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低估值寶藏股立即開始

信達證券:綠氫降本路線清晰 電解槽市場空間廣闊

發布 2024-2-19 下午04:20
© Reuters. 信達證券:綠氫降本路線清晰 電解槽市場空間廣闊

智通財經APP獲悉,信達證券發佈研究報告稱,氫能行業尚處於發展初期,綠氫制氫端降本空間較大,未來市場前景廣闊,預計電解槽市場有望迎來快速增長,建議從制氫設備端入手,關注隆基綠能(601012.SH)、華光環能(600475.SH)、華電重工(601226.SH)等公司。

▍信達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發展氫能是實現國家"雙碳"目標、構建新型能源體系的重要措施。

氫能來源廣泛,具有能量密度高、清潔無污染、靈活高效、應用場景廣泛、儲運方式多樣等優點,被稱爲是二十一世紀的“終極能源”。2016年中國加入了《巴黎氣候協定》,2020年宣佈了在2030年前碳達峯、2060年碳中和的“雙碳”目標。作爲全球碳排放的主要貢獻者,中國各行業都面臨着碳減排壓力,而利用清潔能源代替化石能源發電和制氫,是實現國家“雙碳”目標的重要舉措。

2022年,《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明確了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氫能是構建新型能源體系的重要舉措;2023年《氫能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在國家層面上系統構建了氫能制、儲、輸、用全產業鏈標準體系,明確了氫能下一步的發展規劃,進一步推動了氫能產業的全面發展。

氫能產業鏈覆蓋制、儲運加及應用,綠氫製取環節有望最先受益。

1)製取:氫能主要分爲灰氫、藍氫和綠氫,其中綠氫的生產過程中不會有碳排放產生。預計隨着“雙碳”政策的推進以及綠氫製取技術的不斷突破,綠氫能有望成爲未來主要發展方向。綠氫的主要生產方式是電解水制氫,其中鹼性電解水制氫技術發展最爲成熟,PEM電解水制氫技術處於商業化初期,發展前景廣闊。

2)儲運加:氣態、低壓氫能儲運技術爲當前國內發展主流,未來將按照“低壓到高壓”、“氣態到多相態”的技術方向發展。我國加氫站發展已初具規模,然而由於技術不夠成熟、下游市場未形成規模等,目前不具備經濟性。

3)應用:氫能應用目前以傳統石油化工生產爲主,預計未來綠氫將在交通、儲能、工業、建築等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綠氫平價在即,有望逐步具備市場競爭力

1)當前單位制氫成本:煤制氫<天然氣制氫<天然氣+CCUS<煤制氫+CCUS<鹼性電解水制氫。

2)隨着技術改進及規模擴張,電解槽設備成本將不斷下降,預計1000nm< span="">³/h鹼性電解槽設備成本將由當前的800萬元/臺下降至2030年的500萬元/臺,200Nm³/hPEM電解槽設備成本將由當前的580萬元/臺下降至2030年的219萬元/臺。

3)電解水制氫成本受用電成本和運行時間影響較大,預計隨着用電價格的下降和電解槽運行時長的增加,電解水制氫成本將大幅下降。

4)判斷鹼性電解水制氫單位成本有望在2025年左右和藍氫平價,在2030年左右和灰氫平價,若考慮碳稅、政府綠氫補貼的影響,則綠氫平價時間點有望前移,綠氫將逐步具備市場競爭力。

綠氫產量有望超過規劃目標,電解槽未來市場空間廣闊。

2022年我國氫氣產量爲4004萬噸,同比增長21%,2022年全國電解槽出貨量近800MW,較2021年實現翻倍增長。2023年上半年電解設備共計招標已超600MW,其中PEM電解設備佔比較22年提升8個百分點,2023年電解槽全年需求量有望持續實現翻倍。綠氫產量和需求量快速增長,預期到2025年我國綠氫的需求量達到130萬噸,遠超國家氫能規劃中可再生能源制氫年產量10-20萬噸的目標,到2030年綠氫產量將達到770萬噸。

根據測算,若考慮市場中僅有鹼性電解槽的情況,則2025年、2030年電解槽新增市場空間分別約爲60億元、200億元;參考海外情況,若考慮PEM電解槽在國內市場的佔比逐漸提升,至2030年PEM電解水制氫產量增長至綠氫總產量的40%,則2025年、2030年電解槽市場空間分別約爲100億元、300億元。

風險因素:

氫能下游應用進展不及預期風險、氫能相關技術進度不及預期風險、政策波動風險、市場競爭加劇風險。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