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低估值寶藏股立即開始

上海:推進手機直連衛星網絡 加快佈局衛星互聯網落地運營服務

發布 2023-11-20 下午02:35
© Reuters.  上海:推進手機直連衛星網絡 加快佈局衛星互聯網落地運營服務

智通財經APP獲悉,11月20日,上海市印發《上海市促進商業航天發展打造空間信息產業高地行動計劃(2023—2025年)》。該計劃提出,推進手機直連衛星網絡。持續推動手機直連等技術試驗,加快佈局衛星互聯網落地運營服務,突破手機直連衛星在頻率資源、鏈路預算、數據速率與服務體驗方面的瓶頸。推進“上星”手機和直連智能終端集成研製,加快技術成果轉化,探索商業化服務模式,降低接入衛星互聯網的門檻,逐步提升用戶規模。

計劃還提出,到2025年,以商業航天跨越式發展爲牽引,圍繞衛星製造、運載發射、地面系統設備、空間信息應用和服務等環節,加強衛星通信、導航、遙感一體化發展,推動空天地信息網絡一體化融合。發展新一代中大型運載火箭、低成本高集成衛星、智能應用終端三大拳頭產品。

此外,形成年產50發商業火箭、600顆商業衛星的批量化製造能力,以打造“上海星”“上海箭”爲目標,提供衛星研製、運載發射、在軌交付與管理鏈式服務模式。推動形成地面站、測運控中心、應用終端等自主建設能力。

原文如下: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上海市促進商業航天發展打造空間信息產業高地行動計劃(2023—2025年)》的通知

滬府辦發〔2023〕19號

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上海市促進商業航天發展打造空間信息產業高地行動計劃(2023—2025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按照執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3年10月24日

上海市促進商業航天發展打造空間信息產業高地行動計劃(2023-2025年)

爲深入貫徹航天強國、數字中國國家戰略,搶抓商業航天發展重要機遇,加快本市構建面向未來的商業航天發展格局,努力實現空間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主要目標

到2025年,以商業航天跨越式發展爲牽引,圍繞衛星製造、運載發射、地面系統設備、空間信息應用和服務等環節,加強衛星通信、導航、遙感一體化發展,推動空天地信息網絡一體化融合。探索星箭一體新模式,構築技術驅動新格局,建設數智製造新高地,開拓應用示範新場景,引領長三角區域空間信息一體化發展,爲航天強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形成從火箭、衛星、地面站到終端的全覆蓋產業鏈。發展新一代中大型運載火箭、低成本高集成衛星、智能應用終端三大拳頭產品。形成年產50發商業火箭、600顆商業衛星的批量化製造能力,以打造“上海星”“上海箭”爲目標,提供衛星研製、運載發射、在軌交付與管理鏈式服務模式。推動形成地面站、測運控中心、應用終端等自主建設能力。

增強從技術攻關、平臺建設到人才引育的多層次科研力量支撐。開展液氧甲烷動力、可重複火箭垂直起降、海上平臺發射、衛星彈性網絡通信等關鍵技術攻關。在空間信息領域,新增國家級、市級重點實驗室、產業技術研究院、應用技術中心、數據共享中心等創新平臺5個以上,加強“引育留用”專業人才、創業團隊在滬發展。

覆蓋從治理、經濟、生活三大領域、相關重點行業到典型場景的多領域綜合示範應用。在三大領域打造一批典型應用場景。聚焦空間技術與數據服務在城市、交通、氣象、海洋、環境、安全、應急、能源、金融等重點行業的規模應用,拓展生活和消費級應用,形成30個典型應用場景解決方案。

構建從核心主體、兩翼集聚到多點多維度的空間佈局。圍繞閔行上海航天城、浦東衛星互聯網科研基地、臨港衛星製造集聚區、青浦北斗空間信息應用示範區、松江衛星產業基地等形成“核心主體+東、西兩翼”商業航天空間佈局。立足各區、各園區優勢產業和重點企業集羣,打造8個空間信息產業協同創新特色園區。

完善從專項資金、產業基金到扶持政策全方位保障的產業生態。構建多結構產業基金,完善相關產業扶持政策。新引進和培育10家商業航天重點企業,培育5傢俱備科創板上市條件的硬核企業,扶持一批民營“專精特新”優勢企業,實現空間信息產業規模超2000億元。

二、重點任務

(一)做實做強基礎能力建設

1.提升火箭研製發射一體化能力。開發性價比高、成熟穩定、具有品牌效應的商業運載火箭,推進商業火箭製造、總裝測試基地建設。推進長征六號丙、3.8米直徑新一代中大型運載火箭研製並實現首飛。推動研發、製造、總裝、測試一體化,提升衛星星座高密度發射保障水平。深化海上發射平臺論證,推進商業發射場論證建設。

2.提升商業衛星批量化智造能力。建設國內領先的衛星智能化、標準化、批量化製造基地,建成低成本脈動式衛星批量生產線,爲下一階段互聯網、遙感探測等衛星系統建設提供支撐。結合物聯網、大數據、數字孿生等技術,實現多星並行測試、整星自動狀態監測等智造能力。

3.提升地面站和終端系統自主能力。加快形成衛星地面接收站、信關站、任務管控系統、綜合數據處理系統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能力。加強芯片、模組、天線、終端、智能傳感等終端系統供應鏈建設。推動衛星通信、衛星寬帶、手機直連等智能終端研發,形成“場景互通、終端互聯”的發展模式。

4.提升商業星座設計建設運營能力。積極爭取衛星互聯網、綜合時空(PNT)體系建設重點任務,大力支持千帆衛星星座、智慧天網、甚高頻數據交換系統(VDES)等星座組網建設。開展衛星測運控平臺建設,爲多頻段、不同軌道各類衛星系統提供發射段、在軌運行的測運控管理服務。

(二)協同推進核心技術攻關

5.航天運輸系統關鍵技術攻關。突破液氧甲烷動力、簡易維護可重複使用、軟着陸飛行控制等技術瓶頸。開展遠程智能測發、空間離軌及末子級應用、在軌故障處置等技術攻關,促進航天運輸系統技術革新。圍繞空間站低成本貨物運輸系統、載人月球車、地月經濟性運輸系統等領域,開展技術攻關和系統研製。

6.衛星平臺和載荷關鍵技術攻關。研究通信感知融合波形設計、天地多域融合感知與傳輸、通信算力資源聯合分配與調度、異質終端節點感知接入等關鍵技術。突破衛星高集成一體化、天基自主智能、輕質新型材料與輕量化衛星平臺等技術,研製新型相控陣天線、大容量路由器、星間激光等關鍵載荷。

7.終端產品產業化關鍵技術攻關。開展射頻基帶芯片、天線、專用算法、操作系統定製等關鍵技術研發,形成高性價比終端製造能力。針對地面與衛星融合通信的新場景,開展場景智能識別、基於業務無感知的高可靠無縫切換等關鍵技術研究,研製滿足6G空天地一體化系統性能需求、低成本、低功耗的終端芯片及模組。

8.星座網絡架構和動態接入關鍵技術攻關。突破大規模星座天地彈性組網和路由快速收斂、業務流量編排等技術難題。開展6G星地融合衛星系統關鍵技術研究,突破星地混合組網星座構型優化設計、通信網絡系統總體架構設計、基於衛星中繼的一體化基站及其機動組網技術。

(三)推進規模化和創新示範應用

9.實施數字化轉型示範應用。推動空間信息全面賦能經濟、生活、治理數字化轉型,支撐面向未來的城市數字底座建設。以定位導航、遙感觀測爲基礎,實現地上、地下、空中、水域立體覆蓋,保障數字城市與物理城市的實時鏡像、精準映射。以城市時空底圖爲基礎,接入各類智能終端,支持實現物理城市與數字城市的精準交互。以衛星互聯網加地面移動網絡爲基礎,加快構建天地一體化的數字城市信息網絡。

10.推動重點行業規模應用。提供泛在精準時空信息服務,在通信、金融、能源、廣電、交通、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城市建設管理、水利、農業、氣象等重點行業推進北斗規模應用。以航空互聯網、海上航運、智慧氣象、極地科考爲試點,推進衛星互聯網示範應用,在應急救災、能源、交通運輸等具有衛星通信需求的行業開展應用推廣。在自然資源、農業農村、氣象和海洋監測、水利水務、工程管理、金融保險等領域推進衛星遙感技術應用,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與遙感數據應用深度融合。

11.開拓大衆消費應用場景。以消費需求爲牽引,加快形成衛星數據服務產品和解決方案。在移動通信、可穿戴設備、車路協同、消費級無人機、城市共享出行、健康養老等領域,提升應用效能和用戶體驗。在健康服務、養老服務、未成年人關愛保護、助殘關懷、新興消費、便民服務、醫療教育等領域,實現空間信息服務的創新應用。

12.推進手機直連衛星網絡。持續推動手機直連等技術試驗,加快佈局衛星互聯網落地運營服務,突破手機直連衛星在頻率資源、鏈路預算、數據速率與服務體驗方面的瓶頸。推進“上星”手機和直連智能終端集成研製,加快技術成果轉化,探索商業化服務模式,降低接入衛星互聯網的門檻,逐步提升用戶規模。

(四)持續營造優質產業生態

13.優化“一體兩翼”空間佈局。圍繞閔行上海航天城,打造燈塔輻射效應顯著的商業航天“核心主體”;圍繞佈局在浦東的衛星互聯網研究院、臨港微小衛星研製基地,打造“東翼”衛星科研生產集聚區;圍繞青浦長三角數字幹線和北斗空間信息應用示範區、松江G60科創走廊和衛星產業基地,打造“西翼”產業化特色品牌園區。結合嘉定空間科學、寶山衛星大數據、楊浦北斗高精度、虹口5G+衛星互聯網等各區集聚優勢,打造因地制宜的產業協同創新特色園區。

14.推動行業標準體系建設。探索星座系統信號體制開放,開展網絡架構、網絡接口、信息安全、設備和器件應用與測試認證標準研究,加快提升標準化產品通用性和供給能力。加強星基、地基增強系統等資源整合,支持應用研發、檢測、認證、許可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制定相關質量認證標準規範,開展重點產品質量攻關、評定和質量提升活動。

15.打造商業航天創新模式。發揮央企主力軍作用,打造“鏈主”企業和“頭雁效應”。促進民營經濟發展,鞏固提升優勢民營企業研發和製造能力,扶持培育“專精特新”中小型企業。推動技術創新與體制機制創新聯動,設立商業航天、商業火箭新平臺。依託空間信息產業協會、創新創業中心、孵化平臺等,培育經營主體、搭建合作渠道。

16.推動衛星數據協同共享。發揮現有衛星數據資源平臺功能,推進存儲和算力資源建設,探索建立常態化數據共享機制。提升衛星數據存儲、處理、分發及應用等公共服務能力,推動建立衛星大數據中心,探索搭建衛星數據交易、數據共享、數據分析與應用一體化平臺。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統籌協調

依託現有工作推進機制,加強頂層設計,統籌各方資源,協調聯動發展。上海市產業協同創新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市級相關部門、各區政府加強協同、形成合力,統籌推進重點工作,協調破解瓶頸問題,推動落實重大項目。

(二)強化綜合保障

引導更多資源向商業航天領域集聚。加強市、區政策聯動,將商業航天納入整體產業佈局。研究在衛星批量化、火箭總裝測試和終端製造等方面,給予工業用地保障。發揮市、區兩級財政資金作用,加大向衛星組網建設、測控服務、發射保險等方面傾斜。

(三)加強聯動創新

支持行業主管部門、在滬央企、地方國企推動更多空間信息新載體、新項目落地,開放更多應用場景。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引導多元化主體參與空間信息建設和運營。圍繞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在產業鏈供應鏈、衛星數據應用等方面打造長三角產業生態圈。

(四)加強人才建設

加強航天領域領軍人才、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吸引國內外高端人才、創業團隊來滬發展,在相關人才表彰、獎勵中予以優先支持。鼓勵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快航天領域學科和專業建設。成立市空間信息產業專家委員會,構建人才“雁陣”格局。

(五)加強國際合作

立足上海開放樞紐門戶功能,結合服務“一帶一路”倡議等,在運營服務、技術攻關、應用示範、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國際合作,打造商業航天國際化窗口。圍繞交通運輸、精準農業、海洋漁業、資產管理、智慧工地等行業領域,推進空間信息服務的海外規模化應用。

本文編選自“上海市人民政府官網”;智通財經編輯:陳筱亦。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