進展都在多個國際權威學術會議及期刊上公佈。

以上無一不在體現亞盛醫藥在全球商業化和差異化原研創新方面的確定性,這也意味着在當前美股生物醫藥投資邏輯下,亞盛醫藥有望通過管線內多個具備潛在FIC/BIC產品,打開更多的估值想象空間。

而在赴美上市的關鍵時刻,擁有武田製藥的投資背書,對亞盛醫藥未來的股價提振作用或將較爲顯著,而這將大大縮短投資者的資本循環週期,有利於增強港美股投資者的投資意願和投資信心,爲後續繼續長線持有亞盛醫藥奠定堅實基礎。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