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優質數據: 高達 50%折扣優惠 InvestingPro獲取優惠

南向資金持續買入,兗礦能源(01171)的“黑金行情”回來了?

發布 2023-12-15 下午08:17
© Reuters.  南向資金持續買入,兗礦能源(01171)的“黑金行情”回來了?
0386
-
0836
-
1088
-

2023年以來,受宏觀經濟“弱復甦”、煤炭供給寬鬆、各環節庫存高企等影響,市場煤價格下行較爲明顯。數據顯示,山東地區5000大卡動力煤到廠價格已由今年年初的近1200元(人民幣,下同)/噸下降至今年12月中旬的830元左右/噸,降幅超30%。

隨着煤炭價格的回落,今年以來多家煤企的業績都持續承壓,多家業內頭部企業業績紛紛下滑。而在港股上市的一衆煤企中又以兗礦能源(01171)淨利跌幅最大。智通財經APP注意到,今年首三季度,相較於同期中國神華(01088) 16%及中煤能源(01898) 14%的同比下滑,兗礦能源淨利同比暴跌46.8%,可謂讓市場大跌眼鏡。

不過今年四季度以來,有機構指出隨着逐步入冬,天氣越發寒冷,在供給偏緊背景下煤價支撐較強。此外,部分機構還強調2024年煤炭價格中樞有望上移,春節後或啓動漲價。智通財經APP注意到,南向資金已連續5日增持兗礦能源,累計淨增持820.8萬股,累計淨買入金額達1.15億港元。

那麼隨着行業預期向好,兗礦能源的“黑金行情”能否迴歸呢?

煤價下行,公司業績不及預期

作爲中國華東地區最大煤炭生產商,兗礦能源是一家以煤炭、煤化工爲基礎的國際性綜合能源公司,主營業務包括煤炭業務、煤化工業務及電力業務。

從近幾年的業績表現來看,公司營收、利潤持續向好發展。2020年、2021年、2022年公司營收分別爲691.23億元、1086.16億元及1546.02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49.55%;淨利則分別爲55.57億元、188.19億元及390.86億元,年複合增長率更是高達165.21%。

而今年以來,營收淨利雙升的態勢卻出現了反轉。據智通財經APP瞭解,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約 1350.38 億元,同比減少20.1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 155.25 億元,同比減少 46.8%。對此公司解釋稱,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在於煤炭及化工等主要產品價格同比下降。

智通財經APP注意到,今年首三季度,公司完成商品煤產量 9729.6 萬噸,同比下降 2.51%。細分來看,公司的產量下滑主要發生在一季度,二季度公司產量基本恢復正常,今年第三季度公司產量爲3345 萬噸,同比雖下滑1.47%,但環比實現了25.28%的增長。

此外,公司商品煤銷量 9916.7 萬噸,同比下降 2.01%;商品煤綜合售價 841.06 元/噸,同比大降 22.32%;綜合銷售成本444.75 元/噸,同比增長 2.16%,這導致公司煤炭業務毛利率同比下降 12.67 個百分點達47.12%。

據山西證券分析指出,今年以來國內外煤價先抑後揚,今年首九個月秦港動力末煤、紐卡斯爾港動力煤及澳洲峯景礦硬焦煤均價分別同比下滑19.7%、46.87%和23.23%。這導致公司煤炭售價同步回落,同時銷量的下滑導致公司噸煤成本上漲,進而使得公司煤炭板塊毛利率有所降低。

多元佈局,鞏固核心競爭力

雖然業績表現波動,作爲中國華東地區最大煤炭生產商,兗礦能源仍在持續鞏固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12月8日,公司公告以37.17億元競得內蒙古自治區霍林河礦區一號井田煤炭資源詳查探礦權。

根據公告,霍林河礦區一號井田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通遼市霍林郭勒市,該探礦權的勘查區塊面積爲33.54 平方公里,國家發改委對於該井田的規劃建設規模爲600 萬噸/年。

而根據內蒙古自治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公開披露的資源覈實情況,截至2018 年10 月31 日,該區域總資源儲量爲104096 萬噸;從煤質煤類角度看,該區域內煤爲低灰~中灰煤,中~中高熱發熱量煤,爲長焰煤和褐煤,可作爲火力發電和各種工業鍋爐及民用煤。按煤種劃分資源量,長焰煤總資源量爲79515 萬噸,褐煤24581 萬噸。

中金指出,該探礦權的獲得將進一步增加公司煤炭資源儲量,提升公司中長期資源接續和保障能力,鞏固公司核心競爭力。

除此之外,公司還通過收購進一步佈局煤化工業務,在提升公司整體資源能力的同時,推動公司業務轉型的發展。

智通財經APP注意到,公司收購魯西礦業和新疆能化51%股權已通過公司股東大會審批,公司資源儲備、可持續發展能力持續提升。

天風證券指出,新疆能化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合計資源量230.15億噸,可採儲量152.66億噸。而新疆能化的準東五彩灣煤制烯烴項目是未來發展的重點。新疆煤化工的發展受益於當地煤炭資源,同時新疆煤炭品質優良、開採成本低。而根據新疆山能化工公司環評披露的數據,基準年原料煤用量 390.21 萬噸/ 年,摺合烯烴單耗 4.88 噸煤炭/噸烯烴,明顯低於煤制烯烴幾家代表企業 5.3 噸的平均單耗水平。

寒流來襲,煤價前景受到看好

在業務佈局不斷深化的同時,隨着冬季取暖負荷提高以及電廠日耗增加,煤價也逐漸拉開漲價序幕。截止12月8日當週,國內秦港Q5500動力煤報價933元/噸,環比微漲0.32%;紐卡斯爾NEWC(Q6000)動力煤現貨價環比上漲6.78%。

在供給端,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1月,我國生產原煤4.1億噸,同比增長4.6%。今年1-11月份,生產原煤42.4億噸,同比增長2.9%,全國煤炭月度產量2023下半年較上半年明顯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受北方大雪天氣影響,山西煤炭主產區拉運全部受阻,本輪降雪對運輸影響可能會持續2-4天,部分崎嶇路段則影響時間會更長。此外,近期呂梁事故頻發,安全監察力度將進一步加緊,焦煤供給或將進一步偏緊。

德邦證券指出,2023下半年國內生產明顯降速,一方面原因在於煤價下跌抑制生產積極性,主要體現在7-8月;另一方面原因在於安全形勢加劇(9月以後),政策思路向保供和安全生產兼具轉變。

而在需求端,今冬最強寒潮主體正在南下,從12月16日開始,北方大部將開啓持續一週左右的今冬至冷時刻,南方也將告別氣溫衝高,在短短一兩天裏,遭遇斷崖式降溫。在這一背景下,取暖用電增加,電廠煤耗存在進一步增加的可能。

中信證券指出,目前動力煤處於迎峯度冬旺季,化工、冶金等非電力行業用煤短期也有冬儲補庫需求,對煤價形成支撐。同時,短期安監工作的進一步強化對邊際供給也會產生影響,有利於煤價預期的抬升。其預計,年內港口5500大卡動力煤價或從目前的950元/噸,反彈至1000元/噸;產地優質主焦煤價格或仍有100元/噸以上的漲幅空間。Q4港口動力煤均價或達到970元/噸(環比上漲12%),產地主焦煤均價或回升到2350~2400元/噸(環比上漲20%)。

首創證券認爲,在需求方面,新一輪冷空氣本週來襲,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將走低,居民用電、供暖需求增加,動力煤需求有望繼續增加。在庫存方面,隨着氣溫下降、下游需求增加,帶動拉運增加,本週港口庫存有所減少,但當前北方港口煤庫存相較於歷史同期仍處在較高水平,煤價也處於高位,庫存的繼續消化有望對當前的煤價形成重要支撐。

不過,中金卻表示,單純從煤炭供給與終端需求的平衡來看,2023年供應增速慢於需求,但電廠的庫存處於高位,長協供給有保障,補庫的動力較弱,煤價支撐因而大幅減弱。

智通財經APP還注意到,針對2024年的煤炭板塊走勢,也有多家機構直言看好。

民生證券稱,展望2024年,預計煤價中樞有望較2023年上移。同時,動力煤現貨市場呈現出“市場規模小+價格波動大+依賴水泥需求”的特點,預計2024年現貨價將在水泥淡/旺季迎來價格拐點。焦煤供給同樣剛性,但價格對需求的反應彈性高於動力煤。當前動力煤與焦煤價格震盪走勢預計持續,但在春節後的旺季均有望迎漲價窗口期。2022年板塊上漲由業績驅動,2023年則由估值驅動,2024年板塊有望迎戴維斯雙擊,板塊或具備整體性投資機會。

德邦證券指出,隨着7月24日政治局會議召開、9月6日兩辦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礦山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煤炭行業基本面和預期發生重大變化,其預計2023年三季度是全年業績低點,2024年行業盈利仍將同比增長、前低後高。同時,在中國特色估值體系持續推動下,煤炭企業經營有望持續優化。

整體來看,煤炭價格在經歷了近一年的波動下行後,“寒流”的到來反而給煤炭股帶來了“絲絲暖意”。而具體到兗礦能源,在公司業績持續下行的背景下,公司持續加強內生外延的佈局加強核心競爭力。同時,公司積極佈局煤化工市場,爲公司未來業績增長創造“第二增長”曲線,也將爲公司提供盈利彈性。預計未來隨着煤炭價格的拐點到來,多元佈局的兗礦能源盈利有望重回上升軌道。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