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自8至11月恆指見四個月連跌後,跌勢仍未喘定,12月開局便創今年新低收市,當月首三個交易日均見跌,截至12月5日收報16,327點,年初以來累跌逾3,400點,跌幅接近17.50%,暫見自2020年起連跌四年錄得跌市,並且今年暫為跌幅最大。港股跌勢已近四載,無數在港上市股份在期內捱沽,顯然股價走弱與基本面關係不大,長期欠佳投資氣氛令基本面優良的股份也難有起色,所以不少上市公司透過派發股息及回購股份,希望能給予股東回饋;但面對股價顯著下跌,這等回饋能為股東帶來多少補償誠然屬杯水車薪。
私有化對股份價值釋放成效斐然
因此,部分上市公司為使股東得到更大回饋,會於派息及回購以外另覓新徑,而於短時間內能令股份價值顯著釋放,莫過於「私有化」,海通國際 (0665.HK) 正是如此。海通國際於今年9月27日開市前宣佈停牌,於9月26日收報0.710港元,較去年底收報0.861港元 (經股息除淨調整) 累跌逾一成七。集團於10月6日 (星期五) 晚上宣佈私有化方案,並於10月9日復牌,大幅高開於1.420港元,升幅達一倍,亦令今年股價由跌轉升,較去年底收報0.861港元累升逾六成四。藉著私有化消息,股價重上相隔逾一年半高水平。
此舉符合所有股東長期一致利益
從股價表現,證明市場青睐此利好消息,皆因成功私有化將使得海通國際進一步落實總部戰略,更加注重主業的發展,符合所有股東的長期一致利益。集團一直強調「一個海通」戰略,以加強集團化管理為目的,長遠來看,將讓「一個海通」理念進一步夯實,更是利好公司長遠發展。私有化還可節省維持上市地位所需費用,相對上市時股票流動性有限、估值與股價低迷等缺點,均得以解決。另於今次私有化作價,反映管理層對股東利益的高度重視。
小股東於今次表決有著重要角色
每股為1.520港元,較停牌前收報0.710港元大幅高逾1.14倍。高溢價私有化為投資者提供在市場交易以外的另一種溢價退出的機會,為市場注入了更多的信心,消息出來後甚至帶動了港股市場中資券商股集體上漲,包括海通國際和低估值的國企股,成交量都有所上漲。現在都在提倡上市公司加強回購、大股東增持等方式提振市場信心,而從股價表現,不難看出私有化的成效更為明顯。
依據此前公告,反對的小股東按股權計須少於10%,私有化方能成事。筆者亦有留意集團股權分佈,公眾股東對於能否藉私有化釋放集團價值,明顯舉足輕重。私有化產生的價值釋放,對早已進場的小股東受益更大,足見在即將召開的股東大會上表態支持私有化,屬明智之舉。
作者:聶振邦 (聶Sir)
相關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