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優質數據: 高達 50%折扣優惠 InvestingPro獲取優惠

港股概念追蹤 | 大基金三期疊加出口數據支持 芯片股領漲 “科特估”行情來了?(附概念股)

發布 2024-6-12 上午07:41
港股概念追蹤 | 大基金三期疊加出口數據支持 芯片股領漲 “科特估”行情來了?(附概念股)
0011
-
0083
-
0144
-
0762
-
0941
-
0728
-
0981
-
0086
-
HSTECH
-

智通財經APP獲悉,4月底至今,科技行情迎來反彈,市場重燃對科技行情持續性的關注。假期中有關與“科特估”的輿情再度發酵,端午節後開盤第一天,以半導體爲首的科技方向大漲,截至收盤,港股芯片股指數收漲1.83%。東吳證券認爲,大基金三期預計將帶動半導體行業增長,伴隨本土替代的持續推進,國內相關半導體設備和材料廠商有望長期受益。相關概念股:華虹半導體(01347)、中芯國際(00981)、上海復旦(01385)。

其實早在3月10日,方正證券曹柳龍團隊便發佈標題爲《科特估:新質生產力,突圍》的報告,報告稱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將“新質生產力”列爲今年十大工作任務之首,繼“中特估”之後,“科特估”同中特估一樣,均系“安全”資產。其中也給予了“科特估”的定義,其報告指出,科特估聚焦新質生產力轉型升級,包括了優勢製造、中國自造和先進智造。而外部環境的不友好,導致中國新質生產力的估值普遍偏低,中國科技製造業包括高端自造和先進智造在內亟待“科特估”。

值得注意的是,半導體板塊近期頻頻異動,背後有國家大基金三期的助力發酵。據瞭解,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三期有限公司註冊成立,註冊資本3440億元,成爲中國芯片領域史上最大規模基金項目。前兩期投資方向主要集中在設備、材料領域;爲中國芯片產業的初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平安證券表示,與大基金一、二期相比,大基金三期可能將繼續加大與製造環節相匹配的上游關鍵設備材料零部件的投資,尤其是先進製程、先進封裝相關環節,同時可能更加關注 AI 芯片、HBM 等前沿先進,但國內目前相對薄弱的領域。

半導體板塊爆發背後,也有中國集成電路出口的數據支持。中國海關總署6月7日公佈了5月進出口數據。重點商品中,集成電路5月出口金額同比增幅高達28.47%,增幅位列第二,僅次於船舶(57.13%)。1-5月,集成電路出口金額同比增長21.2%,超越同期汽車20.1%的同比增幅。

與我國數據一同上升的,還有韓國芯片出口數據:5月韓國芯片出口金額達113.8億美元,同比增長54.5%,連續7個月保持增長。

在這背後,主要靠的便是人工智能對HBM等芯片需求增長,帶動半導體出口額上升。

週期底部,半導體復甦跡象愈加明顯。近日,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對今年的半導體市場預測進行了上調,預計增長率將達到16%,這一數字較去年秋季發佈的預測提高了3個百分點。這一積極的修正主要反映了過去兩個季度半導體市場的強勁表現,特別是在計算終端市場方面。據WSTS預測,到2025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有望達到6870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爲12.5%。

據國聯證券6月1日報告數據顯示,我國半導體銷售額在全球佔比水平在30%左右震盪,隨着銷售額逐漸提升,佔比也有緩慢抬升的趨勢,截至3月佔比達到30.8%。且我國集成電路進出口額整體趨勢向上,分析師指出,隨着國內半導體產業下游覆蓋方向逐漸豐富,我國集成電路出口/進口比重有望繼續提升,進而帶動國內代工企業營收份額逐漸擴大。

民生證券稱,大基金三期規模超一期、二期之和,助力實現半導體產業跨越式發展,而AI發展驅動上游市場需求增長,半導體迎來複蘇週期。全球智能手機及個人PC出貨量2024Q1均實現同比正向增長,半導體逐步迎來週期性回暖,WSTS將全球半導體市場預測從2023年秋季發佈的13%上調至16%。

相關概念股:

華虹半導體 (HK:1347)(01347):公司客戶主要爲國內設計廠商,在主要產品功率半導體及MCU產品方面,主要客戶包括新潔能(IGBT及超級結)、斯達半導(IGBT)、艾爲電子(MCU);射頻器件主要客戶爲國內龍頭設計商卓勝微;CIS主要客戶涵蓋格科微及豪威科技(韋爾股份)。

中芯國際 (HK:0981)(00981):公司是中國內地技術最先進、配套最完善、規模最大、跨國經營的集成電路製造企業,提供0.35微米到14納米不同技術節點的晶圓代工與技術服務。

上海復旦(01385):作爲國內芯片設計企業中產品線較廣的企業,公司的業務囊括了安全與識別芯片、非揮發存儲器、智能電錶芯片、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四大類產品線。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