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8領先一步,提前解鎖六月AI精選股!年中特惠

華爲吃飽,蘋果(AAPL.US)跌倒! Mate 60系列來勢洶洶,蘋果中國份額拉響警報

發布 2023-10-30 下午03:40
華爲吃飽,蘋果(AAPL.US)跌倒! Mate 60系列來勢洶洶,蘋果中國份額拉響警報
AAPL
-

智通財經APP獲悉,越來越多的數據顯示,美國科技巨頭蘋果公司(AAPL.US)最新款iPhone産品(即iPhone15系列産品)在中國市場的銷量表現遠遠不如上一代iPhone系列的銷量(即iPhone14系列),表明這家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在其最重要的海外市場遭遇重大挫折。

華爾街投資機構晨星表示,到目前爲止,蘋果股價的邏輯中最重要的部分仍然是iPhone産品帶來的營收,所以這份財報將讓市場首次了解iPhone 15系列的需求。蘋果已經有好幾個季度沒有提供最新官方營收指引,因此投資者將關注更多關于iPhone營收和銷售前景的更多線索。

然而目前一些統計數據顯示,在蘋果最重要的海外市場——中國,包括iPhone 15 Pro在內的蘋果iPhone15系列産品銷量在發布當月的表現已不及前代iPhone。統計數據顯示,蘋果大約20%的整體營收來自中國市場,僅次于美國。

在iPhone 15系列産品中,蘋果升級了其産品線的幾個關鍵功能,然而在一些“果粉”看來這些硬件更新可謂“不痛不癢”,甚至一些批評者指出蘋果iPhone産品的更新已陷入“擠牙膏式”的模式,即産品創新面臨重大瓶頸。

在華爾街的分析師們看來,iPhone 15系列産品在中國市場“出師不利”,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全球消費疲軟趨勢以及華爲這一最強大競爭對手強勢崛起,蘋果最大競爭對手之一華爲8月份發布全新的Mate 60系列。這一趨勢與近幾年“蘋果吃飽,華爲跌倒”的局面大相徑庭,在一些分析師看來,華爲在2024年有望使用自己的麒麟芯片生産多達7000萬部智能手機,與蘋果每年約2.2億部iPhone系列産品相比,這一數字並不小。

風水輪流轉! 華爲與蘋果在中國市場的處境截然不同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GfK的最新統計數據,iPhone 15系列産品在上市當月的銷量同比下降6%,該數據涵蓋了幾乎所有銷售渠道的終端消費者銷售情況。IDC更廣泛的預測數據則顯示,蘋果第叁季度的iPhone出貨量下降了4%,這兩家公司都認爲華爲重返移動智能手機領域是第叁季度的至關重要事件。GfK表示,盡管面臨諸多的供應限制難題,華爲Mate 60系列在上市當月銷量接近150萬部,比去年同期增長了一倍多。

GfK中國市場高級分析師Hayden Hou表示:“在華爲強勁銷量增長的背景下,蘋果iPhone 15系列産品的銷量下降了6%。我們預計華爲Mate 60系列將繼續保持強勁的銷售勢頭。”

在最新款iPhone發布前的幾周,蘋果最大競爭對手之一華爲突然發布了Mate 60和60 Pro智能手機,以其中國制造的麒麟處理器吸引了海量中國買家和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空前的關注度,這是華爲在克服美國貿易制裁的鬥爭中取得的最明顯的突破。傑富瑞在一份報告中強調道,華爲在中國市場現在已從蘋果手中奪走了市場老大的這一頭銜。

在10月中旬,華爾街知名投資機構傑富瑞(Jefferies)發布報告稱,iPhone在中國市場的初步銷售數據表明,隨着蘋果手機的銷量下滑幅度可能高達兩位數,iPhone15系列産品未能在全球最大規模的移動市場——中國實現銷量同比增長。

傑富瑞(Jefferies)和第叁方研究公司Counterpoint均表示,初步數據顯示蘋果全新的iPhone 15系列旗艦産品在中國市場出現銷售疲軟。傑富瑞的分析師們表示,與iPhone 14 Pro銷量相比,新款iPhone的銷量下降幅度高達兩位數,部分原因是蘋果最大規模競爭對手之一——華爲8月份發布全新的Mate 60 Pro。Counterpoint預計,蘋果旗艦款iPhone設備發布後的前17天期內,其銷量與iPhone 14旗艦型號相比下降幅度大約爲4.5%。

這些報告標志着蘋果面臨的長期威脅,除了應對來自華爲Mate 60系列産品的巨大威脅,目前該科技巨頭正努力應對10年來最疲弱的智能手機需求,以及消費者紛紛排斥機型過熱。在業內人士看來,如果初步預測數據准確的話,這將是自2018年左右以來iPhone在中國最糟糕的“首次亮相”之一,當時Oppo和Vivo等本土品牌開始吸引亞洲範圍內的消費者。

iPhone在中國市場的長期銷售情景可謂面臨不確定性。中國是全球最大規模的智能手機市場,同時也是蘋果最大規模市場之一。在一些分析師看來,華爲在中國市場日益突出的地位可能會削弱蘋果在中國智能手機高端市場的主導地位。

公開數據顯示,iPhone 15系列自發布以來,較低配置的iPhone 15以及iPhone15 plus在各渠道接連多次降價,官方渠道也首次出現現貨降價。對蘋果來說影響更大的是,渠道發貨數據顯示,10月29日起蘋果産品重要銷售渠道之一——京東自營旗艦店的蘋果高配置旗艦産品iPhone 15 Pro也將優惠600元,最高配的iPhone 15 Pro Max則優惠500元。

知名分析師郭明錤近期發布報告稱,預計Mate 60 Pro在發售12個月後的累積出貨量至少將達到1200萬部。報告還預測,受益于Mate 60 Pro的需求與市場影響力,華爲手機2023年的出貨量將同比增長約65%至3800萬部;展望2024年,預計華爲手機出貨量有望至少達到6000萬部,成爲全球手機品牌中出貨成長動能最強者。

包括海通國際證券(Haitong International Securities)的Jeff Pu在內的一些行業分析師估計,華爲在2024年也許可以使用自己的麒麟芯片生産多達7000萬部智能手機,與蘋果每年約2.2億部iPhone系列産品相比,這一數字並不小。

突破7nm後,5nm似乎近在眼前! 蘋果面臨的威脅越來越大

台積電前副總裁林本堅(Burn J. Lin)近日表示,中芯國際和華爲近期推出的純中國制造7nm智能手機芯片震驚了美國政府,它們可以使用現有的舊機器制造非常複雜的智能手機芯片。在台積電任職期間曾倡導改變芯片制造的光刻技術的林本堅表示,中芯國際應該能夠利用其已經運營的阿斯麥光刻機器(ASML 光刻機器)推進到下一代 5 nm制造工藝。

若中國制造的5nm芯片正式出爐,意味着華爲芯片與蘋果A系列芯片的性能差距急劇縮小。目前業內普遍認爲,來自中國的芯片制造商(業內猜測有可能是中芯國際)利用ASML浸沒式光刻機爲華爲成功打造出7nm芯片。

華爲在Mate 60 Pro中推出了由中芯國際技術制造的7nm處理器,讓整個芯片行業感到不可思議,畢竟這是一款需要EUV光刻機才能制成的芯片,然而美國政府早已全面禁止EUV光刻機流入中國市場。華爲在美國政府史無前例的制裁重壓下成功推出7nm芯片,引發了一些國會議員對于美國遏制中國科技崛起運動失敗的指責。

10月,拜登政府進一步收緊了本已非常嚴格的措施,以堵塞中國可能獲得的先進芯片制造技術相關的漏洞。但是在林本堅看來,這些舉動這可能不會阻止中國技術全面崛起。

林本堅表示,除了努力達到5nm芯片制造工藝裏程碑之外,中國制造商們可能還會嘗試新的芯片制造材料或先進芯片封裝,以制造性能更強大的半導體成品。林補充道:“美國真正應該做的是專注于保持其芯片設計領域的領先地位,而不是試圖限制中國的進步,這是徒勞的。”

此外,Seeking Alpha統計數據顯示,蘋果的分析師評級分數自今年以來不斷下滑,很大程度上能夠反映出華爾街對這家全球市場最高公司盈利前景的不安情緒。目前蘋果股價的Analyst Ratings僅僅爲4分(滿分爲5分,相比之下英偉達與微軟這一分數接近5),反映出越來越多的分析師將蘋果評級由“買入”下調至“謹慎持有”或者“賣出”。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