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優質數據: 高達 50%折扣優惠 InvestingPro獲取優惠

港股概念追蹤 | 消費電子奏出復甦“強音” 9月手機出貨量大增59% 行業加速回暖(附概念股)

發布 2023-11-23 上午07:24
© Reuters. 港股概念追蹤 | 消費電子奏出復甦“強音” 9月手機出貨量大增59% 行業加速回暖(附概念股)
0019
-
0066
-
0144
-
0688
-
0941
-
2318
-
0728
-
0669
-
0086
-
HSTECH
-

智通財經APP獲悉,隨着華爲、蘋果、小米等多品牌新機密集上市,消費電子產業加速回暖。中國信通院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9月,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3327.7萬部,同比增長59.0%,其中,5G手機2871.7萬部,同比增長90.1%。中信建投研報也表示,伴隨經濟復甦及頭部品牌的拉動,整個消費電子市場逐漸呈現復甦跡象。相關標的:瑞聲科技(02018)、中國軟件國際(00354)、丘鈦科技(01478)、中芯國際(00981)。

近一段時間,蘋果、華爲、小米等大廠新品接連發布,消費電子旺季來臨。蘋果9月13日召開iPhone 15發佈會,此前華爲推出HUAWEI Mate 60,高端手機暢銷市場。安卓系統龍頭廠家小米也提前發佈新機。競爭壓力下,小米14於10月26日提前發佈,這比計劃提前了兩個月。

隨着各品牌新品的不斷髮布,消費者購機意願被充分調動。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一期的智能手機360週報顯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正在呈現出復甦跡象,10月的前四周平均同比增長了11%。

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2023年9月,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3327.7萬部,同比增長59.0%,其中,5G手機2871.7萬部,同比增長90.1%,佔同期手機出貨量的86.3%。

隨着消費電子板塊奏出復甦“強音”,相關上市公司也在三季報中傳來喜訊。

深市消費電子公司立訊精密發佈三季度報告,得益於消費電子、汽車互聯、通訊互聯等領域的營收有較大幅度增長,公司第三季度實現利潤30.18億元,同比增長15.37%,前三季度實現利潤73.74億元,同比增長15.22%。同時,公司預計2023年淨利潤爲107.67億元至112.25億元,同比增長17.5%至22.5%。

立訊精密董事長、總經理王來春在10月22日接受投資者調研時表示,以公司前9個月的情況來看,大客戶以外的國內外消費電子業務還增長了10%至20%。所以未來在大客戶以外的消費電子業務方面,我們預期每年會超市場平均水平以兩位數百分比增長。

國金證券表示,消費電子行業第三季度業績改善明顯,消費電子的需求正在回暖。AI賦能消費電子,有望帶來新的換機需求,後續看好AI新技術驅動,以及自主可控受益的產業鏈公司。

中信建投研報也表示,今年以來,消費電子板塊逐步回暖,尤其近期受華爲產業鏈概念影響,消費電子板塊表現強勢。華爲此前發佈新機後,在消費電子產業鏈掀起了一波備貨熱潮,同時蘋果iPhone15系列等手機新品帶動下,產業鏈浮現出更多回暖信號。

伴隨經濟復甦及頭部品牌的拉動,整個消費市場逐漸呈現復甦跡象。消費電子板塊估值水平整體較低,修復空間大。基於產業鏈業績逐季改善、需求有望逐漸走出低谷,看好自主可控+技術創新帶來的消費電子板塊新一輪成長。

展望後續,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未來依託於AI、大模型等技術性的創新,可爲行業帶來更長久的繁榮。

短期來看,國信證券認爲,消費電子的備貨旺季已經正式拉開序幕,手機面板、存儲、被動件等細分行業數據全面升溫。儘管當前復甦信號仍然集中在供給備貨層面,後續多個促銷旺季的銷售數據,以及AI手機、蘋果MR等新品推出所體現的創新和成長性將成爲消費電子行情延續的關鍵。

中長期來看,長江證券研報指出,隨着頭部廠商不斷推出科技新品,疊加價格上漲、訂單回暖等因素,消費電子產業鏈的復甦邏輯得到強化。正如上一輪5G創新週期最開始先由2019年“基建先行”,向2020年“換機週期”加速轉變。2023年AI創新週期由光模塊、服務器的“B端付費”正在向2024年消費電子“C端付費”進行轉變。

相關概念股:

瑞聲科技(02018):瑞聲擁有25個銷售中心,5大製造基地(中國深圳,常州,沭陽,蘇州,越南),以及分別在中國,美國,芬蘭,丹麥,韓國,日本和新加坡設立的14個研發中心,2016年營收155億人民幣。瑞聲科技爲華爲手機提供聲學元件包括揚聲器和聽筒等產品。

中國軟件國際(00354):公司深度參與華爲消費者終端、鴻蒙、AI大模型、MetaERP等核心業務,通過多年合作,華爲業務已經成爲公司營收的“半壁江山”。中軟國際深度參與鴻蒙研發落地和更新迭代,對鴻蒙系統有着代碼級理解,亦是HDC鴻蒙生態合作中唯一的簽約IT服務公司,可以說是鴻蒙生態中最根正苗紅的軟件服務商。根據市場上活躍度較高的100萬個APP應用來測算,單是鴻蒙生態遷移就有望讓中軟國際觸達高達200億的增量市場空間。

丘鈦科技(01478):華爲最新旗艦機型 Mate 30,P40pro,Vivo雙模5G旗艦手機X30的部分攝像頭模組由丘鈦科技生產。

中芯國際 (HK:0981)(00981):華爲新推出的Mate 60 Pro智能手機採用了中國中芯國際生產的先進芯片。有猜測稱麒麟9000S芯片是利用中芯國際和芯動科技自主研發的FinFET N+1技術完成了芯片的設計。中芯國際作爲中國唯一能夠量產14納米FinFET工藝的公司,它的N+1和N+2工藝均源於14納米FinFET技術的進一步優化。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