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優質數據: 高達 50%折扣優惠 InvestingPro獲取優惠

敦和:美元形成向下壓力,A股和港股有望出現觸底反彈

發布 2023-11-20 上午10:27
© Reuters 敦和:美元形成向下壓力,A股和港股有望出現觸底反彈
EUR/USD
-
USD/JPY
-
HK50
-
USD/CNY
-
DX
-
HSTECH
-

智通財經APP獲悉,敦和資產表示,加息週期末期美元大多先於美債收益率見頂回落。高利率環境疊加國內政治分裂狀態很可能使得美國明年的財政擴張力度顯著減弱,導致經濟無法繼續維持高景氣度,對美元形成向下壓力。近期金融條件指數顯著趨緊並突破100這一重要閥值,也使得美聯儲對貨幣政策的表態逐漸轉向鴿派。美元指數與A股和港股相關性高於美債收益率,一旦該指數開始趨勢性下行,即使美債收益率難以明顯回落,A股和港股也有望出現觸底反彈。

11月以來美元指數從年內高位107附近下跌至104,創9月以來新低水平。受非農、通脹等經濟數據低於預期疊加聯儲官員講話影響,10年期美債收益率從年內高點累計下行超50bp至4.5%附近,成爲帶動美元回落的主要驅動力。但需要注意的是,此前美債收益率大幅上行階段,美元也沒有顯著走強。10月上旬美債收益率一度創次貸危機以來的新高,TIPS隱含的實際利率也達到2.5%,遠高於去年11月的高點1.7%。從利差角度看,美德10年名義及實際利差也均已回升到去年四季度高位,差值均超過200bp。但與利率持續創新高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元雖然下半年以來持續反彈,但並沒有回到去年四季度110-115的水平,10月利率創新高時期美元整體仍是回落的。爲什麼在利率上行階段,美元就已經顯現出走弱的跡象呢?

一般而言,在美聯儲緊縮週期初期美債收益率和美元往往會同步上漲,但1990年以來每一輪加息週期末期美元基本均先於美債收益率見頂回落。爲什麼美元會先見頂呢?如果把一個國家的貨幣匯率理解爲整個國家的股價,那麼其背後的驅動本質上仍是該國經濟增長的好壞,所以美元更容易受美國相對於其它國家的經濟增長預期的影響,也會先於其它資產反映經濟基本面的變化。而美債收益率的變化並不僅僅受基本面因素的影響,還會遭遇供給因素的干擾,以及美聯儲貨幣政策的取向。只有當貨幣政策轉向寬鬆的預期開始升溫,美債收益率才具有持續下行的動力。而貨幣政策的轉變又主要取決於通脹及就業數據,這類指標對經濟下行的反應通常比較滯後,所以美元的拐點往往領先於美債收益率。美元開始回落大概率意味着美國經濟相對於其他經濟體更有韌性的預期開始發生轉變,2022年美元在9月就開始見頂回落,對應美國Markit綜合PMI在7月跌破50榮枯線,而美債收益率直到10月末才從高點開始下行。

今年美國名義GDP及實際GDP環比均上行至2000年以來高位水平,但強勁的經濟增速卻與持續回落的部分微觀經濟數據走勢明顯背離,如工業用電量前7個月幾乎相對於去年同期沒有增長,進口增速也轉負。造成這種背離的核心原因在於美國的製造業偏弱,但服務業迅速恢復。美國Markit製造業PMI年初以來一直維持在50以下,但服務業PMI從2月開始再次回升至50以上。從居民的消費結構也能看出,商品消費增速已回落至疫情前的平均水平,而服務消費增速仍是疫情前均值的兩倍。需要強調的是,服務業對美國經濟的重要性遠大於製造業。從美國經濟產業結構來看,服務業行業增加值佔美國名義GDP比重在70%左右,而製造業僅有10%;從對就業的影響來看,當前非農就業人口中服務業從業人員佔比也達到72%,製造業對美國就業貢獻則不足10%。所以今年美國服務業的韌性抵消了製造業的疲軟,經濟整體表現較爲穩定。換句話講,服務業PMI的變化對美元拐點的判斷更加關鍵。正是今年服務業PMI重新回升至50以上,美元指數才止跌反彈。那麼服務業的高景氣度還能否維持呢?筆者認爲比較困難。

高利率環境下,美國服務業保持韌性主要得益於持續擴張的美國財政政策。2023財年美國財政赤字規模達到1.7萬億,遠超2023年財政法案中預算赤字規模1.2萬億,也高於2022財年赤字規模1.4萬億。美國財政赤字上半年超預期增長使得美國服務業PMI持續回升,但7月以來美國財政支出開始回落,滾動12個月財政赤字規模有所收窄,美國Markit服務業PMI也再次回落至50榮枯線附近。而美國國內政治分裂狀態很可能使得美國明年的財政赤字無法繼續維持高位,共和黨籍衆議長麥卡錫被罷免從側面反映出兩黨對於財政支出內容能達成的共識越來越少,並且已經到了不可調和的程度。市場部分觀點認爲明年美國大選會導致拜登繼續維持高財政支出從來穩定經濟,但對於共和黨而言,大選年反對額外的支出法案才更有可能影響大選結果。

房地產作爲服務業的重要構成部分受高利率的影響越來越大。當前美國30年按揭貸款抵押利率已經上行至8%,是200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美國成屋銷售自2023年2月以來持續走弱,月銷售額回落至四百萬套以下,已經接近次貸危機時期的低點。隨着財政發力受限以及利率攀升對經濟反身性作用逐漸顯現,服務業PMI大概率會重新跌至收縮區間,對美元形成向下壓力。

地緣政治衝突似乎也無法提供給美元更多支撐。去年俄烏衝突爆發後美元開始顯著上行,核心原因在於油價飆升抬高能源成本,削弱了歐洲製造業的競爭力。而當前巴以衝突爆發以來,油價反而是走弱的,而美國介入巴以衝突的程度遠大於俄烏衝突,對烏克蘭的新一輪援助已被擱置,財政擴張受限使得美國分身乏術,在全球的領導力地位自然會受到削弱。

美國股債雙殺的資產組合往往會導致金融條件指數顯著趨緊,一般突破100這一重要閥值水平後,美聯儲對貨幣政策的表態就會逐漸轉向鴿派,美元也會開始轉弱。高盛的金融條件指數FCI由長端利率、信貸利差、匯率、股票及短端利率五個分項構成,指數越高,意味着金融條件越緊。受長債收益率上行和美股下跌共同推動,金融條件指數從9月末開始突破100,一度上行至100.7創年內新高,逼近去年四季度高點100.9。雖然10月末以來美債收益率已有所回落,美股主要指數也從低點顯著反彈,但金融條件指數仍維持在100以上的緊縮區間。從歷史經驗來看,加息週期中金融條件指數一旦達到100這一閥值後,聯儲態度就會有所軟化,所以美元也一般在此之後開始見頂回落,如2018年12月和2022年9月。當前金融條件指數突破100後,10月以來美聯儲官員的措辭逐漸從此前鷹派表態轉向鴿派,部分官員認爲政策利率已經達到了限制性水平,長債收益率大幅上行本身也達到了再次加息的效果。

相較於美債收益率,由於美元指數更具有前瞻性,更能代表資金在全球市場的流動,因此美元指數與A股和港股相關性高於美債收益率。2017年外資持股佔A股流通市值的比值超過1%後,美元指數的方向與A股的風險溢價基本保持一致。如2017年四季度,美債收益率震盪上行接近3%,而美元指數延續下行至90以下,期間A股與港股呈現上漲趨勢,滬深300和恆生指數的漲幅分別高達14%和20%,直至2018年1月美元指數見底。今年7月下旬以來美元指數走強期間,北向已經累計流出超1700億,一旦美元指數趨勢性下行,即使美債收益率難以明顯回落(美元下行階段美債收益率一般不會顯著上升,A股和港股也有望在全球流動性推動下出現觸底反彈。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