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低估值寶藏股立即開始

ESG精選好書|氣候變化下的商業生存指南 |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深度解析(下篇)

發布 2024-5-8 下午05:50
© Reuters. ESG精選好書|氣候變化下的商業生存指南 |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深度解析(下篇)

LINK-ESG 好書推薦官本期繼續爲大家介紹《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Governance and New Issues of Value: Measuring the Impact of ESG Scores on CoE and Firm Performance》。

ESG投資:一份來自全球市場的實證分析報告

爲了檢驗ESG與企業財務績效的關係,本章運用計量經濟學方法,對一組跨行業、跨市場的上市公司樣本進行實證分析。研究設計如下:

1. 研究設計

(1)樣本選取與數據來源 本研究選取2010-2020年間在全球主要證券市場上市的企業作爲研究對象,剔除數據缺失嚴重的樣本後,最終獲得覆蓋50個國家和地區、20個行業的3000家上市公司樣本。

ESG數據來自於明晟(MSCI)、彭博社(Bloomberg)、路孚特(Refinitiv)等第三方評級機構。考慮到評級體系差異,本研究分別採用多家機構的評分,以檢驗結果的穩健性。財務數據來自標普Capital IQ數據庫。

(2)變量設置

· 被解釋變量:採用總資產報酬率(ROA)、權益回報率(ROE)、託賓Q等指標衡量企業財務績效。其中,ROA和ROE側重於衡量盈利能力,託賓Q則側重於衡量市場價值。

· 解釋變量:採用ESG總評分衡量企業整體的可持續表現,同時納入ENV、SOC、GOV三個子維度評分,以考察各維度的差異化影響。

· 控制變量:根據已有文獻,納入企業規模、負債水平、現金持有、研發投入、行業、年份等變量,以剔除其他因素的影響。

(3)模型構建 爲檢驗ESG與企業績效的關係,構建如下回歸模型:

Firm_Perf it = α + β 1 ESG_Score it

· ∑Control it

· ε it

其中,Firm_Perf代表財務績效變量(ROA、ROE或託賓Q),ESG_Score代表ESG評分,Control爲一系列控制變量,下標i和t分別代表企業和年份,ε爲隨機擾動項。

在基準迴歸的基礎上,本研究還考察了:

· 各子維度(E、S、G)的作用是否存在差異

· ESG與財務績效的關係是否存在非線性

· 宏觀環境、行業特徵等情境因素的調節作用

實證部分圍繞"ESG是否影響、如何影響企業財務績效"的核心問題展開,力求利用大樣本數據、穩健的計量方法,爲ESG投資實踐提供有說服力的研究依據。

2. 實證結果

經過嚴謹的數據處理和模型設定,我們得到了一系列有見地的實證結果。這些發現不僅印證了ESG與企業財務績效的正向關係,也爲ESG投資策略的有效性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1)ESG對企業財務績效的影響

· 整體來看,ESG評分與ROA、ROE均呈顯著正相關。即ESG表現越好,企業盈利能力越強。若ESG總評分提升一個標準偏差,ROA將提升0.8~1.2個百分點。

· 分項來看,ENV和SOC維度的績效與盈利能力正相關,但GOV維度的作用不顯著。這表明在樣本期內,環境和社會責任的踐行,對改善盈利更爲關鍵。

· 分行業來看,ESG的積極作用在消費、TMT等輕資產行業更爲顯著。而對於週期性、重資產行業,ESG投入的收益實現存在一定的滯後效應。

(2)ESG對企業風險的影響

· 在控制其他因素後,ESG評分與企業系統性風險β值顯著負相關。這表明ESG表現優異的企業,抵禦外部衝擊的能力更強。

· 分項來看,GOV維度對降低風險的作用最爲顯著。良好的公司治理有助於規避內幕交易等道德風險,提升企業韌性。

· 分地區來看,ESG評分與企業風險的負向關係,在北美、歐洲等成熟市場表現得尤爲突出。新興市場在ESG風險管理方面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3)ESG對企業市場價值的影響

· 在控制盈利能力、成長性等財務指標後,ESG評分仍對託賓Q有顯著的正向影響。這表明資本市場已將ESG視爲影響企業價值的重要因素。

· 分項來看,ENV維度對企業價值提升的邊際效應最大。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背景下,環境責任已成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

· 縱向來看,ESG評分對企業價值的提升效應還在持續增強。隨着ESG投資日益成爲主流,可以預見其對股票定價的影響還將不斷加深。

以上實證結果初步印證了"ESG有利於提升財務績效和市場價值"的研究假設。那麼,這種正向影響是通過何種路徑實現的?影響強度是否因企業而異?讓我們帶着這些問題,來共同探討實證研究的啓示吧。

3. 研究啓示

ESG之所以能夠促進財務績效、提升企業價值,既有其內在的經濟學邏輯,也得益於資本市場和利益相關方的積極響應。總結實證研究結果,我們可以得到ESG價值創造機制和投資策略有效性等方面的重要啓示。

(1)ESG價值創造的機制

ESG促進企業長期價值創造,主要得益於以下幾個方面:

· 效率提升。踐行ESG理念,有助於企業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產生直接的成本節約效應。

· 風險管理。ESG意識強的企業,更加重視環境、社會、治理風險防範,財務穩健性更高。

· 聲譽提升。在利益相關方日益重視可持續發展的大背景下,ESG表現日益成爲企業聲譽的重要影響因素。良好的聲譽有利於企業贏得消費者信賴、吸引優秀人才。

· 創新驅動。ESG理念要求企業開發綠色產品、探索包容性商業模式,由此帶來源源不斷的創新動力。

· 融資便利。隨着ESG投資日益成爲主流,ESG表現出色的企業在股權、債權融資方面更具優勢,資金成本更低。

可見ESG價值創造是多維度、多通道的。由ESG引發的效率提升、風險管理、聲譽改善等,共同推動了財務績效和市場價值的提升。這種transmit效應在不同行業、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中有所差異,但總體趨勢已愈發明顯。

(2)ESG投資策略的有效性

實證結果表明,ESG因素與企業財務績效、市場價值顯著正相關,由此也左證了ESG投資策略的有效性:

· ESG篩選法。ESG評級已被證實爲有效的投資風向標。通過ESG評分對標篩選,投資者可以有效甄別出ESG表現優異的企業,進而跑贏大盤。

· ESG整合法。將ESG因素系統性地整合到投資流程中,而不僅僅作爲篩選工具,將使投資決策更加全面和審慎。投資者應積極吸收ESG理念,豐富投資視角。

· 主動股權法。通過股東投票、提案等方式,推動企業加強ESG管理,已被證實能夠顯著改善企業績效。投資者應積極行使股東權利,擔當 "督促者"角色。

· 長期主義。ESG投資需要更長遠的戰略視野。企業ESG轉型的效果釋放需要一個過程。投資者應擺脫短期化困境,做時間的朋友。

無論是被動篩選還是主動整合,將ESG納入投資視野已成爲共識。這不僅是順應可持續發展浪潮的必然選擇,更可爲投資者帶來"alpha"回報。新興市場投資者尤其應借鑑成熟市場經驗,在彰顯ESG理念的同時把握髮展機遇,實現"impact"與"return"的雙贏。

信息披露是ESG生態的重要基礎設施。只有建立在真實、可靠、可比的信息基礎之上,ESG投資決策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由於ESG涉及的因素廣泛、界定標準多樣,如何規範企業ESG披露、保證信息質量,是各界共同關注的重點議題。

1. 強制性披露規則 隨着ESG日益成爲主流,愈來愈多的國家和地區開始通過立法手段,對企業ESG信息披露提出硬性要求。例如:

· 歐盟的《非財務報告指令》,要求大型上市公司定期發佈包含ESG信息的非財務報表。

· 美國SEC要求上市公司提交的10-K年報,必須披露與財務績效相關的ESG風險因素。

· 香港、新加坡等交易所出臺了ESG信息披露指引,要求上市公司提高ESG透明度。

強制披露規則的出臺,提高了企業披露積極性,但在披露深度、口徑一致性等方面還有待完善。下一步,各國監管層需進一步細化披露條款,強化事後問責,以真正提升信息有效性。

2. 自願性披露標準 在強制披露的同時,市場主體自發形成的自願性披露標準,已成爲ESG信息披露的重要補充。例如:

· GRI(全球報告倡議)標準,是當前應用最爲廣泛的ESG披露框架。

· SASB(可持續會計準則委員會)標準,從financially material角度設計了行業細分的量化披露指標。

· TCFD(氣候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組)建議,聚焦氣候變化帶來的轉型風險和物理風險。

自願性標準更貼近市場需求,有助於提升不同企業、不同行業ESG數據的comparability。相關組織還應積極吸納各方意見,推動形成全球統一的披露規範。

3. ESG評級與指數 把海量的ESG原始數據轉化爲直觀的評級和指數產品,是發揮ESG信息市場作用的關鍵。目前,國際主要指數公司和財經機構均已推出ESG評級體系,例如:

· 明晟(MSCI) ESG評級,基於37個關鍵議題,形成覆蓋160個國家、13000家企業的數據庫。

· 道瓊斯可持續發展指數,甄選出在經濟、環境和社會方面表現卓越的全球領先企業。

· 富時社會責任指數,囊括在ESG方面實踐優異的英國企業。

投資者可根據ESG評級開展對標分析,通過ESG主題指數實現passively管理,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對稱風險。目前,ESG評級質量還參差不齊,指數產品的純度也有待提升。未來,隨着評級體系和方法論日趨成熟,ESG評級有望成爲投資決策的"定盤星"。

4. 綠色債券的信息披露 作爲將ESG理念引入固定收益領域的創新產品,綠色債券對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據ICMA《綠色債券原則》,綠債發行方需重點披露以下信息:

· 募集資金用途。需明確界定所投向的綠色項目類別,並闡述其環境可持續目標。

· 項目評估流程。需說明綠色項目的篩選標準,及所依據的外部標準或認證。

· 資金管理機制。需對募集資金進行追蹤管理,確保專款專用、期間收益再投資於綠色項目。

· 持續報告。需定期披露募集資金實際用途,涉及的定量環境效益指標,以及相關的計算方法。

通過強化"募投"信息披露,綠色債券較好地實現了"以disclosure倒逼實質"。這爲其他ESG金融產品信息披露規範的制定,提供了很好的示範。當前ESG信息披露還處於"百家爭鳴"狀態。監管規則、行業標準、評級體系有待進一步整合與完善。展望未來,隨着強制披露的普及、關鍵指標的標準化、財務與非財務信息的融合,ESG信息披露將不斷走向成熟,爲可持續金融體系建設奠定堅實的信息基礎。

ESG信息披露如何標準化?未來之路的關鍵步驟

ESG生態系統的構建

ESG的進一步發展需要建立一個健全的生態系統,涉及多方利益相關者的共同參與。這個生態系統應包含以下幾個關鍵環節:

· 政策與監管層面:政府和監管機構要制定明確的ESG政策導向,完善強制性和自願性披露規則,加強對違規行爲的監管和懲戒。同時要推動ESG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和落實。

· 評級與披露層面:要建立統一、可比、可信的ESG評級標準和方法論,提高第三方評級的專業性和獨立性。鼓勵企業提高ESG信息披露的及時性、準確性和完整性。

· 投資與融資層面:推動將ESG因素全面納入投資決策流程,發展ESG主題投資產品。鼓勵金融機構開發綠色信貸、可持續發展債券等創新融資工具,引導社會資本流向ESG表現優秀的企業。

· 企業實踐層面:提升企業管理者和員工的ESG意識,將ESG理念融入公司戰略、運營和文化。加強利益相關方溝通,提升ESG實踐水平。積極響應投資者、評級機構、監管部門等各方要求。

· 公衆意識層面:加強ESG理念的倡導和普及,提升公衆的可持續發展意識和責任投資理念。媒體要客觀中立報道ESG議題,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只有多方協同推進,形成"政府引導,市場驅動,企業踐行,社會參與"的ESG發展生態,才能充分發揮ESG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推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其次,ESG信息披露的標準化是下一階段發展的關鍵。當前各界對ESG信息披露標準、框架、指標的制定和統一還缺乏共識,這影響了ESG數據的可比性和決策有用性。未來應在以下方面推進ESG信息披露標準化:

· 制定統一的強制性披露標準。監管層面要加快制定統一、明確、可操作的強制性ESG信息披露標準,提高披露的規範性、一致性和可比性。

· 鼓勵自願披露。在強制披露的基礎上,鼓勵有條件的企業按照TCFD、SASB、GRI等自願披露框架,披露更多決策有用的定量和定性信息。

· 提高披露的可靠性。要加強披露信息的審計監管,提高披露的真實性。探索建立獨立的第三方審驗市場,提升ESG信息的可信度。

· 完善披露指標體系。結合各行業特點,優化細化環境、社會、治理相關的關鍵績效指標,提高指標的針對性和可衡量性。

· 強化數字化披露。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手段,提高ESG數據採集、加工、傳輸的自動化水平和及時性。

未來隨着ESG實踐的深入,各項舉措有望逐步推進信息披露的標準化進程。信披的規範和統一將極大提升ESG數據的市場效率和資源配置功能。

ESG與企業長期價值創造的關係仍需進一步研究和檢驗。學術界對此還存在一些爭議,部分質疑聲音認爲ESG投入與企業財務表現之間缺乏必然聯繫,ESG投資可能犧牲股東利益。爲此,未來要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理論和實證分析:

· 完善ESG價值創造的理論框架和傳導機制。深入剖析ESG因素影響企業不同類型資本積累和風險管理的作用路徑,構建ESG驅動價值創造的系統性分析框架。

· 加強ESG與財務表現的實證研究。拓展研究樣本的行業、地域覆蓋面,運用多元的計量方法,檢驗ESG表現與企業收益、風險、估值的關係,爲ESG商業價值提供更多實證支持。

· 重視ESG價值創造的情境性和動態性。深入考察不同的制度、文化、行業背景下ESG作用的差異性,動態評估ESG實踐對價值創造在短期和長期的影響。

· 提煉ESG價值創造的最佳實踐。系統梳理ESG領先企業的成功經驗,分析提煉可複製、可推廣的ESG最佳實踐範式,爲更多企業創造長期共享價值提供路徑指引。

ESG與企業轉型

ESG理念的興起爲傳統企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新的視角和動力。面對環境、社會、治理等方面日益嚴峻的挑戰,企業必須主動將ESG融入發展戰略和商業模式的轉型中。

· 綠色轉型:企業要順應低碳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大趨勢,加快向綠色製造、清潔能源、循環經濟等領域轉型。通過技術創新、流程再造等措施提升能效,減少污染排放,推行環境友好型運營。

· 數字轉型:企業要積極運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推進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通過數字化手段提升ESG表現的監測、分析和決策水平,並創造新的業務增長點。

· 業態轉型:企業要順應消費者對健康、安全、環保等需求的升級,加快向服務型製造、共享經濟、平臺經濟等新業態轉型。通過模式創新更好地平衡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 包容性轉型:企業要踐行"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的包容性發展理念,在轉型過程中保障各利益相關方的權益。要通過員工培訓、再就業等舉措減少轉型陣痛,讓利益相關方共享轉型成果。

ESG已成爲檢驗和引領企業轉型的重要指引。唯有將ESG嵌入轉型的全過程、各層面,企業才能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在不確定環境中保持長久競爭力。

ESG實踐應從行業的特定風險與機遇出發,採取有針對性的舉措。未來不同行業在推進ESG方面大致呈現以下趨勢:

· 金融業:ESG將進一步融入投融資和保險業務的主流。通過開發綠色金融產品、完善ESG風險管理機制等舉措,引導資金流向可持續項目。相關信息披露、盡職調查、情景分析等也將成爲業務開展的重要環節。

· 採掘業:作爲環境壓力較大的行業,採掘業將更加重視污染治理、土地復墾、尾礦管理等領域的ESG舉措,加強與社區的溝通合作,切實履行環境與社會責任。積極探索清潔生產、資源綜合利用的模式創新。

· 製造業:隨着環保標準日益提高,製造業將通過節能改造、廢棄物處置、安全生產等措施全面提升ESG表現。同時順應消費者需求,加快研發生產節能環保的產品。通過供應鏈管理將ESG理念向上下游傳導。

· 消費品行業:行業內將重視產品質量安全、消費者權益保護、供應鏈ESG管理等議題。注重從源頭把控,確保原料採購和生產過程符合ESG要求。根據消費者偏好引導綠色、健康的消費理念。

· 互聯網行業:數據安全、隱私保護、內容審覈等將成爲互聯網企業ESG管理的重點。加強自律,完善內部治理,構築和諧、健康、可信的網絡空間。同時發揮互聯網的技術和渠道優勢,爲其他行業賦能。

以上只是一些概括性的趨勢,具體到個別企業,要深入分析其ESG風險圖譜,識別關鍵議題,有的放矢地採取行動。唯有從行業特性出發,將ESG充分融入運營管理和業務拓展的全流程,才能從更深層次、更全面地踐行ESG理念,獲取可持續競爭優勢。

新興市場的ESG推進策略

相較發達市場,新興市場在推進ESG方面還面臨諸多挑戰,如相關法規標準體系有待健全、企業ESG意識和能力不足、ESG投資生態不夠成熟等。對此,新興市場應採取以下策略穩步推進ESG發展:

· 完善頂層設計。加快制定ESG領域的國家戰略和行動計劃,明確發展目標、路徑、舉措。適時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將ESG要求嵌入到各項經濟政策和產業政策中去。鼓勵有條件的交易所、行業協會制定ESG相關的規則和指引。

· 推動企業踐行。加大ESG理念的宣傳培訓力度,提升企業管理層和員工的ESG意識。鼓勵行業龍頭企業發揮示範作用,形成典型案例。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ESG實踐路徑,避免簡單照搬發達市場的做法。引導中小企業從基礎做起,循序漸進提升ESG表現。

· 培育ESG生態。出臺政策支持措施,鼓勵機構投資者將ESG納入決策流程。發展本土ESG評級、指數等中介服務市場。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學習借鑑成熟市場經驗。支持高校、智庫加強ESG相關理論和應用研究。營造有利於ESG發展的市場環境和社會氛圍。

· 應對特殊風險。新興市場普遍面臨較大的社會發展不平衡風險,要將消除貧困、保障民生作爲ESG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對外部衝擊和不確定性,要提升風險防範和危機應對能力,確保經濟社會和資本市場穩定。同時,要平衡發展與ESG訴求,在加快經濟增長的同時兼顧長遠可持續性。

· 堅持循序漸進。新興市場推進ESG不能一蹴而就,要統籌兼顧、把握節奏。堅持問題導向,聚焦對本國最緊迫的ESG議題,形成階段性目標。堅持試點先行,在證券市場、國企等重點領域率先突破,以點帶面。堅持因地制宜,立足自身稟賦和基礎,穩紮穩打。

(Link ESG推薦官 童易星)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