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8領先一步,提前解鎖六月AI精選股!年中特惠

國金證券:國貨崛起下半場 尋找未來冠軍品牌

發布 2024-1-18 下午03:07
© Reuters.  國金證券:國貨崛起下半場 尋找未來冠軍品牌
0023
-
SSEC
-
600519
-
601668
-
SZI
-
002153
-
002007
-
000063
-

智通財經APP獲悉,國金證券發佈研究報告稱,隨着競爭加劇、性價比流行,國貨品牌需調整戰略,兼顧產品研發和定價。優秀的本土品牌仍大有可爲,關注行業變局下的超車機會,鎖定“冠軍品牌”。具有過硬產品實力、靈活定價策略、完善渠道佈局和強營銷能力的公司有望勝出。建議關注珀萊雅(603605.SH)、百亞股份(003006.SZ)、瑞爾特(002790.SZ)等。

▍國金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國貨崛起復盤,品牌浪潮迭起。

2010年起中國經濟轉型,消費需求高增,2010-2019年社零CAGR9達13.9%。消費意願強、民族自信高的 “Z世代”成爲消費主力,催生“宅經濟”、“單身經濟”等熱點,本土新消費品牌應運而生。2017年起A股大消費IPO數量明顯提升,“國貨崛起”成爲投資主線,覆盤來看:

1)18-19年,化妝品板塊珀萊雅上市打響第一槍,運動服飾受李寧紐約時裝週催化引發國潮;2)20年主題擴散,“所有消費品都值得重做一遍”,小家電/寵物/潮玩/醫美等先後爆發,21年新疆棉/野性消費事件發酵,國貨行情演繹到極致。

國貨崛起歸因,外部環境催化。

產品力達標是國貨崛起基礎,品牌化轉型是主因。中國消費品企業從跟隨模仿到引領潮流,創造出掃地機/盲盒/新式茶飲等產品,並敏銳抓住需求融入國潮等元素。2014年起迎來三重利好,打開品牌塑造窗口:1)政策引導,央媒輿論造勢;2)消費心理,偏好本土品牌;3)渠道變革,平臺流量加持。

日本經驗回顧,把握風潮變化。

“國貨崛起”並非中國特色,日本1970年代經歷相似過程。以日爲鑑,國貨崛起上半場往往經濟上行,市場需求擴容,本土品牌在內因產品力+外因本土偏好共振下乘風而起;國貨崛起下半場,經濟轉型消費支出受限,市場競爭加劇、性價比風潮流行,但踩準節奏的品牌如大創、無印良品依然有較好表現。

競爭從未止步,格局如何演繹?

中國第一輪國貨崛起接近尾聲,消費升級趨緩、消費者重視性價比,但支撐國貨成功的因素還在,新品牌仍會繼續湧現。國貨下半場,更應重視競爭格局變化,尋找α機會,鎖定能持續擴大市場份額的“冠軍品牌”。競爭優勢是打出來的,建議關注各行業:1)價格競爭;2)產品迭代 兩大趨勢變革。

具體分行業看:

1)化妝品:國貨憑產品力突圍,份額仍有提升空間。護膚市場走向品牌/產品/運營/研發等綜合能力競爭,本土美妝集團珀萊雅全面追趕;彩妝市場國貨化妝師IP品牌在高單價&壁壘較高的底妝類目突圍,如彩棠高光修容盤、毛戈平魚子醬氣墊,未來補足粉底液等產品後份額有望繼續提升;

2)紡織服裝:運動服飾龍頭再迎崛起機遇,受供給端(營銷資源優化)、需求端(消費趨於理性,追求性價比)雙重驅動;

3)輕工製造:①個人護理,國貨運營策略優化,借力新渠道彎道超車,百亞股份推出“益生菌”衛生巾等系列;②智能坐便器,空間廣闊且市場分散,瑞爾特等國貨抓住智能一體機路線迭代和線上渠道曝光機會以性價比產品搶佔市場;③寵物,國產產品&品牌體系形成,推出新工藝(主食凍幹、烘焙糧等)同時突出價格優勢,塑造品牌提升份額;

4)家用電器:徠芬、追覓等國產品牌突破高速吹風機技術,平價替代放量,份額顯著提升。

風險提示:

競爭加劇風險、經濟增長不及預期、品牌聲譽風險。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