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優質數據: 高達 50%折扣優惠 InvestingPro獲取優惠

超跌造就黃金坑,基本面穩健,新鴻基公司(00086)迎來佈局良機

發布 2023-11-27 上午10:45
© Reuters.  超跌造就黃金坑,基本面穩健,新鴻基公司(00086)迎來佈局良機
0017
-

在二級市場上,優秀的標的往往並不稀缺,真正稀缺的常常是能讓投資者以合理甚至低估的價格買入優秀標的的機會。

近段時間,在大市和情緒的雙重干擾下,香港金融股面臨持續性拋壓,相關標的股價下行明顯。以新鴻基公司(00086)爲例,儘管公司基本面穩健而具備十足韌性,其股價卻在11月22日大幅下跌8%,且自2023下半年以來已非理性下跌逾兩成。

不過,正所謂“機會往往是跌出來的”,就新鴻基公司而言,短期利空已經充分反映在股價中,眼下港股大市反轉在即,加上公司穩健且具備較高的增長預期,總體新鴻基公司的吸引力無疑正在大幅提升。因此,在11月23日收盤,該公司盤中一度漲超10%,後有所回落至漲幅4.61%,足見市場信心。

而站在當下時點,投資者最爲關注的是,後續公司能否重回增長“快車道”上?接下來,不妨和智通財經APP一起,探索這個問題的答案。

多元業務助抗週期能力提升 行穩致遠牢築發展護城河

2023年以來,全球宏觀和投資環境充滿挑戰,作爲亞洲領先的另類投資平臺,新鴻基公司始終以多元穩健的業務組合和強勁的資產負債表應對波動,同時也積極發掘在大環境逆風的情況下的有利業務機會,爲投資者帶來持續穩健的回報。

結合2023年中期財報來看,憑藉多元化的收入組成,新鴻基公司依然表現出良好企穩的業務發展態勢,在上年同期高基數和今年上半年經濟環境承壓的共同作用下,2023上半年營收保持穩定實現20.15億元,除稅前溢利爲3650萬元,同比扭虧爲盈,並派發中期股息每股12港仙,充分顯示公司穩中向好的發展趨勢以及對回報股東的重視。

從業務結構上來看,該集團並不缺乏增長看點:今年以來,新鴻基公司持續貫徹三條增長曲線的發展路徑原則,打好“融資業務+投資管理業務+基金管理業務”組合拳,正在夯實長期可持續增長多元動能。

在此其中,“現金牛”融資業務構築穩增長基本盤、投資管理業務尋求超額長期投資回報、基金管理業務拓闊收入來源,三項業務並駕齊驅,共同爲公司後續成長保駕護航。

具體而言,防守性、強現金牛融資業務爲新鴻基公司築牢安全防線。目前公司融資業務主要包括以亞洲聯合財務爲主體的消費金融業務、以新鴻基信貸爲主體的按揭貸款業務以及私募融資業務。集團2023年上半年來自融資業務的利息收益爲17.68億元,佔總收益比例的87.7%。

當前,消費金融業務發展穩定,是融資業務的核心,貢獻長期穩定的現金流,且與資本市場波動無甚關聯,而消費金融的發展決定着該公司融資業務的規模。得益於亞洲聯合財務的穩定表現,新鴻基公司的消費金融業務已經具備龐大且穩固的基本盤。

憑藉完善的分行網絡及成熟的網上及手機平臺,亞洲聯合財務主要在香港及中國內地爲個人及企業提供無抵押貸款。2023年上半年,亞洲聯合財務繼續領跑香港消費金融市場,就未償還貸款結餘而言,於所有非銀行放債人中連續6年位列首位,且在包括銀行在內的所有放債人中排名前五。日前,亞洲聯合財務更是推陳出新,在香港市場正式推出sim信用卡業務, 旨在進入新的細分市場,進一步拉動貸款規模增長,繼續夯實其市場領導地位。

在現金牛融資業務穩健運行的同時,新鴻基公司的基金管理業務亦穩紮穩打,不斷推進集團向領先的另類投資平臺轉型之舉。截止2023年6月底,資產管理中的外部資本已增加至5億美元,可見基金管理這一新業務已經逐漸打開市場,受到客戶的認可。

具體來看,新鴻基公司的基金管理業務可分爲三條業務線,即基金合作伙伴關係、SHKCP基金及投資解決方案,以及家族辦公室解決方案。今年9月份,其基金合作伙伴關係之一ActusRayPartners繼其歐洲基金取得成功後,又推出亞洲基金,同樣採取市場中性股票長/短倉阿爾法投資策略,該基金亦由新鴻基公司注資。期內,基金管理業務總收益爲2970萬元,同比增長125%;貢獻除稅前溢利1630萬元,同比扭虧爲盈。由此看來,該業務進一步拓闊公司收入來源,爲其帶來互補的非對稱收益。

與此同時,投資管理業務作爲新鴻基公司近幾年盈利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由另類投資(資產佔比71.3%)、公開市場(資產佔比14.5%)及房地產(資產佔比14.2%)組成。可見,另類投資爲該業務板塊的核心,即包括私募股權(外部基金和直投/跟投項目)及對沖基金。儘管該業務分部短期內受到市場擾動錄得虧損,卻也在當前經濟環境不確定性中,以“穩”字當頭,主動採取降低風險敞口的戰略,爲後續增長蓄力。

就上述展業情況而言,2023年,新鴻基公司的收入來源趨於多元化,資金使用效率得到充分的提升,實現了多項業務指標的增長,增強了公司抵禦外部環境變化的能力。特別是,公司的淨負債率從2022年底的43.7%下降650個基點至今年上半年的37.2%,在利率持續高企的環境下,降槓桿充分體現出管理層積極的避險意識以及公司資產負債表的強韌。從長期發展的角度來看,公司各業務板塊的均衡發展,亦給公司未來業績和股價提振提供了有力的上行支撐。

不僅如此,由公司數十年的發展路徑觀測到,新鴻基公司的業務規模正隨着其在全球投資市場的深耕不斷壯大,公司重視業務多元化和相互賦能協同,多元化的業務帶來的增長讓未來公司的收入和盈利可預測性大大增強,現在可能是佈局中長期的理想配置資產。

低利率環境迴歸高股息資產 新鴻基來到黃金配置區間

受國際政治經濟波動異常,及中國經濟增速復甦緩慢等因素的影響,今年以來港股市場一路震盪下行,交投清淡,在下半年更是持續低迷。

而近期中美關係的回暖和美聯儲緊縮政策見頂帶來流動性改善,有機會帶來市場活躍度修復。一方面,在中國經濟基本面支持下,估值中樞持續下移並接近底部,現階段的港股市場已具低估值水平優勢,並有機會進入修復式反彈。

另一方面,時近年末,金融機構爲求在年底前改善投資組合表現,捕捉穩定的投資機遇,會售出本來盈利的股票,追入一些大盤股以推高指數。根據統計,過去6年的12月,恆指4升2跌,平均表現是上漲2.4%。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讓投資重回價值之路。過去各行業的大貝塔行情基本結束,現在或者未來都將是價值投資迴歸之路。正所謂上行週期看貝塔,下行週期看阿爾法,當下的重點是降低預期回報率,尋找內在價值低估與結構性投資機會。

國泰君安證券觀點顯示,中長期看好具備高股息的紅利資產,正成爲港股“新核心資產”。該行續指,近期高股息資產相對跑輸,主要是風格切換所導致,回顧歷史高股息策略鬆動的信號是中債利率上/美債利率下,即國內經濟增長預期上修和海外流動性寬鬆,與近期海內外的宏觀環境變化相符。從中長期來看,該行仍建議逢低增加紅利資產。

中信證券亦在2024年投資展望中提及,目前投資者情緒已出現修復跡象,政策持續出臺推動我國經濟復甦,預計中美庫存週期共振向上推動港股基本面修復。在行業配置上,建議投資者2024上半年關注穩定性強的高股息策略;及行業景氣度轉好、業績確定性較強的消費電子和汽車產業鏈。

綜合上述因素,從市場角度來看,現階段無疑是佈局新鴻基公司最好的時刻,原因有三:

首先,2023上半年,公司經營依然穩健,現金流非常健康,又因其股價的走低,新鴻基公司的股息率攀升至11.46%,安全邊際極爲充足,在整個港股市場已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標的。

同時考慮到公司上半年所遭遇的美聯儲加息、全球經濟承壓等問題迎來邊際性改善,疊加公司基金管理業務穩步推進,向上驅動力十分充分。在利率下行、市場波動的階段,其可作爲高股息公司以穩定回報、防禦屬性的優勢爲投資者有效對沖風險,當前已經進入極具配置價值的黃金區間。

其次,投資的回報率除了EPS、股息率與估值溢價這個維度外,還可按照內在價值與成長價值來區分。截至2023年上半年,新鴻基公司的淨債務從2022年底的98億港元降至81億,同時該公司的現金儲備從2022年底的58.8億元增長至66.8億元。目前,該公司所持現金遠超其市值,意味着其股價遠低於內在價值,也爲其後續成長留足了空間。

最後,自今年以來,新鴻基公司的大股東及公司高管的積極增持,及公司的密集回購策略顯然釋放了利好信號,尤其是值此市況震盪加劇的背景下,重要股東的連續增持和股份回購起到了示範及提振外部投資者信心的效用。

總而言之,快速修復的投資市場,行穩致遠的發展戰略,極具優勢的核心競爭力,明朗的股東支持,疊加當前估值與成長趨勢的短期錯配等多重因素共振,均有望爲新鴻基公司帶來良好配置機遇。該公司股價每次大幅調整,反而會是投資者入市良機,未來其估值修復所存在的巨大潛力,無疑值得投資者重點關注。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