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中信證券發佈研究報告稱,展望2024年,預計全球人形機器人行業規模2024年將超過10億美元,更多企業將入局,首批應用將在工業場景。該行預計,在技術更新迭代、產品百花齊放、產業鏈協同發力、政策持續催化的共同作用下,機器人行業將繼續處在發展的歷史機遇期中,人形/工業/服務/特種機器人等領域都蘊含着豐富的投資機會,建議圍繞機器人產業十大展望積極佈局。
中信證券觀點如下:
展望一:該行預計全球人形機器人行業規模2024年將超過10億美元,更多企業將入局,首批應用將在工業場景。
該行預計2024年,將有更多企業進入人形機器人賽道,包括傳統機器人企業的業務延伸、科技巨頭和製造業巨頭的跨界、以及新興初創企業的入局。該行預計各家人形機器人企業在產品形態、技術方案、場景選擇、生態模式等方面,將呈現百花齊放的態勢。同時,市場對人形機器人的關注重點將從產品本身,逐步更多轉向應用場景。該行預計2024年人形機器人的應用場景將主要是汽車和3C等工業場景。
展望二:特斯拉機器人定樣並小批量生產,產業鏈降本仍是主線,未來單機成本有望降至20萬元甚至更低。
該行預計2024年特斯拉機器人將完成定樣,第一批量產機器人預計將用在特斯拉工廠中,預計明年其將實現千臺級別的產量。行星滾柱絲槓、減速器、力傳感器等產業鏈各環節的降本需求仍然迫切。該行預計將看到更多國產零部件企業憑藉性價比優勢進入特斯拉機器人供應鏈。
展望三:人形機器人產業鏈關注“新”和“變”。
人形機器人尚處在產業化早期,該行預計2024年產業鏈各環節的技術方案和供應商選擇會有諸多變數,建議關注產業鏈的“新”(例如使用新的傳感器)和“變”(例如關節執行器方案的變化)。關注的領域,主要圍繞零部件/傳感器/材料/設備。關注的時點,主要包括特斯拉機器人更新進展、行業其他重要參與者發佈新產品、學術界提出新技術方案等。
展望四:國內工業/服務/特種機器人總市場規模超過200億美元,“機器人+”趨勢延續。
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和中國電子學會的《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該行預計2024年國內工業/服務/特種機器人總市場將超過200億美元。結構上,該行預計國內服務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的合計佔比將超過50%;預計2024年各類機器人將開拓更多新的應用場景,包括四足機器人在家庭和巡檢等場景的應用、協作機器人在餐飲和零售等場景的應用、特種機器人在覈工業和軍工等場景的應用等。
展望五:該行預計工業機器人國內市場2024年銷量將超過30萬臺,國產份額將提升至50%以上。
結合工業機器人主要下游行業的趨勢(汽車/電子/鋰電/光伏等),該行預計2024年國內工業機器人行業呈現弱復甦態勢。但行業國產替代趨勢明確,該行預計2024年國產企業的份額將提升至50%以上。同時,工業機器人本體的國產替代將帶動零部件的國產替代,上游零部件環節的國產化率也將提升。
展望六:服務機器人頭部企業將出海破局。
該行預計2024年掃地機器人、割草機器人、配送機器人、物流機器人等領域的國產頭部企業,憑藉性能優勢和價格優勢,將加速出海進程。海外市場也將爲出海的企業打開新的成長空間。
展望七:更多傳統機器人企業將擁抱AI大模型。
AI大模型爲機器人提供了更好的任務級交互能力、語音交互能力、圖像識別能力等。該行預計2024年更多機器人企業將發力自身產品和AI大模型的結合。
展望八:機器人賽道融資熱度不減,各細分領域的“第一股”逐步上市,二級市場機器人板塊擴容。
該行預計2024年機器人產業鏈依然會是融資的熱點領域,VC/PE、產業資本、政府產業基金等預計將加碼機器人賽道。在二級市場,該行預計2024年節卡股份(協作機器人第一股)等將推進上市進程。再加上2023年年底上市的優必選(人形機器人第一股),機器人板塊將擴容。
展望九:各家機器人企業在關注規模的同時,將更關注盈利能力。
在已上市的頭部機器人企業中,過去一年受到宏觀環境和自身業務週期的影響,大部分盈利能力都受到壓制。該行預計2024年盈利能力改善將是這些企業的共同趨勢。在一級市場,隨着機器人相關的資本回歸理性、企業上市訴求加強,企業也將更關注盈利能力,而非一味追求規模。對於許多一級市場的頭部機器人企業,2024年將是能否衝刺上市的關鍵年份。
展望十:機器人政策紅利期延續,從中央到地方繼續加碼。
該行預計2024年從中央到地方將繼續出臺支持機器人產業的政策。此外,包括各地的產業聯盟、產業引導基金、優惠政策將是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有力催化劑。
風險因素:下游機器換人需求釋放低於預期的風險;機器人相關技術迭代速度低於預期的風險;機器人降本速度低於預期的風險;人形機器人產業化速度不及預期的風險;企業間競爭加劇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