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優質數據: 高達 50%折扣優惠 InvestingPro獲取優惠

理想汽車:三季度業績再上一個台階,前方挑戰仍不容忽視

發布 2023-11-10 下午04:01
理想汽車:三季度業績再上一個台階,前方挑戰仍不容忽視

不出市場意外,在造車新勢力群體中獨領風騷的理想汽車(02015.HK)(LI.US)發佈了奪人眼球的三季度成績單。但是,爆表季度業績發佈之後,投資者卻選擇用腳投票。

三季度業績很理想,毛利率趕超特斯拉

今年第三季度,理想的經營業績和銷量雙雙創新高。

銷量方面,相比小鵬、蔚來等造車新勢力,理想的銷量一騎絕塵。今年第三季度交付量為10.51萬輛,同比增長296.3%,環比增長21.5%。持續高增的銷量,更堅定了李想此前提出「有信心在2024年提前挑戰BBA在中國區的銷量」的目標。

業績層面,三季度,理想實現收入346.8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飙升271.2%,環比則增長21%;淨利潤則自今年以來逐季高增,今年第三季度淨利潤為28.1億元,環比增長21.8%,相比去年淨虧損16.5億元實現強勢扭虧,這也是理想連續四個季度實現盈利。

理想的手頭現金也相當充裕,今年第三季度自由現金流達132.2億元,上年同期為-19.6億元;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淨額為145.1億元;現金儲備則高達885.2億元。

不得不說,理想的賺錢能力令蔚來(09866.HK)(NIO.US)和小鵬(09868.HK)(XPEV.US)等同行刮目相看。規模效益帶來的盈利改善,以及費用端控制得當,是理想得以交出好成績的主要因素。

眾所周知,企業發展階段中若尚未達到一定的規模,是難以逃脫虧損的魔咒的。得益於L系列持續強勁的銷售表現,理想的規模效應不斷得到強化,有利於其降低生產成本,提升單車盈利水平。

在經濟規模效應的推動下,理想的毛利率水平已能比肩特斯拉(TSLA.US)和比亞迪(01211.HK)(002594.SZ)。

在今年第三季度,理想的毛利率為22%,上年同期及上季度毛利率分别為12.7%及21.8%。此外,理想車輛毛利率為21.2%,亦較上年同期及上季度實現提升。而特斯拉毛利率受降價影響連續三個季度下滑,在今年第三季度的毛利率下滑至17.9%;比亞迪第三季度毛利率則為22.12%,與理想毛利率基本相當。在行業價格戰大環境下,理想維持較高毛利率表明賺錢能力並未受太大影響。

費用方面,隨著規模效應提升,理想費用攤銷作用顯著。今年三季度,理想銷售、一般及行政開支佔營收比重僅為7.3%,比重持續降低。在2022年,理想銷售、一般及行政開支佔營收比重僅為12.51%,遠低於同期蔚來和小鵬汽車分别為21.39%及24.9%的比重。

展望正面,季後股價卻大跌

理想不但在盈利能力上遠優於蔚來和小鵬等造車新勢力,在汽車銷量領域,理想更是展現出全面碾壓的態勢。

在今年10月,理想銷量再次爆發,當月實現銷量首次破4萬輛,為40422輛,同比增長302.1%,規模化發展進一步提速。

李想在電話會議上表示,理想在20萬元以上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銷量保持前三,市佔率持續提升,從今年一季度的10.9%、二季度的13.7%,提升至三季度的15.4%。理想則在官網中稱,理想連續6個月斬獲30萬元以上SUV銷量冠軍,成為中國市場SUV品類銷量第一的豪華品牌。

理想目前在做準備進一步撬動市場,李想介紹道,2024年理想共計會發佈和交付四款產品,2024年上半年會發佈面向更年輕家庭的中大型SUV,理想L6;下半年還會交付三款純電產品。此外,按照此前的規劃,理想預計到2025年底,車將在20萬以上的市場形成「1款MPV+5款增程車型+5款高壓純電」的產品佈局。

但是,理想的股價表現卻不在很多人的預期内,三季報披露後,理想美股大跌4.34%,次日(2023年11月10日)理想H股股價早盤盤中一度跌近7%,截至發稿前股價跌幅為6.07%。

對此,有投資者認為可能受昨夜美股大跌影響,疊加公司披露新車發佈時間表,可能引發部分投資者對業績預期的調整。

財華社發現,在理想發佈業績之後,富瑞發佈研究報告稱,理想三季度業績好於該行預期。因應公司更新產品時間表,該行卻將理想汽車的目標價由235.01元下調至214.74元。

此外,亦有觀點指出,由於第三季理想汽車平均售價按季下跌1%至31.98萬元,引發市場對車市競爭的擔憂。

具體而言,理想在靠產品組合進一步擴充來搶佔市場的同時,或會面臨比以往更大的競爭挑戰。

如今,華為聯手問界正發力高端純電汽車市場,憑借華為強大的技術實力,問界正展現出不俗的增長潛力。華為常務董事餘承東近日透露,問界M5汽車銷量較好,目前已經出售了12萬台,而問界新M7一個多月時間也賣了8.6萬台,訂購數量遠超預期,現在正在加班加點進行生產,全力以赴提高產能。

有媒體報道,理想今年的秋季戰略會在最近舉行,在會上理想的管理層專門開會討論應對華為,最終他們選擇暫避華為鋒芒,不與新問界M7直接競爭,而採取「揚長避短」的策略,強化家庭市場的產品長板。

此外,華為首款轎車智界S7近日開啓預售,11月10日華為方面表示,智界S7訂單已突破5000台。

比亞迪作為傳統自主品牌的代表性企業亦一路高歌猛進,今年10月,比亞迪銷量突破30萬輛,同比增長38.6%,銷量規模遙遙領先理想。比亞迪正從大眾市場向高端市場持續推進,理想則從高端市場緩慢下沉,從長期發展來看,理想和比亞迪最終將正面相對。

李想此前表示,2025年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拐點,理想必須實現年銷量160萬台,才有機會不被淘汰。據媒體報道,在上月,理想内部作出了戰略規劃,為了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理想至少要在2028年前銷售超過300萬輛車,將原先2025年160萬輛的目標翻倍。

在當下汽車行業競爭越來越卷的今天,理想能否保持強勁的增長動力實現宏偉目標,還有待時間觀察。

機構觀點方面,理想業績披露之後,共有5家(截至發稿前)券商及投行發佈最新研究報告。其中,絕大多數機構對理想汽車後市展望趨於正面。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