亙喜生物這波“賣身”給港股Biotech打開了一個新思路,即有技術傍身的企業可以尋求MNC收購來緩解資金壓力和商業化壓力,也正因如此引發多家Biotech企業近日股價上漲。例如,阿斯利康收購亙喜生物的消息傳出,推動港股加科思走出六連跌,股價開始反彈。12月28日,加科思(01167)股價最高漲幅達到7.31%;而在美股,康乃德生物在12月26至28日連續3天收漲,盤中最高漲幅達到18%。
實際上,盤點2023年國內Biotech出海成就亦或是被拒、權益退貨等經歷,投資者便不難理解開闢不同的發展出路對於Biotech們的重要性。
借船出海,走出“寒冬”的捷徑
回顧2023年國內醫藥工業發展情況,不難看到,雖然隨着醫保政策整體進入優化階段整體市場“回暖”信號持續增強,但不可否認的是,2023年的醫藥行業寒冬猶在。
在此背景下,通過海外授權BD交易,國內創新藥企能夠快速回籠資金,走出資本寒冬。而正是在2023年,國內多項大分子重磅FDA獲批與數十億美元創新項目授權海外大BD紛紛落地,開啓創新藥出海突破元年。對於國內創新藥企來說,借海外市場的“船”出海,已經是一條走出資本寒冬的捷徑。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在授權合作和BD交易方面,2023年至今,國內共發生了近60筆創新藥license out交易,已披露交易總金額超450億美元,其中首付款累計收穫約50億美元。
僅今年上半年,國內創新藥出海項目便達到17項,披露總金額達143億美元,是上年同期的三倍多。從買方企業來看,百時美施貴寶(BMS)、葛蘭素史克(GSK)、阿斯利康、BioNTech、德國默克、武田等MNC都達成了多筆交易。
其中BioNTech今年與國內創新藥企達成授權合作次數最多,共計7次,包含8款創新藥,披露的首付款共計4.95億美元,披露總金額爲37.25億美元;而BMS則憑藉兩筆交易合計87.5億美元,成爲今年國內創新藥的頭號買家。
而在BD交易項目中,ADC賽道不愧今年一大熱門。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至11月份,ADC等抗體藥物在license out交易中的佔比達到了56.3%,且交易熱點多集中在早期研發管線,其中臨牀前和臨牀一期產品的交易量佔比近一半。
僅今年Q4季度,我國就有超過15個出海授權項目,涉及恆瑞醫藥、復宏漢霖、傳奇生物、百利天恆及翰森製藥等企業。
其中最亮眼的當屬百利天恆與BMS的合作。12月11日,百利天恆宣佈與百時美施貴寶(BMS)達成授權合作,將EGFR/HER3 ADC新藥BL-B01D1的中國外全球權益授權給BMS,該藥也成爲我國首款成功出海的雙抗ADC新藥。而憑藉8億美元首付款及84億美元的潛在交易總額,該項合作則打破了國產創新藥單個項目出海的紀錄。
今年除了ADC這個大熱門外,在其他賽道也在多點開花。
例如最近的12月28日,科望醫藥宣佈與安斯泰來就BiME® (雙抗巨噬細胞銜接器)平臺及候選藥物ES019達成合作開發及授權許可協議,科望將獲得3700萬美元的首付款及超過17億美元的潛在交易總額,由此創下今年國產抗體類出海的最大交易額紀錄。
而在CAR-T領域,今年11月傳奇生物與諾華製藥就傳奇生物的DLL3靶點CAR-T療法達成合作。傳奇生物以此將獲得1億美元的預付款,另有里程碑付款10.1億美元,總交易金額高達11.1億美元。
但“借船出海”並不是唯一選擇
雖然與MNC合作“借船出海”利好頻傳,但“翻船事件”如License-out項目被動“收回”的數量也在不斷增長。以2023年爲例,僅上半年便有7款國產創新藥license-out遭遇退貨/擬轉讓,而全年則達到10款,其中涉及諾誠健華、加科思、科倫博泰及凌科藥業等多家生物技術公司。
今年2月15日,渤健發佈公告終止與諾誠健華在BTK抑制劑奧布替尼項目的相關合作,並向諾誠健華退回該產品全球權利。受此利空消息影響,公告發布當日,諾誠健華A股和港股股價分別下跌18.37%和27.34%。此外,大摩還發布研報將諾誠健華2023-2025年收入預測下調14%至22%,同時下調其目標價。
今年7月,AbbVie終止與加科思的授權合作退回其SHP2抑制劑商業化權益外,此前的5月份,EQRX 公司宣佈終止與2家中國藥企合作,其中包括與翰森製藥和凌科藥業的合作,並放棄除 Lerociclib 之外的所有項目管線,裁員近60%。
前面提到,今年是ADC賽道的大熱之年,所以一旦出現MNC退回權益事件,也會成爲行業熱榜話題。
今年10月默沙東宣佈終止科倫博泰向其授權的開發、製造和商業化一項臨牀前ADC資產的獨家許可,並在退回一款臨牀前在研ADC產品的同時,放棄了另一款臨牀前ADC資產的獨家選擇權。這直接導致了科倫博泰在10月24日覆盤後股價暴跌,盤中跌幅一度達到13.87%,最低62港元的股價也刷新了科倫博泰今年下半年以來的新低。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迄今爲止,儘管累積了超過雙位數的國產創新藥“退貨”事件,但真正被證實因藥物療效、安全性不佳的原因被退回的佔比較小。例如,EQRx與兩家國內創新藥企終止合作,原因在於EQRx被Revolution Medicines通過全股票交易收購,公司原有合作全部終止。
實際上,從全球範圍來看,BD退貨是很正常的事情。據智通財經APP瞭解,去年全球生物醫藥行業有71起退貨事件,其中60起是創新藥項目。但這也從現實角度說明,出海對於Biotech來說並非穩賺不賠,而是一把明晃晃的雙刃劍。
相較之下,亙喜生物被收購,上演一出MNC“牽手”國內Biotech的案例便爲其他同行打開思路。
12月26日,亙喜生物在其官網發佈公告,宣佈與阿斯利康達成交易總金額高達12億美元的收購協議。以亙喜生物12月22日收盤價計算,阿斯利康收購的溢價超過60%。亙喜生物也因此成爲國內首家被跨國藥企全盤收購的國內創新藥企。
這一案例對於不少被“套牢”的Biotech投資方來說是個不小的誘惑。
一方面,MNC在資金實力、產品產業化和商業化的優勢顯現,可以彌補Biotech在這些領域的短板;另一方面,此次阿斯利康對亙喜生物的收購價將讓亙喜生物背後的一級市場投資機構以及二級市場定增機構全都得以獲利退出。這比之前要求企業按部就班研發產品上市或是“借船出海”來說,直接“賣身”的收益明顯大於風險。
從MNC的角度來看,幾乎所有的MNC未來數年都要面臨專利懸崖壓力,新藥試錯成本也將越來越成爲一個沉重負擔,而這或許會讓國內創新藥企的出海走向兩極分化道路。例如,一些頂不住市場壓力的MNC或許會因自身問題更多地終止License out交易,但一些站上風口的MNC爲了推動產品儘快上市搶奪市場,有可能會加快收購有確定性產品的國內創新藥企的步伐。而這些變量也將會豐富國內Biotech未來的出海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