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市衝高。本站120K+位成員,每一位都知道該如何操作。你也可以。領取40%折扣優惠

【年終盤點】港股新股破發比重下降,「迷你股」也成大肉簽

發布 2023-12-29 下午06:17
【年終盤點】港股新股破發比重下降,「迷你股」也成大肉簽
0388
-
HSCE
-
HSCC
-
HSH35
-
HSTECH
-

年末,港交所(00388.HK)「放閘」,港股IPO市場明顯回暖,單在12月就有14只新股實現上市,創下年内單月上市數量之最。

但放眼整個2023年,港股IPO市場仍顯疲弱。2023年全年,港股新上市公司僅70家,相較於2021年的98家和2022年的90家顯著下滑。

募資額方面,整體港股IPO市場在2023年的募資總額再遭滑鐵盧。根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2023年全年,港股IPO市場募資總額僅有451.4億港元,相較於2022年的1034.5億港元驟降56.4%,同時與2021年的3250.9億港元更是減少86.1%。

2023年IPO市場「抽血」少了,那資金對新股是冷淡還是熱情?

首日破發股佔比下降

新股表現受到整體大盤走勢影響,2023年,受地緣不確定性、美聯儲加息、國内宏觀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等因素衝擊,港股大盤走勢疲弱。截至發稿,恒生指數年内跌幅達14.12%,明顯差於滬指及深成指。

整體來看,港股新股市場頂住了大盤下行的壓力,2023年全年整體表現不算太難看。

根據財華社統計,2023年港股首日破發的新股為24只,佔比進一步下降,為34%。年内,錄得累計跌幅的新股為3只,佔比約為47.1%,相較於2021年和2022年上市新股的表現明顯好轉。

特别是自11月起,港股新股市場表現搶眼,成為全年破發數量佔比下降的推動力。在11月及12月新上市的21只個股中,只有5股上市首日破發,至年底錄得破發的個股也只有5只,反映出港股IPO市場復蘇迹象明顯。

此外,在11月和12月遞交招股書的企業數量(包括重復遞表)也有提速,兩個月共有21家企業遞表。

打新方面,儘管今年市況低迷,缺乏大型科技股上市,但港股新股市場打新熱情有所回暖。根據對同花順iFinD數據整理,2023年全年,港股主板平均超額認購倍數為12.7倍,去年全年則為10.86倍。背後或是由於IPO市場籌資額大幅減少以及大盤低迷原因,部分閑散資金轉向打新。

「迷你」時代,中小企業也成「大肉簽」

2023年港股IPO市場與前兩年最大的區别在於,2023年的IPO市場進入了「迷你」時代,大型企業相當匮乏,這也導致2023年新股市場的走勢更加真實。

根據財華社數據統計,2023年港股新股平均募資總額僅6.64億港元,與2022年的12.93億港元接近腰斬,且募資總額超50億港元的只有珍酒李渡(06979.HK)這一家公司,側面反映出中小型企業佔了2023年港股新股市場的主流。

正是由於IPO市場缺乏大型科技股、熱門新經濟股,導致年内IPO市場的「吸虹效應」不如往年,因此2023年有不少中小型企業令人意外地成為「大肉簽」。

年内,港股IPO市場累計漲幅超過100%的新股有3間,去年全年有2間。其中,跨境數字營銷服務提供商力盟科技(02405.HK)斬獲桂冠,以658.57%的漲幅成為年内新股「肉簽之王」。

以行業視角來看,力盟科技所處的跨境電商賽道是一個數百億規模的藍海市場,未來發展前景廣闊。受益於此,力盟科技2023年上半年業績表現搶眼,營收和淨利潤分别增長40.7%及36.3%。不過,目前力盟科技市盈率(TTM)高達89.673,在港股市場中處於較高水平。

漲幅排行榜第二名的是石墨電極生產商升能集團(02459.HK),年内漲幅達462.5%。與很多股權較為分散的新股相比,升能集團股權較為集中,目前其控股股東、公司執行董事侯皓泷持有公司高達73%股權。近期,升能集團官宣將切入新能源賽道,擬建設石墨負極材料廠房,把握鋰電池市場機遇,該消息進一步刺激了升能集團股價的上漲。

基本面上,升能集團業績並不穩定,過於依賴石墨電極單一產品。2023年上半年,升能集團由盈轉虧,虧損了逾400萬美元。

「貪玩遊戲」運營商中旭未來(09890.HK)今年9月底上市,11月中旬股價旱地拔蔥,目前已累計翻了超2倍。

中旭未來的基本面也並不優異,2023年上半年平均MAU、平均MPU、付費用戶留存率均較2022年同期出現下滑,營收和淨利潤亦均錄得雙位數下降。

跌幅榜方面,2023年港股新股市場跌跌不休的新股亦不在少數,就如網友所言「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在港股新股市場跌幅榜前三名中,有兩家是軟件服務企業,分别是北森控股(09669.HK)和東軟熙康(09686.HK),兩者上市首日均破發,年内累計跌幅分别達82.66%及71.22%。

北森控股和東軟熙康面對的賽道雖然前景廣闊,但它們都有一個痛點:高昂的投入以及規模化欠佳,導致深陷虧損旋渦。造血能力不足,成為它們被資金抛棄的重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在年内累計跌幅超過50%的17只新股中,大部分都是產生虧損或者盈利能力不穩定的企業。藥師幫(09885.HK)、粉筆(02469.HK)、Keep(03650.HK)等企業雖然都是各行業中的龍頭企業,但財務質量均欠佳,導致對資金缺乏吸引力。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