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在用落伍方式,慢慢選股?試試新方法,體驗AI選股魔力解鎖數據

回購不注銷!港股能否復刻美股,「買出一個大牛市」?

發布 2024-6-7 上午10:31
回購不注銷!港股能否復刻美股,「買出一個大牛市」?
US500
-
AAPL
-
AMZN
-
0011
-
0700
-
BABA
-
1810
-
3690
-
9988
-

2024年6月11日,港股回購新規將正式生效,新的庫存股機制允許上市公司回購不注銷,此舉有望進一步提升企業回購意願。2024年以來,港股回購金額已經超過900億港元,未來港股是否將復刻美股,用股份回購助推造出一個大牛市?

港股回購活動不斷升溫,今年已超900億港元!

自2022年以來,港股市場的回購活動不斷升溫,今年還未過半,市場回購規模便已經遠超去年同期。

據LiveReport大數據統計,截至6月4日,今年以來港股市場中已有168家公司進行了股份回購,累計回購金額達914億港元,同比大幅增長了175%,平均每家公司回購了5.44億港元。

按照這個速度,今年港股市場的回購規模很可能再次躍升並刷新歷史記錄。

年内回購金額過10億港元的便有12家之多。其中騰訊以353億港元繼續霸榜港股「回購王」地位,匯豐控股、友邦保險亦回購超百億;此外,美團、小米、快手等科技巨頭的回購力度也都排在前列,買起自家股票來毫不手軟。

根據騰訊的計劃,2024年度將投入不少於1000億港元回購股份,是2023年回購額度的兩倍以上。而據阿里巴巴此前的年報披露,2023財年累計回購了125億美元,2024財年的回購規模將達到140億美元(約1100億港元)。

越來越多的科技企業大手筆回購,除了暗示自身價值被嚴重低估之外,也可能在庫存股新規之後,為未來施行股權激勵計劃提前佈局。畢竟,過去幾年「大廠們」就已經在普遍使用期權等方式綁定人才了。

而且,從另一方面講,參照美股眾多科技巨頭的資本管理模式,回購也是推動公司股價長期向上、提升股東回報率的主要方式之一。

美股月度回購規模創歷史新高,千金一擲撐牛市?

據Birinyi Associates匯編的數據顯示,美國公司在5月份披露了201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同比激增41%的同時也創下了歷史上該月份的最高紀錄,並且是有記錄以來的第五大月度規模。

而其中的典型代表——蘋果公司宣佈計劃回購價值1100億美元的股票,佔當月總數的一半以上。出色的盈利能力促使股東們投入數萬億美元到股市中,據彭博的統計,481家標普500公司中,72%的淨利潤率高於分析師預期。

在這種鼓舞下,今年披露回購計劃的美股公司總數創歷史新高,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宣佈以近兩年來的最高速度回購股票,並推動指數自去年10月份的低點以來上漲約28%,多次突破歷史新高。

截至5月22日,今年以來標普500指數成份股公司宣佈的回購規模高達5877億美元(約合4.6萬億港元)。

不過,這個數據是「已宣佈」而非「已回購」的。若按已經執行的回購金額看,今年以來美股上市公司的合計回購金額大約為2146.44億美元,這個數字佔到了美股市場區間總成交額的0.5%。

假如港股要達到美股的回購力度,需要多少錢?

那麽,如果在港股市場,復制這種規模需要多少錢?

今年以來港股大市累計成交了約11.5萬億港元,0.5%的成交金額即對應約575億港元的回購規模,較港股目前914億港元的已回購金額還低了37%!也就是說,從交易層面對比,目前港股市場的回購力度比美股還強得多!

鑒於港股市場的交易活躍度往往偏低,假如我們用市值來進行比較呢?

截至6月4日,美股市場總市值約為69.8萬億美元,已回購金額佔股市市值的比例約為0.31%;而港股市場總市值約為49.5萬億港元,已回購金額佔股市市值的比例約為0.18%。

即是,從市值層面對比,美股市場的回購力度轉換在港股市場上,大約比港股現有的回購規模多600億港元。想要達到美股的這種回購水平,港股企業大概還需在當前的回購規模上,再提升約70%。

港股庫存股制度:與國際市場接軌,運用場景更加靈活

2024年6月11日,《上市規則》中關於回購的新規將正式生效。

港交所引入新的庫存股機制,允許上市發行人以庫存股形式持有回購股份。新規之下,上市公司回購的股份可以不用再注銷,未來回購活動或許將上一個新台階。

在此之前,香港《公司條例》規定在香港注冊成立的公司必須注銷所有回購股份,《上市規則》中亦要求港股上市公司回購的股份必須注銷,在當前全球多數市場「允許庫存股存在」的情況下,這顯然無法再適應市場的需求。

據港交所稱,目前在香港上市的發行人大部分並非在香港注冊成立,大約92%的發行人是在允許庫存股存在的司法權區注冊成立的,例如英國、美國、意大利、日本、百慕大、維京群島、加拿大BC省、開曼群島、盧森堡、中國内地和新加坡等。

這些司法權區的公司法一般不限制庫存股的用途,為公司管理資本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故而,香港與時俱進修改《上市規則》,以與國際市場接軌,提升港股市場的國際競爭力。

對於香港上市公司而言,在滿足注冊地法律和上市公司章程的前提下,庫存股制度可以運用在多種場景中,例如:

  • 穩定股價:在股價低迷時回購並轉作庫存股,以發出低估信號和提振市場信心。

  • 靈活融資:以市價在市場上分批轉售庫存股來融資(通常優於配售新股,因為新股配售價通常低於市場價)。

  • 員工股權激勵:回購後將庫存股轉讓給員工,對員工進行股權激勵。

  • 並購支付工具:轉讓庫存股用於支付收購資產的對價。

同時,為了防範上市公司通過頻繁回購和再出售庫存股來操縱市場或進行内幕交易,港交所在新修訂的規則中增加了以下規定:

·發行人回購後的30天内(「暫止期」)不得在場内或場外再出售任何庫存股份。此30日暫止期不適用於(i)資本化發行(例如紅股發行及以股代息);(ii)在根據股份計劃授出的股份獎勵或期權獲歸屬或行使時轉讓庫存股份;及(iii)因行使在股份購回前已發行但尚未行使的權證、股份期權或類似金融工具而轉讓庫存股份。

·發行人在聯交所出售庫存股後的30天内,不得在聯交所購回任何股份。

·在有未披露的内幕消息時、業績公佈前30天内、明知交易對象為核心關聯人士等情況下不得在聯交所再出售任何庫存股份。


文章來源:活報告公眾號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