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40%折扣優惠
🔥 本站AI選股策略科技巨擘, 至5月已上漲 +7.1%。把握股市正熱,加入行動。領取40%折扣優惠

ESG精選好書|《Less Is More》:一本改變你看世界的書

發布 2024-4-17 上午10:07
© Reuters.  ESG精選好書|《Less Is More》:一本改變你看世界的書

LINK-ESG 好書推薦官本期要爲大家介紹的是由Jason Hickel所著的《Less Is More: How Degrowth Will Save The World》,本書對於希望深入瞭解"degrowth"(去增長)理念及其在應對氣候變化和生態危機中的作用的讀者而言,是一本不容錯過的佳作。Jason Hickel是英國人類學家和「去增長」(degrowth)理論的代表性學者。多年來,他致力於研究和批判主流經濟學的增長邏輯,提倡一種以生態平衡和社會公平爲導向的經濟範式轉型。在本書中,Hickel系統地闡釋了「去增長」的理念內涵、理論基礎和實踐路徑,力圖證明它是一個應對當前生態危機和社會危機的根本出路。

全書緊扣一個核心論點:無止境的經濟增長是不可持續的,地球的承載能力是有限的,迷戀GDP增長已經導致了災難性的後果,我們必須擺脫這一增長癮、主動「去增長」,方能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爲了論證這一觀點,作者考察了資本主義的歷史演變,揭示其擴張和掠奪的本質,指出追求利潤最大化的邏輯與生態文明格格不入;借鑑了大量實證研究,論證了GDP增長與福祉改善之間並非必然聯繫,尤其在高收入國家,更多的物質財富往往帶來更多的社會問題和生態破壞。

《Less Is More》的一大特色是提供了豐富翔實的數據支持,涵蓋了從全球碳排放、物種滅絕到財富分配、人類健康等諸多方面,令人印象深刻。這不僅大大增強了作者論證的說服力,也爲讀者全面認識人類發展所面臨的嚴峻挑戰提供了堅實的事實基礎。

在批判性地審視當前體系的弊端的同時,本書也致力於爲「去增長」理念正名和保駕護航。作者強調,「去增長」絕非意味着開歷史倒車,回到一個原始、貧窮、艱苦的時代,而是要在科學認識地球邊界的基礎上,合理配置有限資源,以滿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提升整體福祉爲宗旨,建立一套更加民主、平等、多元的社會經濟制度。可以說,「去增長」代表了一種新的文明範式。

本書還對「去增長」的實現路徑進行了富有洞見的探討。一方面,要推動高收入國家的物質和能源消費適度降低,爲地球減壓;另一方面,要加強財富再分配,保障每一個人都能獲得體面生活,而不必透過不斷增長來掩蓋社會矛盾;要真正賦權於小區,讓大多數人蔘與經濟決策,打破經濟寡頭對財富的壟斷。同時,還要重塑價值理念,擺脫消費主義的窠臼,推行更加節制、知足、注重精神追求的生活方式。作者對這些轉型方向和政策主張都進行了深入闡釋。

無限增長的代價:我們走到了盡頭嗎

作者指出資本主義的基本邏輯是無止境的增長和積累。在這套體系中,資本家投入資金購買生產數據和勞動力,組織生產,創造出超過投入的剩餘價值,實現利潤,並將利潤再投入擴大再生產,週而復始,從而推動經濟的持續擴張。增長成爲資本主義的內在要求和永恆主題。但問題是,地球的承載能力是有限的,無限增長最終必然撞上地球邊界。作者舉例說明,以當前的增速,2050年時全球GDP將是2017年的2.5倍,2100年更將達到2017年的5倍。這樣驚人的增長規模,意味着對自然資源的攫取和廢棄物排放也將以同樣速度猛增,而這顯然不可能持續。作者形象地指出,增長已如脫繮之馬,正在摧毀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系統。

資本主義增長的另一個特點是不平等。在逐利的驅動下,資本和財富高度向少數人集中,構建起一個金字塔式的分配結構。這種不平等加劇了生態危機,因爲富人的碳足跡和物質消費遠高於普通民衆,且往往以窮人和弱勢羣體爲代價。同時,財富分配不公還導致總需求不足,迫使經濟體投入更多資源來刺激消費和投資,形成惡性循環。資本主義將GDP增長視爲評判一切經濟活動的唯一標準,但GDP其實是個"啞巴指標"。它將戰爭、犯罪、環境破壞等負面活動也算作"增加值",卻對社會福利、生態健康、無償勞動等視而不見,由此扭曲了我們對發展的理解。追求GDP增長成爲不折不扣的"增長癮"。

最後,主流經濟學爲增長辯護的種種理由經不起推敲。根據 "增長癮"理論,唯有增長才能消除貧困、創造就業、提升福祉。但事實上,在高收入國家,GDP增長與福祉改善早已脫鉤,甚至走向反向。消除貧困的關鍵不在於增長,而在於合理分配。增長也創造不了體面的就業,它只能帶來更多"無謂工作"。可見,增長已淪爲政治管理的"替罪羊"。

氣候危機:增長主義帶來的生態災難

在梳理了作者對資本主義增長邏輯的批判之後,我們自然要進一步審視增長主義造成的嚴重後果。正如書中所揭示的,這些後果集中體現在生態和社會兩個層面。讓我們逐一展開。

首先是生態後果。正如作者所言,GDP增長直接依賴於對自然資源的提取和廢棄物的排放,因此註定與環境保護相牴牾。爲了追求增長,人類活動已經突破了地球的承載極限。這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 氣候變化: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燒導致溫室氣體濃度不斷上升,加劇全球變暖,引發極端天氣事件頻發、海平面上升、物種滅絕等一系列危機。

2. 生物多樣性喪失:棲息地破壞、過度捕撈、污染等因素導致物種加速滅絕。據IPBES估計,目前至少有100萬種動植物面臨滅絕威脅。

3. 土地退化:濫墾濫伐、工業污染和城市擴張導致土地嚴重退化。據統計,全球三分之一的土地已經退化,影響着35億人口的生計。

4. 淡水短缺:人口增長和經濟擴張帶來的用水需求激增,以及污染和氣候變化的影響,導致全球約17億人生活在水資源緊缺地區。

5. 化學污染:有毒化學物質大量排放,對水體、土壤、空氣造成污染,危害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

其次,增長主義也帶來了嚴重的社會問題,加劇了貧富分化和社會不平等:

1. 收入差距拉大:在增長的果實分配上,資本遠遠多於勞動。據統計,全球最富有的1%人口占有的財富超過其餘99%人口的總和。這種差距還在不斷擴大。

2. 就業質量下降:在利潤最大化的邏輯驅使下,企業傾向於壓低工資,提供更多低質量、 insecurity 的就業,勞動者尊嚴備受損害。

3. 社區解體:全球化競爭加劇了社區工業的衰敗,人口流失,文化認同感下降,社會關係網絡趨於瓦解。

4. 消費主義盛行:在經濟增長的需求驅動下,大衆傳媒和廣告營銷煽動了消費主義,人們通過過度消費來彌補精神空虛,負債規模不斷攀升。

5. 精神健康問題突出:競爭壓力、職業倦怠、孤獨感等問題困擾着現代人,抑鬱症發病率居高不下。

作者以翔實的數據印證了增長主義在多個方面造成的破壞性影響,有力駁斥了謳歌增長、淡化危機的觀點。這些嚴酷的現實警示我們,如果堅持 business as usual,毀滅性的後果將不可避免。我們必須反思和改變。

伊斯特林悖論揭示了什麼?尋找真正的福祉

在反思增長主義弊端的過程中,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需要我們正視,那就是:GDP增長與福祉提升之間的關係究竟如何?主流觀點認爲,GDP增長是提升福祉的必由之路,但本書作者對此提出了尖銳質疑,並列舉了大量實證依據,論證了兩者實際上已經嚴重脫鉤。讓我們一起來評析這些論證。

作者指出在高收入國家隨着GDP的持續增長,人們的主觀幸福感並沒有同步提升,甚至在某些國家還出現了下降。這一現象被稱爲"伊斯特林悖論"(Easterlin Paradox)。美國是一個典型案例: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美國人均GDP增長了一倍多,但幸福感指數卻停滯不前,近年來還呈現出下滑趨勢。可見,在物質財富達到一定水平後,GDP增長對福祉的邊際效用遞減乃至消失。

書中援引了諸多橫跨不同國家的研究,發現GDP水平與客觀福祉指標之間也缺乏明顯的正相關。一些中等收入國家,如哥斯達黎加和烏拉圭,在預期壽命、教育水平等社會指標上的表現,竟優於人均GDP遠高於它們的美國。這表明,衡量福祉不能只看GDP,還要看財富分配、公共服務等制度性因素。GDP增長所依賴的物質主義擴張,反而在很多方面損害了人們的身心健康。比如,過度消費引發肥胖症、消費主義與抑鬱症高發存在關聯、空氣污染導致呼吸系統疾病激增等。環境惡化也侵蝕着民衆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可見,將GDP視爲福祉指標具有嚴重侷限性。在氣候變暖、生物多樣性喪失等生存危機面前,執着於GDP增長無異於"飲鴆止渴",因爲惡化的生態狀況遲早會反噬人類福祉。即便在短期內GDP有所提升,代價是地球家園遭受毀滅性破壞,我們子孫後代的福祉必將難以爲繼。

作者列舉的種種實證都在揭示一個核心事實:對GDP的執迷是一種危險的偏執。GDP作爲一個單一指標,本就不足以涵蓋福祉的豐富內涵,而GDP至上主義更會引導我們背離真正的福祉追求。打破GDP神話,探索更加全面、均衡的發展評價體系,是刻不容緩的任務。

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去增長”理念的實踐探索

在系統梳理了增長主義的種種弊端之後,作者提出"去增長"(degrowth)作爲一種根本的替代方案和新的文明想象。這個理念乍一聽來有些令人困惑,甚至有悖常識。究竟什麼是"去增長"?它所蘊含的核心價值又是什麼?讓我們一起來探究。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去增長"並不意味着簡單地否定一切經濟增長,或者倒退到前現代社會。它主張的是擺脫對 GDP 增長的迷思和依賴,建立一種在生態承載力範圍內運行的、以人類福祉和社會公平爲導向的新經濟體系。換言之,"去增長"的核心是重新審視人類真正的需求,推動經濟活動迴歸可持續的尺度。在這個意義上,"去增長"的第一個重要價值取向是堅持生態約束邏輯。它主張尊重地球有限性,將經濟活動控制在生態閾值之內,杜絕對自然的過度攫取。這意味着要大幅壓減物質和能源消耗,改變目前的生產生活方式。只有讓經濟適應生態,而非反之,人類社會才能在有限的星球上持續繁榮。

其次,"去增長"理念的另一個價值支點是公平正義。當前的增長模式加劇了貧富分化和社會撕裂,這種不平等本身就是不道德的,也在實際上動搖了社會穩定。"去增長"主張在保障基本需求的基礎上,合理分配發展成果,讓每個人都能享有體面生活,化解兩極分化,重建小區,實現共同富裕。經濟的首要功能應該是滿足需要,而非牟利。

第三,"去增長"理念超越了將人類置於自然之上的"人類中心主義",轉而強調人與自然的共生互惠。傳統發展觀將自然視爲征服對象和可隨意攫取的資源庫,這種二元對立思維是生態危機的根源。"去增長"倡導樹立生態系統眼光,尊重其他物種的內在價值,堅持生態整體主義,在人與自然的動態平衡中追求可持續性。

最後,在"去增長"理念中,孕育着對"美好生活"的新想象。它對消費主義橫流的時代發出警示,呼籲人們反思"生活在增長中"的虛妄性。更多的物質財富不等於更高的幸福感,我們要學會"少即是多"的智慧。通過壓縮勞動時間、簡化生活方式,我們將獲得更多閒暇時光,去陪伴家人,開展創造性活動,投身公共參與,進而獲得更高層次的精神愉悅和自我實現。"去增長"爲我們勾勒了物質約束、精神豐盈的幸福圖景。

綜上,"去增長"理念以生態文明、社會公平、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爲根本價值取向,爲人類未來指明瞭一條全新的文明轉型之路。它是對現代性危機的積極響應,是人類走出增長主義 ""陷阱的關鍵一步。這一理念的革命性質,不僅體現在對傳統發展觀的顛覆,更在於其開闢了通往人類未來的新視野。

公平與共生:揭示“去增長”新文明的價值核心

要論證"去增長"並非倒退,而是代表了人類文明的新進步範式,我們需要跳出傳統的線性進步觀,重新審視"進步"的涵義。讓我們循著作者的思路,深入剖析"去增長"的超前內涵。

傳統的進步觀將經濟增長視爲社會進步的核心指標,但這種觀念正日益顯露出其侷限性和危險性。它忽視了進步的多維內涵,誤導我們將犧牲生態環境、加劇社會不平等作爲進步的代價。然而,這樣的「進步」是畸形的,是在透支子孫後代福祉的基礎上的虛假繁榮。真正的進步必須建立在可持續性和公平正義的基石之上。

"去增長"理念之所以代表一種新的進步範式,關鍵在於它重新定義了進步的評價維度,對進步賦予了更豐富、更均衡的時代內涵:

1. 生態文明維度: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最大限度維護地球生命支持系統,把人類活動限定在生態閾值內,方爲真正的文明進步。增長主義摧毀了這一根本,而"去增長"重新高舉生態文明的價值旗幟。

2. 社會公平維度:進步不應建立在日益擴大的貧富鴻溝和不公正的剝削基礎上。"去增長"理念堅持公平分配,讓所有人都能獲得體面生活,化解兩極分化,重塑小區凝聚力,以此爲社會進步的重要尺度。

3. 幸福感維度:更多的物質並不必然帶來更高的幸福感。去增長突破了將GDP作爲幸福指標的迷思,轉而強調社會關係、閒暇時光、創造性活動等post-material需求的充足對幸福的關鍵意義。

4. 參與式民主維度:增長主義常常與專制、不透明的決策相伴而生。"去增長"主張發展參與式民主,賦權於小區,推動公共事務中的多元協商,以此作爲政治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

5. 文化多元維度:在增長主義的貨幣化邏輯下,地方文化失去了獨特性,文化多樣性遭到侵蝕。"去增長"重視在地知識,推崇因地制宜的生活方式,爲文化多元復興開闢空間。

可見,"去增長"之所以是新的進步範式,不僅在於其跳出了增長主義的窠臼,更在於其積極響應了人類社會發展所面臨的時代課題。它敏銳洞察到,氣候危機、生物多樣性喪失、貧富分化加劇、幸福感下降等一系列困境,歸根結底都源於增長主義的迷思。我們必須另闢蹊徑,重新定義發展目標,方能擺脫這些困境。

事實上,當前全球範圍內湧現出的種種另類探索,都與"去增長"的進步理念一脈相承。無論是"真實進步指數"等可持續發展衡量體系,還是各種協作經濟、互惠網絡、小區支持農業的蓬勃興起,亦或是零廢棄、簡約主義、自我提升等新生活運動,無不體現了與萬物合一、迴歸節制、追求精神自由等"去增長"的超越性價值取向。它們昭示着,"去增長"所代表的文明轉型已經在悄悄發生。

"去增長"描繪的願景,絕非倒退到前工業時代,而是基於對現代性弊端的反思,對科技和制度形態做出必要的創新和調整,在新的文明基礎上建構人類的美好未來。這是一個更加智慧、成熟、勇於自我革新的文明形態。加緊邁向這樣的文明形態,方爲真正意義上的進步。

逆流而上的智慧:“去增長”經濟新篇章

在闡明瞭"去增長"作爲一種新的進步範式的豐富內涵之後,讓我們進一步總結"去增長"在生態、社會、經濟三個層面的重大意義。這將幫助我們更加全面地把握"去增長"理念的深遠影響。

在生態層面,"去增長"具有重塑人與自然關係、緩解生態危機的重要意義。工業革命以來,資本主義的增長模式透支了地球的生態資本,導致氣候變暖、生物多樣性喪失、環境污染等一系列生態危機。"去增長"理念直面增長的生態限度,主張通過壓減物質和能源消耗,把經濟活動限定在地球邊界內,促進人類社會與自然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這是實現生態文明的必由之路。只有擺脫增長主義的桎梏,我們纔有可能扭轉生態系統退化的趨勢,維護地球生命支持系統,爲子孫後代保留一個可供久久安居的綠色家園。

在社會層面,"去增長"有助於縮小貧富差距,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化解社會矛盾。傳統的增長模式加劇了財富和收入分配的不平等,1%的富人佔據了大部分發展紅利,而絕大多數民衆的收入增長緩慢,生活質量沒有明顯改善。"去增長"主張在滿足所有人基本需求的基礎上,合理分配發展成果,杜絕兩極分化。在"去增長"的框架內,社會進步的目標不再侷限於提高人均 GDP,而是要在就業、教育、醫療、住房等方方面面提升民衆福祉。當人們從增長主義的"rat race"中解放出來,就有可能投身更具意義的社會建設,重塑小區,培育互助互信,讓每一個人都成爲公平正義社會的受益者和締造者。

在經濟層面,"去增長"倡導建立以需求導向、注重分配、關照福祉爲宗旨的新經濟形態。增長主義片面強調供給擴張,忽視了社會需求,導致產能過剩和浪費並存的荒唐局面。"去增長"理念則強調,經濟的終極目的是滿足人們的真實需要,而非盲目擴張產出。在這一理念指引下,經濟部門將根據社會需求合理配置資源,淘汰過度或虛假的消費,"少即是多"的節儉智慧將深入人心。與此同時,在一個"去增長"的經濟體中,分配正義將得到空前重視。在縮短工時的同時提高工資,推進財富再分配,建立普惠的公共服務體系,讓每個人都能分享經濟發展成果,將成爲政策的重中之重。在這裏,經濟不再是壓榨民衆生活的"rat race",而是持續創造美好生活的有機系統。

最後,值得強調的是,生態、社會和經濟這三個層面不是割裂的,而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生態文明是社會進步的基石,缺乏生態文明,人類終將毀於自然的反撲;而沒有社會公平,生態轉型就缺乏穩固的羣衆基礎;同時,唯有建立以需求爲本、兼顧分配的新經濟,生態文明和社會公平的目標纔不致淪爲空談。可以說,在"去增長"的框架內,生態、社會和經濟三者形成了一個有機整體,共同指向人類發展的美好未來。

如何實現真正的全球公平?從節約開始

壓縮高收入國家的物質和能源消耗,是實現全球"去增長"的關鍵一環。這一議題之所以至關重要,根源在於當前全球生態足跡和資源消耗的嚴重不平等格局。讓我們具體來看:

據統計,高收入國家人均物質消耗量是低收入國家的13倍,人均碳排放更是後者的60多倍。以美國爲例,其人均資源消耗是全球平均水平的近5倍。如此懸殊的差距,反映出全球生態空間分配的深度不公。事實上,高收入國家的過度消耗,很大程度上是通過向南方國家轉嫁生態和社會成本實現的。它們通過不平等貿易,從南方國家大量提取原材料和能源,卻將污染和生態破壞的後果留在當地。這種外部化成本的做法,是其維持高物質消費生活方式的重要基礎。

顯然,如果所有國家都依照高收入國家的發展模式,地球資源將遠遠無法承載。爲了實現生態可持續,高收入國家必須率先壓縮其物質和能源消耗,爲發展中國家騰出必要的發展空間。這不僅事關全球生態安全,也是地球正義的應有之義。具體而言,高收入國家可以採取以下舉措:

1. 制定物質和能源消耗總量控制目標,將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逐步降低到可持續水平。可以參照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和IPCC建議,制定符合全球碳預算的國別減排路徑。

2. 加快能源結構轉型,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逐步淘汰化石能源。可以通過碳定價、取消化石能源補貼、加大對可再生能源的投資等措施,加速能源低碳轉型。

3. 通過生態稅費、資源消耗限額等政策,抑制過度消費和浪費。尤其要限制奢侈品消費和一次性用品使用。同時鼓勵共享經濟、循環經濟等資源節約型消費方式。

4. 優化產業結構,壓縮高耗能、高排放、高物耗行業。通過產業政策引導,推動資源依賴型產業向低物耗、高附加值方向升級換代。爲受影響地區和行業的勞動者提供援助。

5. 改革貿易和投資規則,杜絕將高污染、高排放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的行爲。重新制定貿易條款,將生態足跡覈算納入貿易政策考慮,實現貿易關係的公平化和可持續化。

需要強調的是,生活質量並不必然依賴於高物質消費水平。"去增長"理念亦強調,在滿足基本需求的基礎上,關注精神生活和社會關係等非物質因素,同樣能夠實現高質量的生活。高收入國家完全有條件在壓縮物質消耗的同時,通過改善社會保障、縮短工時、加強小區建設等措施,維持並提高民衆的福祉水平。

全球公正:從財富再分配到共同富裕的道路

在探討了高收入國家壓縮物質和能源消耗的必要性之後,我們還必須正視一個緊迫議題,那就是在"去增長"進程中,如何通過財富再分配來保障所有人的基本需求。這是確保"去增長"成爲一個公正和包容的過程所不可或缺的。

正如前文所述,"去增長"並非簡單地否定經濟發展,而是要在尊重生態限度的前提下,優先滿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提升整體福祉。然而,在當前財富高度集中於少數人手中的格局下,收入和財富分配不平等已經成爲阻礙這一目標實現的嚴重障礙。

據統計,目前全球最富裕的1%人口占有的財富,超過其餘99%人口的總和。與之對應,仍有數億人陷於赤貧,缺乏基本的溫飽保障。如果任由兩極分化持續惡化,社會矛盾將愈發尖銳,生態轉型也將失去民衆基礎。推進財富再分配,讓每個人都能分享發展成果,是走向公正永續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爲此,我們可以採取以下舉措:

1. 完善累進稅收制度。針對高收入、高資產羣體加大稅收力度,開徵遺產稅、房產稅等;適當降低中低收入羣體稅負,增強其購買力和生活保障。

2. 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在教育、醫療、住房、養老等領域加大公共投入,建立全民性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讓每個人都能公平享有優質的社會保障。

3. 加強反壟斷和收入分配調控。完善最低工資標準,壓縮行業內部過高的工資差距;強化對壟斷行爲的監管,防止財富向少數寡頭集中。

4. 發展普惠金融。支持小區銀行、互助基金等普惠金融組織,爲中低收入羣體、小微企業提供可負擔的信貸服務,幫助其獲得發展機會和創收能力。

5. 發展合作經濟和參與式經濟。鼓勵工人合作社、消費者合作社等民主經濟形式,促進財富在小區內部循環;推行參與式預算等制度,讓民衆在涉及切身利益的經濟事務中有更多發言權。

6. 探索全民基本收入。給每個公民發放一筆基本收入,作爲基本生活的安全保障。這一舉措雖有爭議,但有助於應對技術進步可能帶來的失業問題,值得認真研究。

需要指出的是,推進財富再分配絕非易事,既需要制度層面的變革,也需要觀念層面的更新。長期以來,新自由主義觀念鼓吹"個人奮鬥"、"獎勵致富",而將貧窮歸咎於個人,這導致了社會公平正義觀念的弱化。在"去增長"背景下重建社會公平,需要我們重拾互助共享的價值理念,樹立"一個都不能少"的發展觀,在全社會凝聚起推進共同富裕的強大共識。

每個聲音都重要:構建“去增長”社區參與平臺

當我們審視"去增長"的轉型路徑時,有一個維度尤爲關鍵,那就是在生態、經濟、社會等領域的決策和治理中,賦權於廣大小區,推動更深入的參與式民主。這一環節之所以不可或缺,根源在於"去增長"的成敗歸根結底取決於民衆的理解、認同和參與。唯有通過賦權增能,激發民衆的能動性和創造力,讓"去增長"成爲一場社會運動,"去增長"方能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在傳統的發展模式下,經濟社會事務的決策權往往高度集中於政府部門和少數精英手中。這種自上而下的治理邏輯,容易導致決策脫離小區實際,忽視底層民衆的真實需求。而在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等複雜性挑戰時,我們尤其需要來自基層的智慧和力量。小區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單元,蘊藏着豐富的在地知識和價值網絡。只有充分調動小區的積極性、主動性,厚植生態文明的社會土壤,才能爲"去增長"轉型奠定堅實的羣衆基礎。爲此,我們應着力在以下方面賦權於小區:

1. 完善小區參與制度。在涉及小區發展的重大決策中,建立健全公衆參與、協商、表達意見的制度化渠道。讓小區成員能夠充分表達自身需求,並將其納入決策考慮。

2. 深化小區自治實踐。鼓勵小區成立居民自治組織,就小區事務進行民主協商、自主管理。尊重並支持小區依託自身文化傳統和資源稟賦,因地制宜地探索生態友好的生計和生活方式。

3. 推行參與式預算。在小區或地方一級財政預算編制中,讓小區居民直接參與預算方案的討論、審議和表決,實現財政民主。鼓勵將公共資金投向小區層面的生態保育、基礎設施改造等項目。

4. 發展小區經濟。支持發展城市農業、小區支持農業、可再生能源合作社等小區經濟形態,減少外部依賴,提升小區韌性。在小區內部建立互助網絡、本地貨幣等機制,促進資源在小區內部循環。

5. 加強小區能力建設。爲小區提供必要的技術、資金、信息支持,提升其生態保育、資源管理、可持續生計等方面的能力。鼓勵高校、社會組織等爲小區賦能增能。

6. 打造小區學習網絡。通過小區論壇、工作坊、主題沙龍等形式,打造小區內外的學習和交流平臺。傳播生態文明和"去增長"理念,分享實踐經驗,促進觀念更新。

可以預見,隨着小區賦權和參與式民主的推進,"去增長"將從單純的環保口號,逐步演變爲一場深入人心的社會變革運動。人們將在參與中增強生態意識,學會站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來思考和行動;也將在協商中學會換位思考,在爭議中達成共識。由此,"去增長"將獲得更加堅實的社會根基。

當然,賦權小區絕非一蹴而就之舉,它意味着發展觀唸的根本轉變和治理結構的深刻調整。這需要各方協同發力,久久爲功。政府要敢於放權,企業要勇於擔責,社會組織要善於賦能,小區要樂於自治,每一個公民都要成爲積極的參與者和建設者。唯此,方能激活"去增長"的內生動力,讓"去增長"真正成爲人人蔘與的生動實踐。

“少即是多”的智慧:探索節制生活的真正幸福

在探討了小區賦權和參與式民主在推進"去增長"中的重要作用後,我們還必須關注另一個至關緊要的層面,那就是重塑價值觀念,推行節制型生活方式。這是"去增長"得以持續推進和深入人心的重要前提。

長期以來,消費主義文化將"越多越好"作爲人生信條,鼓勵人們通過不斷升級消費來彰顯身份、滿足慾望。這種價值取向催生了大量不必要的物質消耗,加劇了生態危機。而在"去增長"的語境中,我們需要反思"生活在增長中"的虛幻性,樹立"少即是多"的節制智慧,實現從物質主義到"後物質主義"的觀念革命。這意味着要重新定義對美好生活的想象,將個人發展訴求從外部的物質累積,轉向內在的精神滿足。具體而言,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推動觀念更新和生活方式轉變:

1. 倡導簡約適度的消費觀。鼓勵人們基於需要而非慾望進行消費,抵制過度消費和浪費。宣傳"簡約而不簡單""斷舍離"等生活理念,營造熱愛環保、崇尚節儉的社會氛圍。

2. 縮短工時,重視閒暇時光。在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同時,適度縮短工作時間,爲人們提供更多自由支配的閒暇。鼓勵人們將更多時間投入家庭陪伴、社區參與、自我提升等非物質領域,獲得更高層次的幸福感。

3. 發展共享經濟和協作式消費。鼓勵人們通過共享物品、交換服務等方式滿足需求,減少不必要的重複購買。在社區內營造互幫互助的氛圍,強化人與人之間的聯結。

4. 提倡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廣環保、可持續的商品和服務,引導人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做出低碳、健康的選擇。加強可持續消費教育,提高公衆選擇環保產品的意識和能力。

5. 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挖掘傳統文化中簡約、知足、崇尚自然的思想資源,激活人們心中"詩意地棲居"的嚮往。推廣傳統手工藝、本土文化,豐富精神生活。

6. 反思發展觀念,重構"幸福"定義。突破"發展就是GDP增長"的狹隘視野,納入生態、健康、閒暇、人際關係等多元幸福指標。在全社會推動"美好生活"觀念的更新,爲"去增長"營造價值土壤。

應該看到,價值觀念的轉變絕非一蹴而就,它需要觀念和實踐的長期互動。一方面,我們要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提高全社會的"去增長"意識;另一方面,要通過縮短工時、發展公共服務等制度安排,爲人們踐行節制生活提供物質基礎和時間保障。在觀念引領和制度保障的共同作用下,崇尚節制、追求品質的"後物質主義"價值才能深入人心,進而引導消費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轉變。

如果說社區賦權是"去增長"的微觀基礎,價值重塑就是"去增長"的宏觀引領。兩者相互促進,共同爲"去增長"築牢社會根基。唯有如此,"去增長"纔不會流於淺表的口號,而是能夠觸及每個人的內心,轉化爲自覺的生活實踐。

走向共繁榮:解鎖《Less is More》生態智慧

基於我對《Less is More》一書的閱讀體會可以概括爲以下幾點:

首先,該書深化了我對增長主義危害的認識。作者以翔實的數據和鞭辟入裏的分析,揭示了無止境的經濟增長正在透支地球資源、加劇生態危機,將人類推向滅頂之災的邊緣。這使我意識到,我們必須拋棄 "business as usual" 的觀念,勇於探尋新的文明發展範式。

該書顛覆了我將GDP等同於福祉的刻板認知。作者指出,在高收入國家,GDP增長與民衆幸福感已然脫鉤,甚至出現背離。這啓示我們要摒棄單維度的進步觀,轉而關注收入分配、社會保障、生態環境等更全面的發展要素。這對反思中國的發展路徑具有重要借鑑意義。

其次, Jason Hickel生動闡釋了"去增長"的積極內涵。"去增長"並非簡單的倒退,而是在反思現代性弊端的基礎上,倡導遵循生態約束邏輯,堅持社會公平和民主參與,重構人與自然、人與人的關係。這是一種對現代文明的守正創新,爲人類文明轉型指明方向。此外,還引導我反思人類中心主義的侷限,認識到當前生態危機歸根結底源於人與自然關係的失衡。我們必須樹立生態整體主義視角,尊重萬物內在價值,在人與自然動態平衡中追求共同繁榮。這爲破解中國生態文明建設難題提供了智慧啓迪。

作者不僅在理念層面給人啓發,在實踐路徑上也提供了寶貴參考。同時指出,實現"去增長"需要在調整經濟結構的同時轉變價值觀念。這啓示我們要在物質層面爲"去增長"創造條件的同時,也要在精神層面爲其培育土壤。唯有"硬""軟"兩手抓,方能形成推進"去增長"的強大合力。"去增長"理念對微觀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也具有重要啓示。在"去增長"思潮影響下,企業需要反思單維度的發展觀,在生態約束下探尋包容性增長之道,在利益相關方參與中追求社會價值最大化。這需要企業在戰略、治理、商業模式等方面進行變革性創新。隨着ESG理念在中國企業界的深入普及,"去增長"實踐有望在中國這片沃土上茁壯成長。

必須看到,推進"去增長"絕非易事,觀念更新阻力、經濟轉型陣痛、全球協同難度等種種挑戰不容忽視。但在生態危機日益嚴峻的當下,各國對"去增長"的認同正在擴大。中國政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企業界日益強化的社會責任擔當、億萬民衆"簡約適度"生活方式的轉變,都在爲"去增長"在中國生根發芽創造條件。只要我們以堅定的信念,運用系統思維,增強憂患意識,定能跨越重重阻礙,讓"去增長"從理想照進現實。

《Less is More》以其深刻的學術洞見和強烈的現實關懷,在學界和社會各界引發了廣泛而深入的討論。它爲應對生態危機、開創人類美好未來提供了極富洞見的思想資源。這是一部需要我們每個人細細品讀、深入思考的重要著作。它指引我們去開創一個"詩意地棲居"的未來,這是生態文明時代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讓改變從閱讀開始,讓希望從行動中萌芽。我期待這本書播撒下的思想種子,在中國乃至世界各地開花結果,推動人類社會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

(Link ESG推薦官 童易星)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