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8領先一步,提前解鎖六月AI精選股!年中特惠

「奪舍」後遺症漸現,波音已到懸崖邊緣

發布 2024-3-13 下午07:19
「奪舍」後遺症漸現,波音已到懸崖邊緣
BA
-

大飛機是一個國家科技能力、工業水平和綜合實力的集中體現,被譽為「工業皇冠上的明珠」。

事實上,直至現在該領域也僅有波音(BA.US)、空客(EADSY.US)和中國商飛三家主要廠商。其中,中國商飛是後起之秀,美國波音是老牌巨頭,曾是質量和安全的代名詞,享譽全球。

不過,波音這家「老字號」近年卻連續出事,口碑急轉直下,更是屢屢陷入輿論旋渦。

事故頻出,「吹哨人」突然死亡

3月11日(當地時間),拉塔姆航空公司一架從澳大利亞悉尼飛往新西蘭奧克蘭的波音787-9客機出現技術問題,在飛行途中發生急降,「劇烈俯衝」幾秒鍾,導致乘客撞上機艙頂。

3月8日(當地時間),美國聯合航空公司(以下簡稱「美聯航」)一架從孟菲斯飛抵休斯敦的波音737 MAX 8型客機降落後,在滑行至登機口的過程中滑出跑道,衝進跑道旁的草坪。飛機的左側主起落架損壞。

3月7日(當地時間),美聯航一架從舊金山飛往日本大阪的航班在飛行過程中丢失輪胎,起飛25分鍾後改道洛杉矶迫降。

據悉,舊金山國際機場表示,涉事飛機機型為波音777-200,輪胎從飛機上掉落,砸在機場員工使用的地面停車場上,導致多輛汽車受損。

稍早一些,3月4日(當地時間),美聯航一架從得克薩斯州休斯敦市飛往佛羅里達州邁爾斯堡的波音737-900型客機,在起飛幾分鍾後左側一個引擎不斷噴出火花。

其實上述這些也僅僅是波音近年所出事故的一個「縮影」,畢竟波音出起故障來連美國國務卿佈林肯都不慣著。

而事故頻出足見波音的問題不小,近期有記者暗訪波音公司在南卡羅來納州工廠。記者發現,工廠的管理層無視90%的生產問題,並有員工吸毒成瘾。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還有報道稱,曾揭露波音飛機制造安全問題的「吹哨人」約翰·巴内特突然死亡。

2019年,波音公司前員工巴内特告訴媒體,高壓下的工人故意在生產線上為飛機安裝不合標準的零件。他還提到,對將安裝在787客機上的應急氧氣系統的測試顯示故障率為25%。另外,工人們並沒有遵循在工廠追蹤部件的程序,導致有缺陷的部件丢失。

巴内特表示,他曾提醒管理人員注意他的擔憂,但對方沒有採取任何行動。與此同時,波音公司否認了他的說法。

據《經濟時報》報道,在巴内特去世之前,他卷入了一起針對波音公司的「揭發内幕案件」,他一直在其中提供證據。

當此敏感時刻,「吹哨人」突然死亡,也讓波音公司陷入了陰謀論的旋渦之中。

近期的負面消息也影響了波音公司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其股價近日連遭放量跳空下跌。

被麥道「奪舍」,「拜金主義」或是根源

值得注意的是,波音的問題並不是今年才發生的,而是由來已久,不少人也對波音是如何變成如今模樣進行了分析。

其中一種廣受歡迎的說法是波音被麥道「奪舍」之後,企業文化發生了根本性改變。

1997年,波音斥巨資收購了競爭對手麥道。從表面上看,波音收購了經營不善的麥道,並讓麥道融入了波音的體系,但真實情況恰恰相反,麥道的許多高管反客為主,主導了波音。

一些人調侃稱,麥道用波音的錢買下了波音。

咱們國内一些吃瓜群眾則戲稱,波音已經被麥道「奪舍」了。

而這種「奪舍」並不僅僅是高管層的變更,更糟糕的是,之前將麥道搞垮的那一批人在波音重建了锱铢必較的財務驅動文化,取代了波音原本精益求精的工程師文化。他們以韋爾奇為榜樣,效仿GE的做法:反工會、輕規則、重外包。同時喜歡回購股票推高股價。

這種迎合華爾街追求短期利潤的文化,又被稱作是「拜金主義」,高管更多對股價、市值負責,而非企業最根本的產品。

需要指出的是,這種「拜金主義」在美股市場相當盛行,回購、分紅本身無可厚非,「當紅炸子雞」英偉達(NVDA.US)、蘋果(AAPL.US)等巨頭也都是這樣做的,但過度的回購及分紅會導致企業資金緊張,研發投入減少,久而久之企業的競爭力也將下降。

更何況,美股市場有一些企業為推高股價,取悅股東和投資者,甚至不惜借錢回購、借錢分紅。

只能說波音如今的財務驅動文化在美股市場並不罕見,但這種文化對身處高端制造業的企業來說並不那麽合適。

除了企業文化的改變之外,還有許多人認為波音頻頻出事也和美國制造業衰落有一定關系,是公司治理失能的必然結果,也是受累於美國偏狹產業政策的體現。

結語

數據顯示,波音已經連續虧損多年,且處於「資不抵債」的狀態。

如今頻頻出事且麻煩纏身,或許會讓大眾進一步喪失對波音的信心,這家「工業明星」已經走到了懸崖邊緣,亟需改變。

波音大客戶近期向其發出警告,指出波音無法「承受」旗下737 Max系列飛機的「再次失誤」,必須全心專注於質量和安全,將盈利放在一邊。

只是時間還來得及嗎?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