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國金證券發佈研究報告稱,2023 年以來板塊核心邏輯發生重大變化, 由下游燃料電池推廣應用轉移到上游綠氫推動電解槽放量。 新能源設備的大幅降本以及綠色能源的政策性溢價共同推動了綠氫大發展, 市場關注點由 2023 年上半年綠氫作爲新興能源的第一波熱潮, 轉向開始關注行業端的綠氫項目落地節奏以及企業端的相應訂單獲取及兌現節奏,下游多個綠氫應用領域的鋪開也將同步帶動綠氫需求高漲,在綠氫項目儲備充足的情況下,未來 1-3 年項目落地將持續高增長, 該行認爲2024 年仍將延續氫能自上而下帶動的板塊行情。
國金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上游綠氫項目進入爆發期,風光電消納與配套設備降本推動需求啓動。
2023 年國內綠氫項目電解槽招標量接近2GW, 同比翻倍, 符合樂觀預期, 在風光儲氫設備的降本以及政策不斷加碼驅動下,綠氫大發展啓動,從需求端看, 在綠氫全面滲透下,潛在的消納空間高達億噸, 遠期看行業發展天花板高。 2023 年內, 大量綠氫項目開始申報立項, 國內立項的項目綠氫產能已超 450 萬噸, 當前落地項目僅 5 萬多噸產能, 此外海外需求也開始起量, 中東立項綠氫產能近 3000 萬噸, 未來需求將同時受益於國內外拉動。 考慮到 2025 年國家 10-20 萬噸、各地合計 100 萬噸綠氫產能規劃, 明年綠氫項目將迎開工潮, 帶動制氫設備需求高增, 該行樂觀預計 2024 年國內電解槽招標量爲 4GW,同比翻倍。
綠氫應用限制逐步放開,光儲氫平價推動產業發展加速。
政策保障和經濟性是綠氫大規模推廣應用的兩大核心,政策保障是前提、經濟性是關鍵。 今年以來從政策角度看,各地氫氣的政策管理條例開始逐步鬆綁,綠氫應用限制陸續開放。 從經濟性角度看, 關鍵是用電成本, 現階段採用外供電力的綠氫成本(電價≤0.2 元/kWh) 可與灰氫平價,對於綠氫的全面平價, 光儲氫一體化項目是關鍵。 2023 年以來,光伏組件和儲能的降本進程加速, 據該行的測算,假設項目 70%電量上網,剩餘 30%電量用於制氫,棄電率 20%,在光伏組件 1 元/W、單位投資 3.1 元/W,儲能電芯 0.5 元/Wh、單位投資 1.06 元/Wh, 電解槽 1.2 元/W、單位投資 1.35 元/W 時,對應的制氫成本在 6.48 元/kg,項目 IRR 達到5.7%, 綠氫成本有望與灰氫持平。 未來隨着光儲氫設備的技術迭代及規模化效應等帶來的進一步降本,項目將實現經濟性, 綠氫大規模應用場景有望進入經濟性推動階段。 展望後續兩年,隨着歐盟碳關稅落地倒逼國內涉氫應用產業成本抬高,綠氫應用將進入大規模放量階段。
重點看好制氫相關設備,儲運裝備與燃料電池環節受放量帶動。
上游端受綠氫項目高增帶動, 並具備政策保障和經濟性前提, 2024 年綠氫項目批量開工,將直接帶動制氫設備需求起量,電解槽作爲核心設備率先受益, 當前待招標電解槽量級已達到 GW 級別,明年預計招標量同比翻倍,此外綠色甲醇船以及國外綠氫項目等將進一步帶動綠氫需求高增, 電解槽出貨超預期與出海重演“早期光伏”可能性並存。 中游端,隨廉價氫氣供應增加,儲運環節將成爲制約下游應用的重要成本項,隨氫能產業標準體系出臺、氫能高速示範建設等相關措施落地,將帶動相關裝備放量; 下游端, 燃料電池汽車明年推廣將提速, 2025 年國家/各地加總規劃達 5 萬/11.8 萬輛,燃料電池核心零部件將受到帶動。
風險提示:降本速度不及預期、技術研發進度不及預期、下游氫能推廣滯後、政策和項目落地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