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市衝高。本站120K+位成員,每一位都知道該如何操作。你也可以。領取40%折扣優惠

靠“電池盒”難翻身,敏實集團(00425)三年市值縮水六成

發布 2023-12-11 下午06:48
靠“電池盒”難翻身,敏實集團(00425)三年市值縮水六成
0388
-

搭上一體化壓鑄的列車,敏實集團(00425)市值卻連跌五個月,三年縮水65%,高增長的“電池盒”也無法扭轉趨勢。

智通財經APP瞭解到,敏實集團主要從事汽車零部件業務,包括提供鋁件、塑件以及電池盒產品,其中電池盒爲近兩年大力開發的業務,發展較爲迅猛,業績保持雙位數的複合增長。不過該公司市值卻發生背離,從2021年開始持續下行,至目前累計跌幅超60%,已跌破淨值,PE(TTM)跌至9倍。

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手裏有超過40多億元的現金,卻沒有實施回購計劃穩定股價,部分重要股東坐不住了開始減持,比如1月份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 Inc減持了1208.80萬港元。大股東比較沉得住氣,執行董事兼主席魏清蓮看好公司發展,8月份進行了增持,持股份額38.74%。

那麼,敏實集團基本面是否發生改變,目前經營狀況如何,市值爲何出現背離,以及何時才能出現趨勢拐點?

基本面紮實,業績穩健增長

敏實集團是全球領先的汽車車身結構件、飾條和裝飾件供應商,業務覆蓋20多個國家,海內外業績增長均較爲強勁,過去五年均保持複合雙位數增長。目前業務歸類包括金屬及飾條、鋁件、塑件、電池盒及其他五大業務,根據最新財報,2023年上半年收入份額分別爲24.88%、20.6%、24.63%、17.85%及12.04%。

該公司多項業務收入份額較爲均衡,不過增長表現差異較大,金屬及飾條、鋁件及塑件增速較爲平緩,作爲核心業務合計貢獻了超過70%收入。而電池盒於2016年開始佈局,2022年業績開始放量,收入暴增658%,2023年上半年繼續大增262%,預計全年繼續保持翻倍趨勢,作爲核心驅動整體收入大幅增長。

電池盒業績能夠快速釋放,得益於該公司全球的渠道覆蓋,2019-2022年海外市場收入年複合增長率達11.7%,海外業務承擔的訂單已經超過國內業務。電池盒海外客戶包括大衆、寶馬、戴姆勒等、SVOLT及雷諾-日產等車企,國內包括理想及小鵬等造車新勢力,隨着業務放量,其新能源業務訂單佔比約80%。

此外,敏實集團盈利保持韌性,各項業務均實現正盈利水平,其中電池盒業務高增長並未以犧牲利潤爲代價,在2023年上半年,業務利潤3.22億元,同比增長達260%,跟收入增速基本同步。期間,該公司金屬及飾條、鋁件、塑件、電池盒及其他五大業務利潤率分別爲26.35%、35.91%、22.07%、17.87%及18.42%。

強勁的業務盈利能力,驅動該公司整體盈利穩定提升,從毛利率看,過去幾年在29-30%左右,高於同業和行業平均水平(約高6%),費用率趨勢性下降,但研發投入有所增加,2023年上半年毛利率及整體業務利潤率均爲26.3%,淨利率爲9.2%,年化ROE爲9.9%。該公司每年都派息,派息率維持在40%,按現市值計股息率爲3.7%。

受益一體化壓鑄,電池盒是“拐點”關鍵

敏實集團最大看點在於電池盒業務,這也是其估值能否出現拐點的關鍵。實際上,該公司鋁件及電池盒業務有非常高的協同效應,鋁已成爲新能源汽車電池盒製造的主流材料,而輕量化及降本趨勢下,一體化壓鑄也帶動電池盒的高速發展,以小鵬G6電池托盤的應用場景爲始,各大新能源車企紛紛跟進,行業將迎來爆發期。

新能源車行業高速發展,各大機構預計到2030年全球新能源車滲透率將達到50%,研究機構EVTank預計爲全球銷量將達到4780萬輛,根據研究機構報告,電池盒單車價值量可在3000-4000元,到203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434-1912億元。該公司在電池盒上擁有先發優勢,率先佈局搶客戶,擁有一定的市場份額。

該公司電池盒產品包括EV電池盒、HEV電池盒及48V電池盒,可滿足純電、插混以及傳統油車等電池需求。其憑藉在鋁件上的多年經驗,已成功研發出具有 250Mpa、280Mpa 和 320Mpa的高屈服和超高屈服強度的碰撞鋁合金,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可滿足各類客戶對電池盒的不同要求。

從市場競爭情況看,全球具備實力的鋁電池盒供應商數量並不多,國內以敏實集團及華域汽車旗下的上海賽科利、和勝股份、祥鑫科技和凌雲股份等爲主,海外以本特勒、海斯坦普、肯聯鋁業、日立金屬和麥格納旗下的卡斯馬等爲主。 從營業額看,敏實集團處於行業頭部,市場份額領先。

敏實集團的電池盒工廠分佈於5個國家,海內外擁有超過17間電池盒生產基地,夠迅速滿足海內外客戶產量的需求,同時在行業發展浪潮下,也能迅速做出反映,實現產能即銷量的業績釋放。目前該公司電池盒業務收入份額已提升至18%,2023年有望達到20%,驅動新能源業務收入貢獻提升至40%。

估值底部夯實,待提升持股信心

敏實集團基本面紮實,財務也很健康,截止2023年6月,資產負債率爲49%,流動比率及現金/短期銀行貸款分別爲1.18倍及0.56倍,賬上現金達41.2億元,現金流非常充裕。市值和基本面背離,更多的是市場行爲,情緒殺跌下,不斷夯實底部,目前估值破淨,長線投資者或已左側佈局。

各大投行還是非常看好該公司的,比如瑞信研報看好公司電池盒業務,維持全年電池外殼業務收入35-40億元,毛利率20%至23%指引目標,同時將目標價由29港元上調至30港元;摩根大通研報,對該公司保留積極看法,並將其今明年盈利預測分別上調8%及3%,目標價由25港元上調至27港元。

擁有一張好牌,但敏實集團並不太擅長市值管理,手裏這麼多現金沒有用到實處,對於投資者而言,看到公司表率的直接方式,包括股東增持以及回購,其中回購是持續性的,在過去幾年,不少優質標的估值大幅回落,但回購政策下也實現了比較理想的迴歸。恢復投資者持股信心,靠業績信號還是不夠的。

綜合看來,敏實集團已形成了四大產品線,即塑件產品線、金屬及飾條產品線、鋁件產品線和電池盒產品線,共同驅動業績成長,電池盒產品線前景清晰,高增長趨勢將成爲扭轉其業績及估值背離的關鍵。該公司市值三年縮水了近七成,而今估值破淨底部已現,強勁基本面支撐拐點來臨。

不過目前市場觀望情緒較濃,右側機會主義謹慎,期待該公司更多的資本維穩政策出臺,提升短長期投資者持股信心。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