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優質數據: 高達 50%折扣優惠 InvestingPro獲取優惠

財報前瞻 | “新晉股王”微軟(MSFT.US)業績即將出爐! AI創收效應萬衆矚目

發布 2024-1-29 上午11:49
財報前瞻 | “新晉股王”微軟(MSFT.US)業績即將出爐! AI創收效應萬衆矚目
US500
-
MSFT
-
AAPL
-
AMZN
-

在剛剛過去的兩週裏,美股基準指數——標普500指數時隔兩年再度創下歷史新高,而且更重要的是創新高之勢仍在延續。然而這新一輪漲勢能否延續下去,將在本週(1月29日-2月2日)美股科技巨頭財報季密集轟炸期間遭遇極高強度的考驗。這些佔據標普500指數高額權重的科技巨頭們在2023年引領美股步入技術性牛市,在2024年初則繼續引領美股漲勢進而帶領標普500指數時隔兩年再創新高。

未來一週,微軟(MSFT.US)、蘋果(AAPL.US)以及亞馬遜(AMZN.US)等美國大型科技公司將陸續公佈財報,這些科技公司的重點業績數據將成爲全球股票市場的關注焦點,科技巨頭們的業績或將影響全球股票投資者風險偏好。如果這些佔據大額權重的大型科技公司財報以及業績展望數據集體超預期,能夠極大提振標普500指數整體EPS以及標普500指數未來的EPS預期數據,進而意味着標普500指數近期可能不斷突破新高,以及可能預示着惠及美股中小盤的“全面牛市”到來可能只是時間問題。

而在這期間,最重磅的財報之一無疑是全球“新晉股王”——市值剛剛擊敗蘋果且突破3萬億美元大關的微軟(MSFT.US)。微軟將於美東時間1月30日美股盤後公佈業績,機構彙編的華爾街分析師預期數據顯示,分析師們普遍預期微軟2024財年第二季度(截至2023年12月)總營收同比增長近16%,達到約610.9億美元,預計主要由包括Azure在內的智能雲業務所驅動,隨着微軟在去年11月推出Microsoft 365 Copilot企業版本,“AI應用端創收效應”或將逐步揭曉答案;分析師們普遍預期微軟Q2 GAAP準則下每股收益(EPS)爲2.77美元,意味着可能同比增長25%。

雲服務營收料持續強勁,AI創收效應有望逐步體現

回顧上個季度,微軟業績可謂全面超預期。2024第一財季實現總營收565億美元,同比增長13%,營收增速實現近一年來首次至兩位數級別的增速。營收最高的是包括Azure、GitHub、服務器產品、企業和雲服務在內的“智能雲業務”,實現營收243億美元,同比增長19%,其中Azure雲服務帶來的營收增速則達到29%,超出26%這一分析師預期數據。

微軟2024財年第一份強勁業績反映出全球企業佈局AI技術的熱潮之下,企業們對於微軟Azure雲服務的強勁需求。生成式人工智能領域的蓬勃發展需要強大的雲計算能力支撐,因此全球企業對微軟雲計算服務的需求變得愈發強勁。近期微軟雲服務營收規模重拾增長曲線,很大程度上表明這家老牌科技巨頭的雲計算相關服務正受益於全球企業佈局人工智能(AI)的熱潮帶來的雲計算相關軟硬件服務需求爆發式增長。

在企業端,微軟去年推出了基於ChatGPT技術的Azure OpenAI 雲服務,相當於Azure雲服務的全新AI強化版本。Azure OpenAI 雲服務是微軟提供的一種服務,它允許用戶通過 REST API 訪問 OpenAI 的強大語言模型,包括 GPT-4、GPT-4 Turbo with Vision、GPT-3.5-Turbo 和 Embeddings 模型系列。這些模型可用於多種任務,包括回答內容生成、摘要、圖像理解、語義搜索和自然語言到代碼的翻譯。用戶可以通過 REST APIs、Python SDK 或 Azure OpenAI Studio 的基於網絡的界面訪問此服務。

Visible Alpha 預期數據顯示,微軟智能雲季度營收在過去三年中大約翻了一番,預計在最近一個季度將達到 253 億美元這一歷史新高。這意味着有望同比增長約 18%。

在ChatGPT引領的全球AI熱潮中,依靠ChatGPT開發商OpenAI的最大股東兼合作伙伴的微軟獲得先發技術優勢,微軟將OpenAI引以爲傲的GPT大模型嵌入旗下Office系列等多個旗艦應用軟件,以及上述Azure雲服務,一舉成爲全球範圍內AI應用端的絕對領軍者。

華爾街分析師們預計,微軟即將公佈七個季度以來的最高總營收,此外,該科技巨頭的人工智能雲服務營收也將繼續飆升。在2024年,微軟更是推出面向個人用戶端嵌入ChatGPT技術的“辦公神器”——Copilot Pro,意味着繼B端客戶之後,微軟C端用戶也可在Word、PowerPoint等應用中使用Copilot Pro提升效率,該新產品定價20美元每月。這也標誌着全球上班族常用的Word、Excel、PowerPoint,還有郵箱軟件Outlook等一系列嵌入ChatGPT技術微軟旗艦產品全面進入AI時代,有望推動其辦公軟件業務步入新的增長臺階。

在企業端,微軟去年11月已正式推出新增ChatGPT技術的Microsoft 365 Copilot企業版本,售價爲每用戶每月30美元。據瞭解,微軟不再限制Copilot for Microsoft 365的規模(原要求爲企業至少需要訂閱300個席位數),這也意味着全球任何大、中、小企業都能夠使用該AI產品並且可以按需要訂閱席位數,但是需要聯繫微軟的銷售服務團隊,才能獲得購買Microsoft 365 Copilot企業版本的途徑。

從2023年11月1日開始,Microsoft 365 Copilot 企業版將向企業客戶全面推出,Copilot 這一AI工具將進入Word、Excel、PowerPoint、Outlook和Teams等協同工具來提高工作效率,比如,Copilot可在Word文檔中總結並更好地組織用戶想法,自動且精準地根據用戶給出的文本生成標題或封面圖像,並直接植入用戶的創作中。Microsoft 365 Copilot企業版還能夠提取用戶的企業數據來幫助撰寫Word文檔、電子郵件、規劃活動等。

因此,Microsoft 365 Copilot企業版本帶來的額外營收將是全球投資者們重點關注項,與此同時,市場困惑已久的“AI應用端創收效應”或將逐漸揭曉答案。微軟首席財務官 Amy Hood 在上一次業績會議上預計,微軟“基於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業務”將是微軟歷史上最快實現100億美元規模的業務。摩根士丹利近期對全球首席信息官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超過三分之二的人計劃在未來一年在公司採用微軟旗下的人工智能工具。

投資者們期待微軟CEO納德拉以及其他高管們在業績會議上釋放更多與AI創收預期有關的信息,若財報數據超預期且與AI創收預期相關的積極信息不斷呈現,微軟股價勢必將迎來新一輪上漲浪潮。

最高看漲至600美元!華爾街看好微軟AI工具貨幣化前景

2023年,微軟是美股市場炙手可熱的科技股中表現最好的股票之一。截至上週五美股交易結束,微軟的股價在過去一年中漲幅高達 63%,2023年全年漲幅則高達58%。

Seeking Alpha彙編的華爾街分析師共識評級以及目標價顯示,華爾街分析師們對微軟的共識評級爲“強力買入”,平均目標價預期則高達425.73美元這一歷史新高,最高達600美元。

華爾街知名投資機構Truist Securities 近期首次對微軟股票給予“買入”評級,並將三年期的目標股價定爲 600 美元。Truist 分析師 Joel Fishbein 在一份客戶報告中表示,微軟旗下雲計算服務和人工智能計劃正在推動營收步入新一輪強勁增長趨勢。

Fishbein表示:“我們預計,在未來十年,微軟將繼續享受人工智能和雲服務業務不斷加強帶來的順風順水。”他表示,微軟的業務驅動增長因素包括Azure雲基礎設施服務和Copilot生成人工智能服務

華爾街大行花旗的分析師們近日重申對“微軟”的買入評級,並將目標價從432美元上調至470美元。該大行認爲,微軟在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領域處於領導地位,並且擁有多個AI貨幣化工具,這將推動微軟營收和利潤超預期增長步伐,預計微軟將繼續上調業績指引。花旗表示,假如7700萬使用Microsoft 365的客戶使用付費版Copilot的比例爲5%,到2025財年將增加9.25億美元營收,15%的採用率則可以增加27億美元營收增量。

來自Wedbush的明星策略師Dan Ives預計,未來三年內,微軟一半以上的用戶都會使用Copilot。“我們認爲,雖然管理層已經談到了AI貨幣化在2024 財年的‘逐步上升’,但根據我們最近的調查,到目前爲止,AI應用的速度比預期要快。”Dan Ives表示。

Dan Ives補充表示,在去年第四季度末進行的機構渠道調查顯示,隨着英偉達、微軟、谷歌、Datadog和Palantir等科技公司都展示了在企業和消費者領域的最新訂閱式AI用例,比如微軟推出面向企業端的付費版Copilot,Datadog 推出了一款名爲Bits AI的基於生成人工智能的產品,AI貨幣化趨勢已經開始對更廣泛的科技行業產生“積極影響”。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