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優質數據: 高達 50%折扣優惠 InvestingPro獲取優惠

群智咨詢:預計2023年全球車載CIS出貨量將達到3.5億顆 同比增長9%

發布 2023-10-23 下午07:22
群智咨詢:預計2023年全球車載CIS出貨量將達到3.5億顆 同比增長9%

智通財經APP獲悉,根據群智咨詢(Sigmaintell)數據,預計2023年全球車載CIS出貨量將達到3.5億顆,同比增長9%;其中前裝市場出貨量占比約77%達到2.43億顆,同比增長31%。2024年全球車載CIS出貨量將突破4億顆。

終端銷量恢複,智能化配置提升拉動攝像頭需求增長

根據群智咨詢(Sigmaintell)預測,2023年全球車載攝像頭市場需求規模預計將超過3億顆,同比增長近40%,其中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曆經兩年的汽車半導體短缺在進入2023年後拉下帷幕,汽車産銷數據將會有一定的恢複,根據群智咨詢(Sigmaintell)預測,2023年全球汽車銷量預計將達到8550萬台,同比增長7.3%,這也是自2019年以來銷量最可觀的一年。

另一方面,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如火如荼,核心算力的升級對于智能駕駛至關重要,市面上主流ADAS芯片設計公司如英偉達、地平線、Mobileye等正在不斷升級芯片算力,以滿足更高級別的ADAS功能,而大算力的加持同時也離不開硬件的配合,算法能力指數級的增長,與之相應的是傳感器硬件配置的提升。從L1-L5級別的智能駕駛階段,車載攝像頭硬件將逐漸從原先的單車配置1~2顆,逐漸增長到8顆甚至12顆以上,用于實現更多的功能如APA自動泊車、ACC全速自適應巡航、前後側向碰撞預警、NOA自動駕駛等,因此車載攝像頭的市場規模將隨着更高階自動駕駛的落地會有非常大的增長空間。

由于自動駕駛功能的快速滲透,ADAS感知類汽車圖像傳感器(主要包括前視、側視等)的市場份額將呈現長期增長趨勢;而目前360全景以及APA自主泊車等功能尚未實現新車100%標配,因此未來2 - 3年內環視功能的車載CIS市場份額仍將呈現上升趨勢,到2024年後隨着搭載基數的提升以及ADAS應用的持續上漲,環視、倒車後視CIS的市場占比將開始下滑。

像素方面,由于自動駕駛階段目前正由L2逐漸向L5演進,群智咨詢(Sigmaintell)預測,2023年像素達到500萬以上的車載CIS出貨量約爲1900萬顆左右,同比增長超過170%,市場占比首次達到5%。預計2022-2028年間增速最快的是5M及8M的高清像素,複合增長率高達80%,主要也是由于L3級以上的高階智能駕駛普及帶來的需求增長;2M像素由于是中低配車型的中流砥柱,長期也會持續保持增長,預計6年複合增長率約19%;而1M以下像素的産品將隨着時間的推移以及高階智能駕駛的普及逐漸退出舞台。

從中國大陸地區主要的OEM廠商來看,不同定位的車企主要采用的汽車CIS像素結構也有所不同,如長安、長城、一汽等傳統老牌車企在高階智能駕駛的布局較晚,因此絕大多數搭載的CIS以VGA-2M區間爲主;新勢力車企以蔚來、小鵬、理想、智己、極氪等主要依靠高性能高階智駕爲賣點,因此在率先采用大算力SoC的情況下對于高像素CIS的需求也十分必要;而進入到2023年後,高階智駕方案逐漸成爲廠商開發新産品的基本配置,以比亞迪、特斯拉爲首的車企也開始陸續搭載500像素以上的攝像頭。

車企開始具備自動駕駛軟硬件整合能力,傳統Tier1優勢被削弱

目前全球車載攝像頭供應鏈雖然比較複雜,但也有規律可循。如日系車企豐田、本田、日産等主要傾向于本土的電裝、電産,但旗下高端車型的車載攝像頭模組主要還是由國際巨頭博世、大陸、采埃孚等供應;頭部幾家德系品牌寶馬、奔馳、奧迪等的供應結構非常類似,以國際主流Tier1爲主,且供應份額相對接近;中國自主品牌比亞迪、長安等目前低階輔助駕駛的車型此前基本采用的是博世的方案,法雷奧、大陸等産商也有供應部分環視影像系統;而中國新勢力車企由于大部分自身具備較強的算法軟硬件整合開發能力,因此更傾向于向攝像頭模組硬件廠商直采的方式。

但隨着智能駕駛功能的滲透,在新勢力廠商之外,也有越來越多的終端車企開始具備自身獨立的軟硬件算法集成能力,並取代一部分傳統Tier1的功能,在此情況下車載攝像頭模組的供應鏈也開始進行重組,傳統Tier1模組廠商的絕對優勢因此被削弱。根據群智咨詢(Sigmaintell)預測,海外TOP5廠商的份額將從2021年的70%以上下降到2027年的40%以下,一批具備模組研發制造能力的鏡頭模組玩家如海康、舜宇、歐菲等逐步進入該市場並獲取一定的市場份額,預計到2027年這些玩家在車載攝像頭模組市場的份額占比將超過40%。

加快技術布局,持續投入方能迎浪潮而上

總體來看,在日益競爭激烈的智能電動汽車市場,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已經逐漸成爲車企提升産品競爭力的關鍵,不論是新勢力品牌還是傳統造車企業,都會在這條道路上持續投入布局,因爲未來的10~20年間的趨勢將會是AI以及智能化的時代。而車載攝像頭作爲汽車獲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必然在此間發揮着關鍵作用,建議相關供應鏈廠商也加快技術布局和持續投入,努力抓緊這波汽車産業智能化的浪潮。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