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優質數據: 高達 50%折扣優惠 InvestingPro獲取優惠

中信建投:金屬增材製造方興未艾 產業鏈上下游持續突破

發布 2024-1-18 上午08:05
© Reuters.  中信建投:金屬增材製造方興未艾 產業鏈上下游持續突破
AAPL
-
0728
-

智通財經APP獲悉,中信建投發佈研報稱,在蘋果、華爲等頭部廠家的示範效應之下,消費電子鈦合金形成明顯趨勢,未來增材製造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升;作爲傳統金屬3D打印下游應用的航空航天領域也迎來了加深,多次助力火箭成功發射。同時金屬增材製造上游粉末製備與回收技術不斷升級,核心元器件國產化替代有望加速。隨着上下游產業鏈取得持續突破,看好金屬增材製造未來巨大的發展空間。

中信建投主要觀點如下:

當前,金屬增材製造行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期,正在向規模化發展蛻變,產業鏈上下游取得持續突破。

在下游應用方面。2023年作爲手機鈦合金元年,包括蘋果、華爲在內的多家3C廠商在自己的旗艦產品上使用了鈦合金3D打印技術。2024年,隨着蘋果頭顯設備 Vision Pro於2024年1月19日開啓預售,鈦合金3D打印有望在電子消費領域迎來進一步擴展。在航空航天領域,金屬3D打印在火箭方向取得突破,助力“TH-12”和“引力一號”的成功發射。

在上游原材料方面。中體新材和蘇州倍豐已經實現鈦合金3D打印廢棄粉末回收再利用,並且將大量供貨。南通金源智能技術有限公司成功研發1000kg超大容量真空氣霧化制粉設備,實現了高品質3D打印金屬粉末產品的大批量、連續化生產。此外,鉑力特佈局國產振鏡,增材製造設備核心元器件國產化替代加速。

金屬增材製造下游應用領域不斷拓展,3C和航空航天領域應用迎來持續突破

1、鈦合金3D打印技術有望提高在3C領域的滲透率,或將迎來大規模產業化

華爲實現首次3D打印在消費電子領域的規模化應用。2023年7月,華爲榮耀MagicV2摺疊屏手機鉸鏈宣告使用鈦合金3D打印技術製造,在摺疊狀態下厚度僅爲9.9毫米,採用3D打印使其重量減輕了62%,並將鉸鏈部件的數量從92個減少到僅4個,與傳統加工的鋼和鋁部件相比,定製的鈦合金部件的強度也得到了提高。隨着榮耀Magic V2的發售,未來榮耀摺疊屏手機出貨量還有望大幅增加,從而帶動3D打印零部件的需求。

蘋果多產品有望使用鈦合金3D打印。蘋果虛擬頭顯設備Apple Vision Pro將於1月19日在Apple Store零售店和美國Apple Store在線商店開啓預售,Vision Pro的首批備貨40萬左右,2024年的銷量目標是100萬臺,第三年達到1000萬臺。其中框、外殼都大量使用了鈦合金材料。繼2023年9月發佈的Apple Watch Ultra2手錶邊框使用鈦合金3D打印後,蘋果有望未來在 Vision Pro和iPhone15 pro/Pro Max產品生產上使用鈦合金增材製造技術。該行預計蘋果公司未來增材製造市場規模有望超過100億元。

2、金屬3D打印在航空航天領域應用取得進一步加深

2024年1月,天兵科技爲大型液體運載火箭天龍三號配套研製的110噸推力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天火十二“(簡稱TH-12)圓滿完成首飛批次校準熱試車。TH-12火箭發動機在國內首次採用超大尺寸推力室不鏽鋼3D打印製造技術,渦輪盤熱力組件3D打印技術等四十餘項關鍵創新技術。

2024年1月11日,東方空間技術(山東)有限公司自主研製的引力一號(遙一)海瀾之家號運載火箭搭載雲遙一號18星-20星共3顆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飛行試驗任務獲得圓滿成功。鉑力特深度參與了“引力一號”的研製工作,使用LSF技術實現火箭大型結構件的快速打印,降低了零件生產週期和成本,縮短研製週期,大大提升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了製造成本,助力全球最大固體火箭“引力一號”成功發射。

3、上游原材料製備工藝不斷升級,增材製造設備核心元器件國產化替代加速

鈦合金3D打印廢棄粉末回收取得技術突破,進一步降低打印成本。據南極熊報道,2023年12月,中體新材成功開發回收鈦合金廢料的可持續發展綠色技術,將鈦合金廢料轉化爲金屬增材製造原料,目標實現材料的閉環循環使用,爲3D打印市場提供高質量的全回收鈦合金粉;蘇州倍豐也在TC4 回收料的霧化和3D打印中成功回收了TC4粉末,其在粉末特徵、粉末流動性、粉末化學成分和3D 打印樣棒的拉伸性能等關鍵指標中均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達到行業先進水平。相比於其他的金屬粉末,鈦合金粉價格較高。因此將金屬廢料回收再利用的制粉工藝將極大降低金屬3D打印粉末材料的成本,也會對擴寬3D打印應用場景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金屬粉末製備技術突破瓶頸,粉末質量穩定性不斷提升。據南極熊報道,2024年1月10日,南通金源智能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1000kg超大容量真空氣霧化制粉設備JY-V1000近日試生產驗收成功,即將投入使用。該設備突破傳統300kg常規制粉投料容量瓶頸,單爐裝爐量達到1000kg,金屬粉末製備產能、效能得到了全面升級,實現了高品質3D打印金屬粉末產品的大批量、連續化生產,提升了粉末批次穩定性的同時,降低粉末生產成本。

鉑力特大力佈局國產振鏡,未來國產核心元器件需求或將爆發。2023年12月,鉑力特花費2352萬元戰略投資光學掃描振鏡廠商北京正時精控,佔股15%。正時精控核心技術團隊已長期深耕掃描振鏡產品,具有深厚的技術積累,整體技術水平可以滿足公司金屬 3D 打印設備裝機應用需求。鉑力特對上游核心元器件進行戰略投資佈局,將有助於推動國產化替代。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