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惠折扣 50%! 2025年跑贏大市,就用InvestingPro獲取優惠

又㕛叒叕遭「追殺」,TikTok開啓極限自救

發布 2024-3-11 下午06:59
© Reuters.  又㕛叒叕遭「追殺」,TikTok開啓極限自救
META
-
MEME
-

眾所周知,字節跳動旗下的抖音憑借精妙的算法在國内迅速崛起,成為了短視頻領域的「王者」,與此同時其海外版TikTok在國外也是打遍天下無敵手,擁有了眾多「鐵粉」。

不過,出海不易。

近些年來,TikTok屢受打壓,多次遭受無妄之災,終於走到不得不破釜沉舟,背水一戰。

沉渣泛起!TikTok再遭無端「追殺」

2020年,特朗普就將目光瞄準了字節旗下的TikTok。

當年8月份,特朗普簽署行政令,指TikTok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要求字節跳動90天内剝離TikTok在美國運營的所有權益。

這真當得起一句話「國家安全是塊磚,哪里需要往哪搬」。

而特朗普的行政令也被視為是美國政府對TikTok「追殺」的開始。

隨後便是曠日持久的來回拉扯。

2023年3月,TikTok CEO周受資參加美國國會聽證會,經歷了長達5個小時的詢問,「名場面」頻出,美國的一些議員著實火了一把,但並未能阻止TikTok的發展。

2023年5月,美國蒙大拿州頒佈新法案,表示將從2024年1月1日起,禁止州内所有應用商店提供TikTok。不過,該法案已被聯邦法官阻止。

2024年1月末,周受資再次出席美國國會聽證會,在會上參議員多次追問其與中國的關系,周受資一再反復稱自己是新加坡人。

可見,近些年來,TikTok完全是在美國的不斷打壓中實現了成長,周受資1月末曾表示,每個月有超過1.7億美國人在使用TikTok,接近一半的美國人是其用戶。

而最新消息顯示,3月5日(當地時間),美國眾議院19名議員提交新法案,要求字節跳動在165天内剝離TikTok控制權。

3月7日,美國眾議院能源和商務委員會以50:0的投票,通過了字節跳動旗下TikTok的剝離法案。

這項法案的進展相當迅速,顯得頗不尋常。

而一旦該法案落地TikTok需要面對的結果要麽是在美國應用商店下架,其他商業合作也會被封禁;要麽就是被逼剝離控制權。

回溯歷史,TikTok屢受打壓,但成功在夾縫中求得生存發展的空間,不少人以為此次也會如此。

大危機來臨!TikTok開啓極限自救

然而,事實上此次TikTok要面對的危機遠超以往。

據專業人士分析,此次對法案進行投票的美國眾議院能源和商務委員會是眾議院常設委員會,具有議案審查權,參與的是實質性的立法程序。投票通過後,很快要進行眾議院二讀和三讀的程序。

而根據經驗來看,在美國,一項法案要成為法律需通過諸多環節,包括要提案、委員會審查、眾議院辯論表決、參議院通過、總統簽署。

這里面,在任總統的態度很重要。

一方面,2月11日(當地時間),拜登正式加入了TikTok據報道,其競選顧問稱,該賬戶由拜登-哈里斯團隊運營,並將像在Instagram等其它社交媒體上一樣定期發佈内容。

為此,拜登還被美國一些政客狂噴。

不過,3月8日(當地時間),當拜登被記者問及上述針對TikTok的法案時曾表示,「如果他們通過了,我就會簽署。」

這態度的傾向性一目了然。

反而是特朗普此次突然發聲支持了TikTok,並表示,「如果幹掉TikTok,那臉書和Meta(Meta.us)紮克伯格的業務將會翻倍。我不希望在上次選舉中作弊的臉書做得更好。他們才是(美國)人民真正的敵人。」

而TikTok發言人對該法案回應稱,「無論如何試圖掩飾,這項法案都是對TikTok的徹底禁令。」

在此種情況之下,TikTok也迅速採取了自救措施,且搞出了個大新聞。

3月7日(當地時間),TikTok給18歲及以上的美國用戶發了一條彈窗消息,並號召用戶「Call Now(現在就打電話)」,向國會表達自己的意見,讓他們投票。

據悉,有不少用戶按下了下方「Call Now」的紅色按鈕,議員的電話響個不停,以至於有的人直接拔了電話線。

TikTok目前的主要說法是封禁風險涉及到美國民眾的兩大損失:一方面是「言論自由」的民眾權利,另一方面是TikTok創作者的經濟利益將受到影響。

而自救策略則包括了上述號召用戶表達意見,利用輿論來影響一些議員的決策。

結語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事件影響的不僅僅是TikTok一家企業。對於廣大的走向海外的中國企業而言,今天美國可以用「國家安全」的理由威逼TikTok,明日會不會用同樣的理由去逼迫擁有Temu的拼多多(PDD.US),會不會去逼迫擁有《原神》的米哈遊,以及希音等等公司。

面對無理打壓,TikTok有理有據地去鬥爭是值得借鑒的做法。

從目前的進展來看,時值大選,不少人預期上述法案的推進速度或許不會那麽快。後續,TikTok也將上訴。

不過,最後事情究竟會往哪個方向發展仍不可知,值得我們持續關注,並予以支持。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