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優質數據: 高達 50%折扣優惠 InvestingPro獲取優惠

中信證券:市值管理將納入考覈 央企價值有望提振

發布 2024-1-25 上午09:12
© Reuters.  中信證券:市值管理將納入考覈 央企價值有望提振
1800
-
0728
-
HSCE
-

智通財經APP獲悉,中信證券發佈研究報告稱,2024年1月國資委相關負責人首次表示將研究把市值管理成效納入對中央企業負責人的考覈中。此前央企經營指標已納入央企考覈績效評價體系,提高央企經營效率與安全自然會間接提高央企價值。從直接手段來看,未來央企或可通過鼓勵回購、提升現金分紅比例、加強股權激勵等方式進一步加強市值優化管理。從政策目標來看,未來央企負責人考覈或將既對市值的相對變化做考覈,同時也將對估值的絕對水平提要求。未來市值管理納入中央企業負責人業績考覈將有助於提高央企對公司市值管理的重視程度,提升上市央企的可投資性。

事項:2024年1月24日,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袁野在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2024年,國資委將聚焦“五個着力”抓好工作。國資國企將統籌安排進度、抓好推進落實,在重點難點任務方面務求取得突破。央企市值管理考覈一直是備受市場關注的話題。根據新華社報道,國務院國資委產權管理局負責人謝小兵在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國務院國資委將研究把市值管理成效納入對中央企業負責人的考覈中,引導中央企業負責人更加重視所控股上市公司市場表現,及時通過應用市場化增持、回購等手段,傳遞信心、穩定預期,加大現金分紅力度,更好地回報投資者。

中信證券觀點如下:

此前央企經營指標已納入央企考覈績效評價體系,提高央企經營效率與安全自然會間接提高央企價值。

近年來國資委不斷加強經營指標引領,探索建立了中央企業經營指標體系,而且一直在動態調整。2019年國資委提出“兩利一率”(淨利潤、利潤總額、資產負債率)。2020年增加營業收入利潤率和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兩個指標,形成“兩利三率”指標體系2021年,增加了全員勞動生產率指標,完善爲“兩利四率”。2022年針對“兩利四率”提出了“兩增一控三提高”。2023年年初,國資委提出最新的“一利五率”考覈指標體系,要求“利潤總額增速高於全國GDP增速;資產負債率總體保持穩定;淨資產收益率、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全員勞動生產率、營業現金比率4個指標,進一步提升新體系兼顧企業經營效率與安全。”

從直接手段來看,未來央企或可通過鼓勵回購、提升現金分紅比例、加強股權激勵等方式進一步加強市值優化管理:

鼓勵回購:一方面,上市公司回購股票的行爲往往意味着公司管理層認爲回購價格低於公司的內在價值,因此上市公司回購股票有利於提振投資者情緒,提升市場風險偏好,起到穩定股價的作用。另一方面,股票回購通過減少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數,有利於提高每股盈利和淨資產收益率水平,這使得投資者對公司盈利預期也會相應提升,股價上漲的動力也將進一步提高。

提升現金分紅比例:長期以來,A股上市公司存在明顯的“重融資輕回報”的問題,提升現金分紅比例有助於資本市場“蓄水池”實現動態收支平衡,提升投資者投資意願,實現估值重構。與A股整體水平相比,國企整體未來提升空間充足。同時,國央企在優勢行業相較於民營企業保有較強的盈利能力和較爲穩定的現金水平,這爲現金分紅比例提升提供了可能。

加強股權激勵:當前國企股權激勵政策尚存突破空間,未來或可加強股權激勵機制以提升效率。目前國企股權激勵政策以第一類限制性股票和員工持股計劃爲主,漸進式激勵措施應當更多關注。期權和具備“漸進式激勵”特徵的第二類限制性股票對於企業來講具備激勵緩衝空間,受激勵者需要分批次滿足激勵協議所提出條件,從而使得激勵效果的達成更爲穩健紮實。目前國企則較少地採取第二類限制性股票和股票增值權激勵這類相對溫和的措施。

從政策目標來看,未來央企負責人考覈或將既對市值的相對變化做考覈,同時也將對估值的絕對水平提要求。

從市值的相對變化來看,未來央企每年的市值總量增長及增長率或將成爲央企負責人考覈的重要指標。從估值的絕對水平來看,市淨率(PB)或是央企市值管理目標的重要工具,因爲PB能較公允的反應市場對於企業經營效率的認可,所以對於PB較低尤其是小於1的企業,央企負責人考覈或對其加強估值方面的考覈。

未來市值管理納入中央企業負責人業績考覈將有助於提高央企對公司市值管理的重視程度,提升上市央企的可投資性。

國資委早在2014年就已經提及“市值管理”,態度上以鼓勵爲主。從後續幾年國資委的表述來看,市值管理主要包括增強股東回報、依託上市公司平臺整合優質資產、強化上市企業資本運作以及加強投資者溝通交流。此次國資委明確表示將研究把市值管理納入央企負責人業績考覈,能夠提升央企上市公司對市值管理的重視程度,有利於提振投資者情緒,增加對上市央企配置,有助於資本市場穩定發展。

風險因素:國企改革進度不及預期風險;相關政策力度、推出時間、推進速度、推行效果不及預期風險。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