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11月15日,在香港立法會會議上,香港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書面答複吳永嘉議員的提問。楊潤雄表示,優化措施自推出以來,整體反應良好。由2023年4月至10月,香港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收到超過20項賽事的申請。預計本財政年度約有17項獲頒“M”品牌的大型國際體育賽事在香港舉行,是曆來最多的。較過去每年最多14項多出叁項(約21%),其中更包括首次移師香港的沙特阿美石油團體系列賽香港站和香港男子網球公開賽等。目前有九項活動已順行舉行。
以下是今日(11月15日)在香港立法會會議上吳永嘉議員的提問和香港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的書面答複︰
問題:
香港立法會秘書處的一份研究刊物指出,香港發展體育産業面對不少挑戰,當中包括鼓勵商界及私營機構出資的稅務優惠有限,以及推動體育贊助的措施不多。就推動體育發展,港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過去五年,每年本港企業獲得多少與體育贊助開支相關的稅務扣減;會否就企業的體育贊助開支提供額外的稅務優惠,例如贊助體育項目的款項可獲雙倍扣稅;如會,詳情爲何;如否,原因爲何;
(二)鑒于行政長官在《2023年施政報告》表示,港府會在“全民運動日”與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合作,加入體育節活動,以及考慮在每年的特定節日免費開放體育設施給市民使用,舉辦主題運動日供市民參與,有關活動及措施的詳情爲何;
(叁)有否評估,推廣“城市運動項目”(例如叁人籃球、運動攀登,以及滑板等)工作的成效;及
(四)鑒于港府于本年四月推出不同措施優化“M”品牌計劃,該等措施推出後,“M”品牌活動的申請數目爲何,以及每項活動的平均資助金額與優化措施推出前相比,有否相應提高;有否計劃再提高該計劃每項活動的資助金額;如有,詳情爲何;如否,原因爲何?
答複:
主席:
港府的體育政策是循普及化、精英化、盛事化、專業化和産業化五大方面推動體育發展,包括加強對精英運動員的支援和吸引國際體育盛事在香港舉行,並進一步推展本港體育事業,提高專業水平和向産業化方向發展。同時,我們在社區和學校層面推廣體育運動,增加和提升體育及康樂設施,鼓勵社會各界共同建立熱愛體育的文化。
就吳永嘉議員的提問,我現回複如下:
(一)現時,如有商業機構透過贊助某體育項目以宣傳本身的業務,有關贊助額可視爲市場推廣開支,並可用作申請扣減稅項。由于不同規模的體育項目衆多,我們沒有商業機構就體育贊助開支方面相關的稅務扣減資料。在全盤考慮後(包括爲某一個政策引入的特別扣稅安排對其他公益事業的影響等),港府暫時不會爲贊助本地體育機構的商業機構推出新的稅務優惠。
(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自2009年起,在每年八月舉辦“全民運動日”,鼓勵不同年齡和能力的市民參與體育活動。在活動當日,康文署會于轄下18區指定場地舉辦多項免費康體活動,並開放大部分收費康體設施給市民免費使用。爲進一步推廣“普及體育”及鼓勵市民多做運動,康文署將與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港協暨奧委會)合作,在“全民運動日”增設體育節活動,分別在港府場地、私人場地(例如商場)舉行。我們稍後與港協暨奧委會討論活動詳情後,會適時公布有關細節。此外,康文署會考慮在每年的特定節日免費開放體育設施,及舉辦主題運動日(例如長跑),以達至協同效應及讓市民有更多機會免費使用康文署轄下的體育設施,培養恒常做運動的良好習慣。
(叁)行政長官在2022年《施政報告》表示,港府會與體育界、學校及其他界別攜手合作,推廣近年受青年人歡迎的城市運動項目,包括叁人籃球、五人足球、霹雳舞、滑板及運動攀登,進一步推廣體育普及化。我們會向有興趣參與城市運動推廣計劃的學校及機構提供直接資助,以舉辦城市運動項目的訓練班和活動。在首階段,我們會先與學校合作,在課馀時間在校內安排訓練班和活動,預計由2023/2024學年開始,每年向8 000名學生提供參與城市運動的機會。我們會適時檢討推廣計劃及在有需要時優化相關措施,使計劃發揮最大成效。
此外,爲鼓勵市民參與體育活動及推廣城市運動,康文署在2023/24年度計劃舉辦約370項城市運動項目活動,包括叁人籃球、運動攀登、霹雳舞、滑板及五人足球,預計參加人數約爲15300人。康文署亦在“工商機構運動會2023”納入五人足球項目,以取代原先的七人足球比賽,並于今屆(第九屆)全港運動會繼續舉辦五人足球項目及新增受青少年歡迎的城市運動項目(包括運動攀登、霹雳舞和滑板)作爲示範項目比賽,並將較受青少年歡迎的叁人籃球比賽項目替代原先的五人籃球比賽。同時,康文署透過“體育資助計劃”,提供約1000萬元資助予推廣城市運動項目的相關體育總會,讓它們舉辦超過400個城市運動活動,預計參與人數約爲30000人。康文署會密切留意活動推展情況,鼓勵更多市民參與其中,以評估工作成效。
(四)港府于2023年4月1日推出了多項措施優化“M”品牌計劃,以吸引更多大型國際體育盛事在港舉行,包括增加每項活動的資助上限至1,500萬元、取消同一申請人每年可舉辦“M”品牌活動的限額,以及放寬“M”品牌活動申請人的資格,以涵蓋由體育總會及其他私人或非港府機構舉辦的活動等。
優化措施自推出以來,整體反應良好。由2023年4月至10月,我們收到超過20項賽事的申請。預計今個財政年度約有17項獲頒“M”品牌的大型國際體育賽事在香港舉行,是曆來最多的。較過去每年最多14項多出叁項(約21%),其中更包括首次移師香港的沙特阿美石油團體系列賽香港站和香港男子網球公開賽等。現時,有九項活動已順行舉行。另外,五項活動獲批配對撥款資助上限1500萬元。在“M”品牌計劃優化後,平均每項活動的資助額約爲766萬元,較優化措施推出前的164萬元大幅提升。我們會密切留意優化措施的成效,並繼續檢視“M”品牌計劃,以配合不同規模活動的需要;以鼓勵體育總會、私人及其他非政府機構爭取在香港舉辦更多大型國際體育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