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在用落伍方式,慢慢選股?試試新方法,體驗AI選股魔力解鎖數據

北水動向|北水成交淨買入44.01億 內銀股、石油股獲內資追捧 盈富基金(02800)再遭拋售

發布 2024-5-30 下午05:48
北水動向|北水成交淨買入44.01億 內銀股、石油股獲內資追捧 盈富基金(02800)再遭拋售
0386
-
0857
-
0883
-
0941
-
1398
-
0981
-
3988
-
0700
-
1810
-

智通財經APP獲悉,5月30日港股市場,北水成交淨買入44.01億港元,其中港股通(滬)成交淨買入20.63億港元,港股通(深)成交淨買入23.38億港元。

北水淨買入最多的個股是騰訊(00700)、工商銀行(01398)、中國銀行(03988)。北水淨賣出最多的個股是盈富基金(02800)。

港股通(滬)活躍成交股

港股通(深)活躍成交股

騰訊 (HK:0700)(00700)獲淨買入8.33億港元。消息面上,瑞銀髮布研究報告稱,重申對騰訊控股的正面看法,認爲管理層明確列出集團未來的增長動力,包括近期成功推出手遊《地下城與勇士》及旗下Supercell的遊戲正在復甦,及直播電商、人工智慧、投資等中期驅動因素。此外,騰訊在SPARK 2024遊戲大會上宣佈將在中國發行《黑色沙漠》網遊,但未提供具體推出時間表。

北水資金繼續加倉內銀股,工商銀行(01398)、中國銀行(03988)、建設銀行(00939)分別獲淨買入6.76億、3.7億、1.69億港元。消息面上,興業證券指出,伴隨2023年“中特估”行情+2024年紅利資產行情,國有五大行平均股息率由2023年初的7%左右下行至5.3%,但當前股息率對應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仍有300bp左右的溢價,銀行紅利空間仍較大。瑞銀則表示,市場估值已經計入了負面催化劑和中資銀行的熊市前景;具吸引力的股息率可爲下行空間提供保護。

北水增持石油股,中海油(00883)、中石油(00857)分別獲淨買入3.32億、2.36億港元。消息面上,中信證券表示,展望2024年下半年,局部地緣事件料仍將持續,重要產油國局勢變動是主導油價變動方向的重要因素,該行預計原油需求將小幅增長,供減產及地緣事件有望支撐油價在80-90美元/桶的中高位波動。此外,高盛上調2030年全球石油需求預測,預計需求將持續增長至2034年。

龍源電力(00916)獲淨買入1.96億港元。消息面上,交銀國際表示,電改議題得到高度重視,有望加快推進。目前新能源面臨的消納問題逐漸明顯,市場普遍預期風/光利用率有進一步下降的壓力。該行認爲電改可能會優先解決新能源消納問題,並保障利用率底線。運營商方面,該行認爲業績彈性較高的龍源電力及中國電力較受益於新能源電改政策。該行近期還指出,市場對龍源電力的預期有較大的變化,投資者認爲公司能部份實現收購母公司項目的承諾的可能性提高。此外,公司減值有可能少於該行預期。

中國宏橋(01378)獲淨買入8089萬港元。消息面上,國務院印發《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中信證券認爲本次方案將有助夯實電解鋁長期供給約束,並對氧化鋁、銅冶煉、鋰鹽等產能過剩行業格局形成改善作用,同時將推動鎂行業健康發展。看好供給約束和產能佈局改善主線下的金屬板塊佈局機會。大摩此前指出,全球有590萬噸氧化鋁供應受阻,相等於扣除中國後全球供應約一成。基於中國需更多進口,全球氧化鋁市場進一步受制約,中國及全球氧化鋁供應更爲緊張,氧化鋁價格更長時間高企。

中芯國際 (HK:0981)(00981)獲淨買入7188萬港元。消息面上,日前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註冊成立,註冊資本3440億元,規模超過前兩期。中信證券指出,從本次出資情況來看側重金融支持實體以及壯大耐心資本的導向,在委託管理模式和投資期限方面都可能較一期二期出現一些調整優化,我們認爲採取長期目標導向有助於避免短視,有助於長期產業發展。

協鑫科技(03800)獲淨買入6803萬港元。消息面上,第一上海指出,2023年底協鑫科技顆粒硅平均製造成本較2022年底降低27%。預計隨着公司新產能的逐步達產、電力保障措施的完善、以及相關潔淨材料等輔材瓶頸的改善,公司四大基地產能2024Q2後有望維持較高稼動率,整體預計到年底現金成本/全成本有望分別達到34元/40元每公斤以下,相較西門子法工藝頭部優質公司的35元每公斤的現金成本區間仍有明顯優勢。

盈富基金(02800)遭淨賣出13.68億港元。消息面上,天風證券研報指出,港股在內外資情緒大幅改善的背景下已促成一輪較爲顯著的反彈,後續持續性及上漲空間有待更多夯實的基本面數據與之配合,經濟修復驗證期內依舊保持謹慎樂觀態度。建銀國際指出,對後市保持樂觀,但短期已看到一些回調的壓力,該行預計恆指將會在18,500至20,000點之間整固。

此外,中國移動(00941)、小米集團-W(01810)分別獲淨買入2.2億、1.71億港元。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