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在用落伍方式,慢慢選股?試試新方法,體驗AI選股魔力解鎖數據

中信建投:電力設備板塊一枝獨秀 進入漫長景氣週期

發布 2024-5-14 上午07:56
© Reuters.  中信建投:電力設備板塊一枝獨秀 進入漫長景氣週期
0390
-
600999
-
601186
-
601398
-
601668
-

智通財經APP獲悉,中信建投發佈研報稱,綜合新增在建工程、新增固定資產、資本開支現金流狀況、行業需求預測及確定性打分等多維度分析,該行得出結論,在2024-2025週期,電力設備(出海、國內、電源等),全球戶儲(當前除歐洲),全球大儲,處於景氣象限,在此區間內精選標的勝率較大。

該行認爲,鋰電、光伏、歐洲戶儲當前基本面已經處於L型底部位置,鋰電可能於2024Q4-2025Q2行業供需形勢出現極大改善,光伏在前兩個季度產能投放和資本開支力度較大,重點關注產業鏈價格底部的需求彈性,這一方向挑選標的需要緊密跟蹤行業格局結合估值進行精選,同時也需要有較強的擇時能力。海風與氫能,空間最大,但需求的有一定的不確定性,板塊可能會有波動,後續需要緊密跟蹤政策等各項因素對於需求的直接作用。

中信建投主要觀點如下:

電新板塊現狀盤點綜述:電力設備行業景氣一枝獨秀,需求持續且確定,新能源部分產業鏈擴產已有所放緩,供需形勢將在2025-2026年得到大幅度改善

從收入層面來看,2023年電新板塊收入分化,Q1光伏、鋰電、儲能等板塊由於產業鏈降價,收入同比下滑,電力設備板塊量增價穩,收入同比增長10%。

盈利能力方面,光伏由於產業鏈價格大幅下降,尤其是主材利潤空間承壓,導致Q1毛利率、淨利率大幅下降,其他板塊盈利能力整體保持平穩。

我們綜合新增在建工程、新增固定資產、資本開支現金流狀況、行業需求預測及確定性打分等多維度分析,得出結論:在2024-2025週期:

電力設備(出海、國內、電源等),全球戶儲(當前除歐洲),全球大儲,處於景氣象限,在此區間內精選標的勝率較大;

鋰電、光伏、歐洲戶儲當前基本面已經處於L型底部位置,鋰電可能於2024Q4-2025Q2行業供需形勢出現極大改善,光伏在前兩個季度產能投放和資本開支力度較大,重點關注產業鏈價格底部的需求彈性,這一方向挑選標的需要緊密跟蹤行業格局結合估值進行精選,同時也需要有較強的擇時能力。

海風與氫能,空間最大,但需求的有一定的不確定性,板塊可能會有波動,後續需要緊密跟蹤政策等各項因素對於需求的直接作用。

電力設備:多維度需求旺盛,海外業務起量增利;業績保持高增,盈利能力上行

需求端:需求多因子同步驅動。1)網內:電網投資增長提速,主幹網+特高壓+配網均有增長趨勢,預計2024年將繼續加大電網投資規模、增速可能繼續提升。2)海外:電網升級改造/建設已成全球重要議題,全球電力設備需求高企。全球新能源增長+電網升級改造/建設的大趨勢下,海外需求將持續向好;總體供需偏緊。

2023年報&2024Q1季報:業績保持高增,盈利能力上行,海外業務起量增利。網內/網外/海外多維需求向好,核心公司營收穩健上行,業績保持較高增速。一次設備、電錶類公司盈利能力明顯抬升,主要由於高毛利產品增加(高電壓/海外/純設備類等)、降本增效的推進、原材料價格下行等多方面利好因素疊加所致,海外業務起量增利。

投資建議:我們認爲,需求側往往成爲行業週期啓動的決定性因素。需求多元化的企業彈性更大。

1)網內:主幹網+特高壓&柔直+配網向好

2)海外:變壓器(切入歐美/亞非拉拓展好/上游核心零部件)+電錶

儲能:大儲維持高景氣、戶儲回暖勢頭明顯

我們認爲今年全球大儲需求旺盛有望超預期增長,戶儲出貨築底明確、回升趨勢明顯。推薦量增利穩的大儲PCS環節、海外需求旺盛的集成環節,關注庫存週期底部需求復甦的戶儲環節。產業鏈方面:

儲能電池:碳酸鋰價格節後有所回升,穩定在11萬元/t左右,儲能電芯價格穩定在0.35元/Wh以上。電池類公司Q1已無大量減值計提,需求較旺情況下電池出貨量、稼動率環比有明顯提升,二三線公司大多已實現扭虧。其中戶儲電池出貨、盈利能力環比提升明顯,判斷後續隨着需求釋放,量、利有望進一步好轉。

逆變器(戶儲):Q1逆變器出貨築底明確,併網逆變器已率先改善,戶儲方面,除歐洲外逆變器增長良好,歐洲仍有一定庫存,預計Q2末出貨有望恢復增長。

PCS(大儲):Q1處於傳統淡季,營收、出貨同比持平或微增,但訂單增速較高,Q2有望高速增長。PCS價格已相對穩定,毛利率則因降本有所提升。

集成:海外市場仍爲主要盈利點,美國併網數據高增、電網阻塞有望緩解,中東、拉美等地區大項目頻頻,將給出海集成商帶來較大業績彈性,國內市場訂單集中在國央企,盈利能力相對較弱。

投資建議:(1)大儲是增長最爲確定的環節;大儲PCS爲最受益方向;(2)戶儲Q2去庫完畢、需求恢復確定性高。

風電:下游開工差致出貨低迷,海纜維持高盈利,其他板塊盈利能力短期承壓,二季度有望迎來明顯邊際改善

裝機&招標:1-3月風電新增併網規模15.5GW,同比增長49%,併網高景氣,數據有一定滯後;2024年1-4月新增風機招標27.04GW,同比下降4.64%,其中陸風24.4GW、海風2.6GW,相對低迷;

:受陸海風開工低迷的影響,24Q1整體板塊出貨量同比下滑或不及預期;

利:海纜板塊保持高盈利能力,行業格局相對穩定;塔筒、鑄鍛件、葉片等板塊受行業調價、大規模轉固增厚折舊等影響,單位盈利週期性表現明顯;主機板塊毛利率逐步築底。

投資建議:持續長期看好國內外海風高成長性;陸風&出海:受益消納轉好&分散式風電,陸風裝機預期提升,結合各家企業出海佔比。

鋰電:底部業績和預期已經形成,鋰電估值修復持續推進

需求端:電動車和儲能雙向推動下鋰電行業25年以前保持約25%的需求增速,30年以前保持16%的複合增速;

供給端:24Q1行業需求環比回調下各環節產能利用率底部已過(Q1行業整體處於30%-50%的產能利用率),龍頭公司底部業績已經確立,前期上漲反應了市場對板塊EPS預期修正;展望後續,板塊的核心矛盾仍是供需關係,由於22/23年的在建工程處於歷史高位,24年預計全行業新增轉固產能約25-40%,行業各環節從24Q4起將迎來需求增速消化供給增速,政策加持下行業出清有望加速,板塊具備格局優化估值上行的機會。

光伏:主材盈利承壓,輔材盈利能力相對穩定

終端需求:1-3月累計新增裝機46.74GW,同比增長36%,我們維持2024年國內260GW+裝機預期,對應同比增速20%。Q1組件出口同比增長27.4%,歐洲需求持續回暖,亞非市場實現同比高速增長。全年光伏需求有進一步超預期可能(目前我們預計組件需求660-690GW)。

硅料再次探底帶動產業鏈價格下行,主產業鏈從2023Q4起毛利率下降明顯,輔材產業鏈由於出清較早毛利率基本維持穩定。考慮當前硅料價格已經觸及絕大部分硅料企業現金 成本,預計硅料價格底部位置會在Q2出現。隨着產業鏈盈利惡化,Q1起行業資本開支強度明顯下降,行業擴產節奏逐步迴歸理性。

投資建議:1)輔材:組件排產提升的背景下,玻璃、膠膜等環節具備一定盈利彈性。2)0BB以及其他TOPCon相關新技術趨勢。3)產業鏈價格見底後賠率較高且具備長期競爭力的個股。

我們對各板塊未來的需求增速預期做出一定假設,並結合我們此前測算的各板塊供給增速,並對各板塊的需求增速確定性進行評估。整體來看,電力設備出海鏈、全球戶儲(除歐洲)、大儲板塊供需情況較好且需求確定性較強。海風、氫能等供需格局較好,但需求增速需要觀察政策落地與執行情況。鋰電、光伏、歐洲戶儲供給增速仍然高於需求增速,但需求確定性較好。從行業排序上我們認爲電力設備(出海)>全球戶儲(除歐洲)>大儲>電力設備(國內)>海風>鋰電>氫能>光伏>歐洲戶儲>陸風。

風險提示:

光儲:1、上游原材料放量,中游製造業加速擴產,導致行業競爭加劇。當前主產業鏈各環節產能規模較大,且有部分新玩家計劃擴產,若後續原材料充足,且各環節擴產均能落地,預計行業競爭可能會加劇;2、電網消納等環節出現瓶頸導致行業需求不及預期的風險。中美歐近年來新能源裝機併網速度較快,可能會對電網消納能力造成一定衝擊,從而可能會使得光伏新增裝機增速放緩;3、新技術快速擴散導致盈利能力下降的風險。目前光伏行業TOPCon電池擴大計劃規模較大,如果後續行業擴產提速且各玩家之間差距不大,那麼可能會造成TOPCon盈利能力下降的風險。

鋰電:1、下游新能源汽車產銷不及預期:銷量端可能受到疫情反覆、需求疲軟影響而不及預期;產量端可能受到上游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限電、疫情反覆等影響不及預期,進而影響產業鏈盈利能力和估值;2、原材料價格上漲超預期:2021年以來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同時原材料價格階段性出現大幅波動性,價格高位及不穩定性對於終端需求有一定影響,對產業鏈相關公司盈利能力影響較大;3、鋰電產業鏈重點項目推進不及預期:重點項目的推進是相關公司支撐營收和利潤的關鍵,也是成長性的反映,重點項目推進不及預期將影響當期和遠期業績,同時影響產業鏈穩定性。

風電:1、風電規劃政策推動不及預期;2、深遠海風電項目推動不及預期:風電項目建設體量、建設進度不及預期將影響行業大規模發展;3、行業競爭加劇導致環節盈利能力受損:風電行業整體競爭比較激烈,若行業競爭加劇,進一步激烈的價格戰將導致行業內企業盈利受損;4、行業降本不及預期:深遠海大規模發展還需要以來上游各零部件降本,如漂浮式浮體、整體、海纜等,上游降本不及預期將影響深遠海風電大規模推廣發展;5、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風電上游原材料主要爲鋼材,鋼材價格的大幅波動對應風險企業盈利穩定性將造成風險。

電力設備:1、需求方面:國家基建政策變化導致電源投資規模不及預期;電網投資規模不及預期;新能源裝機增速下降導致對電力設備需求下降;全社會用電量增速下降等;兩網招標進度不及預期;特高壓建設推進進度不及預期;2、供給方面:銅資源、鋼鐵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電力電子器件供給緊張,國產化進度不及預期;3、政策方面:新型電力市場相關支持力度不及預期;電價機制推進進度低於預期;電力現貨市場推進進度不及預期;電力峯谷價差不及預期;4、國際形勢方面:能源危機較快緩解、能源價格較快下跌;國際貿易壁壘加深;5、市場方面:競爭格局大幅變動;競爭加劇導致電力設備各環節盈利能力低於預期;運輸等費用上漲;6、技術方面:技術降本進度低於預期;技術可靠性難以進一步提升;7、機制方面:電力市場機制推進不及預期;現貨市場配套輔助服務、容量補償、峯谷價差等不及預期;虛擬電廠、需求側管理等新興市場機制不及預期。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