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2023年財報數據:淨現金爲正的標的僅剩一隻?

發布 2024-4-11 下午07:20
房地產2023年財報數據:淨現金爲正的標的僅剩一隻?
0688
-
1109
-
HSCE
-
1036
-
HSTECH
-

經歷了三年的低迷,房地產行業似乎沒有企穩跡象,根據統計局數據,2023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創下2012年以來新低,銷售額創下2016年以來新低,而2024年前兩個月銷售面積及銷售額繼續下降幅度均超過20%,行業寒冬看不到曙光。

而寒冬之下,考驗的是房企的韌性及生命力,洗牌之後,部分頭部房企暴雷出局,市場逐步出清,行業集中度明顯提升,高質量發展的房企不僅實現了收入增長,同時也實現了盈利提升,且大幅優化財務結構。2023年,港股內房股均已公佈年度業績(恆大延遲發報),整體表現尚可,部分房企盈利亮眼。

智通財經APP觀察到,港股統計的16家房企合共營業額2.13萬億元,同比還增長5.13%,增長標的有11家,佔比68.8%,合共淨利潤254.14億元,處於盈利的有9家,佔比56.3%。不過如若算上未發財報的房企,如恆大,上半年虧損額就超過了300億元,則行業整體仍處於虧損狀態。

相比於A股,港股內房股整體規模顯然要偏大,業績表現也超過行業水平,得益於大部分房企的防守性經營以及精細化管理,實現財務的穩健以及經營效率提升。比如華潤置地(01109),2023年收入2511.37億元,同比增長21.3%,規模穩居前三,股東淨利潤313.65億元,同比增長11.65%,爲行業最高水平,且一直保持盈利。

恆大是第一個倒下的行業龍頭,但龍頭洗牌絕不止於恆大。萬科作爲行業龍頭,在2023年業績表現並不佳,實現收入4657.4億元,同比下降7.56%,股東淨利潤121.63億元,同比下降達46.4%。近期該公司還爆出債務違約,今年3月,穆迪宣佈撤銷萬科Baa3發行人評級,授予公司家族評級Ba1,並將萬科所有評級列入評級下調觀察名單,市場擔憂該公司存在暴雷可能性。

實際上,內房股防守性經營策略主要有兩點:一是降低負債水平,調整負債結構,並謹慎拿地擴張;二是提升去化率,以及存貨週轉速度,留有大量充裕現金流,以備銀行及供應商催債,滿足短期的負債支出。其實房企一直都在做降槓桿,行業整體的負債水平已降至80%以下,但仍有部分房企深陷債務風波。

2023年,板塊統計的標的整體負債率爲73.9%,低於行業水平的有四家,分別爲萬科、華潤置地、龍湖集團及中國海外發展,其中中國海外發展負債率僅爲57.4%,最高的爲融創,爲91%。在有息債上(銀行借款),整體有息債率降至18%,萬科、華潤置地及中國海外三大龍頭分別爲14.9%、13.1%及17.9%。

“賬上有糧”纔有保障,2023年經統計的內房股中,華潤置地現金等價物最多,爲1126.75億元,其次後四名分別爲中國海外發展、萬科、綠城及龍湖,現金等價物分別爲1056.29億元、969.43億元、697.58億元及592.24億元。值得注意的是,融創中國及富力地產現金分別爲70.56億元及17.27億元,另外恆大於上半年現金有40.47億元,均低於百億元,抗負債風險能力較弱。

不過“賬上有糧”並不能坐枕無憂,如上文所言降低負債水平,這實則更多的是償還有息債,將有息債降至現金能力可承受的水平。2023年,僅考慮銀行借款,融創中國的有息債(短長期銀行借款)最高,爲2778.34億元,其中短期債高達1812億元,是現金的25.7倍,參照恆大,該公司經營處境岌岌可危。

萬科在2018年就提出了“活下去”的口號,然行業風險以及難有消化的債務正吞噬財務穩健性。2023年該公司有息債達2235.37億元,僅次於融創,其中短期債435.73億元。以淨現金來說,該公司與融創淨現金分別爲-1265.9億元及-2707.8億元,均低於行業整體水平,這也佐證了機構下調萬科的評級。

統計的內房板塊(不包括恆大及碧桂園)平均現金等價物481.6億元,淨現金-713.7億元,這兩個指標均優於行業水平的標的包括華潤置地、綠城中國、建發國際以及中國海外發展。其中建發國際淨現金是板塊唯一爲正的標的,爲220.85億元,其財務非常健康,短期負債僅有59.22億元,爲現金的10.93%。

當然,部分龍頭房企擁有大量應收款及存貨,比如萬科,2023年存貨有7070億元,應收款有3297.8億元,分別佔比總資產高達47.13%及21.98%。這兩個指標未來均可帶來現金,但一方面存在存貨跌價及應收款的減值損失,這對公司業績帶來顯著不利影響,另一方面考慮到行業風險,存貨週轉週期長,對短期債務無異於望梅止渴。

2024年行業依舊“相當嚴峻”,根據克爾瑞的數據,2024年一季度,中國房地產銷售持續承壓,百強房銷售額近腰斬。實際上,政府在供應端及需求端都有出臺相應的刺激政策,比如需求端地方解除限購等,但對購房刺激微乎其微。第二季度預計也不容樂觀,同時,海外房地產也面臨着同樣的窘境,這也進一步加大悲觀預期。房子難賣回款週期長,中短期內,盈利改善及降低債務仍是房企活下去的兩大戰略。

最後來到二級市場,行業寒冬豈有完卵,2023年內房板塊跌幅高達34%,連續四年下跌,累計跌幅超過70%,個股方面,大部分房企四年下跌幅度超過80%,其中龍頭萬科於2023年市值縮水了52%,四年縮水75%。不過仍有部分房企相對抗跌,比如上文談到的華潤置地、綠城中國、建發國際以及中國海外發展四家,2023年受行業不可抗因素下跌,但四年韌性明顯,其中華潤置地僅下跌12.5%。

在估值上,目前板塊PB值平均爲0.44倍,負債較高以及處於爆雷邊緣的房企估值縮水嚴重,比如融創,市值僅有79.8億港元,PB爲0.1倍。華潤置地及中國海外發展PB分別爲0.42倍及0.33倍,隨着行業集中度提升,高質量發展的優質龍頭房企將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估值也將迎來修復。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5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