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優質數據: 高達 50%折扣優惠 InvestingPro獲取優惠

中信證券:手工補息餘波或推動理財規模5月繼續增長4000億

發布 2024-6-6 上午08:41
USD/CNY
-

智通財經APP獲悉,中信證券發佈研究報告稱,2024年4月理財規模環比增長近3萬億元至29.28萬億元后,預計5月理財規模仍將繼續增長約4000億元。理財規模超預期增長的背後是存款降息推進和手工補息的餘波,推動了存款搬家的延續,高息存款配置受限之下,資產荒仍舊難解,對同業存單和短債或有較強支撐。

中信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4月銀行理財規模增長近3萬億,大幅超出市場預期,且增長質量較高,現金理財佔比僅爲30%。

據測算,2024年4月理財規模環比增長至29.28萬億元,遠超中信證券此前預測,突破了 29萬億的關口。4月環比增長規模高達2.95萬億元,相比2018-23年同期1.87萬億元的增長均值,超出近58%,環比增速也創2016年以來新高,達11.2%。增長規模中,除了1.2萬億的季節性修復外,1.75萬億爲3-4月的淨增長,相比2018-23年3-4月0.29萬億的淨增長均值,超出了503%。且增長質量較高,據測算,增長規模中,現金理財佔比僅爲30%。

預計5月理財規模在存款降息和手工補息餘波之下,仍將繼續增長約4000億元,遠超2019-23年5月700億的增長均值。

該機構認爲5月理財規模繼續高增的原因有以下三點:1)24年以來債市持續走牛,理財也持續了穩定不俗的收益,投資者體驗較好;2)存款降息的影響仍存,大行3年期定存掛牌利率僅1.95%,甚至低於大部分現金理財收益,理財性價比進一步提高,吸引了大量的資金;3)手工補息等高息攬儲行爲被監管禁止,餘波之下仍有大量資金溢出到性價比較高的銀行理財產品。

一季度銀行淨息差僅爲1.54%,環比繼續下行15bps,面臨較大壓力,新一輪存款降息最早或將於6月開啓,屆時理財收益優勢將更加凸顯,部分優質現金理財收益或將跑贏3年定存利率,“存款搬家”大概率將持續。

根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24Q1一般貸款的加權平均利率已下行至4.27%的歷史新低;銀行體系淨息差僅爲1.54%,繼續創歷史新低,環比下滑幅度高達15bps,同期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的平均淨息差已分別收窄至1.47%和1.62%。截至4月末,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的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普遍徘徊在1.95%到2.60%的較低水平,而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在4月經歷收益率環比下降10bps後,平均收益率依然保持在1.94%。

展望後市,監管機構對“手工補息”和高息攬儲行爲的嚴厲禁止,將持續促使銀行存款利率繼續下調,且新一輪存款降息或將於6月份正式開啓,這一趨勢下,銀行三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或將很難與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的收益相匹敵。鑑於現金理財在流動性、收益率以及採用攤餘成本法估值下的淨值穩定性的三重優勢,銀行理財產品的相對優勢將全面凸顯,或將吸取此前積累的超額儲蓄陸續迴流至銀行理財。

理財開始重啓權益類產品佈局,但長期復甦仍需股市長牛支持。

高頻數據來看,5月權益類理財產品新增103只,遠超1-4月新增數量之和,顯示在股市企穩回升的趨勢下,理財開始重新嘗試佈局權益類產品,但考慮到理財投資者過去三年持有體驗較差,權益類理財產品長期復甦需要股市走出長牛之後纔有可能。

後續來看,6月即便有季節性大幅回撤,預計理財規模也大概率穩定在28萬億元以上,下半年預計在理財子的衝量發力之下理財整體規模將會重新站上31萬億元的關口。

根據季節性因素,歷年五月均是規模較穩定增長的時期。另外,從歷史數據來看,理財子整體素有在下半年衝量發力的慣例,其中國有行旗下理財子更爲明顯,2019-21年國有行理財規模下半年的增量佔全年增量的比例分別爲180%、145%、165%,預計在國有行的帶動之下,2024年下半年理財規模將重新站上31萬億元的關口,甚至有望衝擊贖回潮前的高點,“資產荒”的壓力之下債市也料將隨之走強。

風險因素:

測算結果由於數據可得性與實際情況可能存在一定差距;市場波動超預期,理財贖回潮捲土重來;貨幣政策邊際收緊;銀行理財監管趨嚴。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