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優質數據: 高達 50%折扣優惠 InvestingPro獲取優惠

中國「出手」救房市!全國各市土地銷售鬆綁:取消15%溢價上限、出讓頻率不受限

發布 2023-10-23 下午04:06
© Reuters.  中國「出手」救房市!全國各市土地銷售鬆綁:取消15%溢價上限、出讓頻率不受限
3333
-
6666
-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中國大型房企恆大、碧桂園等陷入違約困境之際,當局正積極提高開發商投標意願,旨在增加地方政府收益。據港媒披露,全國各市土地銷售鬆綁,取消15%溢價上限,22個重點城市的出讓頻率不再受限。現在,各市政府只需至少提前三個月宣佈土地銷售情況,而不是每年僅限三筆銷售。

香港《南華早報》(SCMP)報道稱,中國正在取消價格上限,並改變地方政府土地銷售的其他規定,作爲重振停滯的房地產市場,並扭轉經濟下滑趨勢的努力的一部分。

(來源:SCMP)

中國自然資源部已發佈指令,允許各市取消2021年實施的開發商土地溢價15%上限。這意味着,土地將被出價最高的投標人獲得,而不是從所有出價最高的投標人中隨機獲勝,從而提高了開發商的參與意願。

此外,有關市場最爲關注的容積率(FAR)規則變化方面,中國將允許開發商在城市地區以外建造建築面積小於土地面積的住宅,這一變化鼓勵別墅式住宅的開發。

這些舉措是在中國土地市場持續下滑之際推出的,此前資金短缺的私人房地產開發商控制了支出以修復財務狀況,而財務狀況則因銷售放緩和從2020年開始限制借貸的全行業整頓而受到擠壓。

研究公司中國指數控股公司(CIH)編制的數據顯示,2022年私人開發商的土地購買量較2021年下降80%。

據中國房地產信息集團(CREIC)稱,今年1月,全國百強開發商中只有3家購買了新土地。CIH數據顯示,截至9月,全國300個城市已向住宅開發商出售土地2.2億平方米,較上年下降33.4%。

與此同時,根據中國財政部的數據,1月至8月期間,土地出讓收入同比下降19.6%至2.71萬億元人民幣,約合3700億美元。

價格上限的變化翻轉了中國於2021年2月爲遏制開發商投機而推出的15%保費上限。各個城市已經做出了迴應,中國西南部四川省省會成都市9月宣佈,將按照市場化方式無上限出讓市中心的一批住宅和商業用地。

另外,山東省濟南市和安徽省合肥市當局也分別在10月9日和12日發佈的公告,宣佈取消新土地出讓價格上限。

隨着房地產行業低迷,中國22個重點城市的土地出讓頻率限制與地價上限同時實施,已經在2022年進行了零星調整。現在,各市政府只需至少提前三個月宣佈土地銷售情況,而不是每年僅限三筆銷售。

「這些政策舉措旨在提振正在經歷關鍵轉型期的中國房地產市場,」北京投資公司Chanson & Company董事Shen Meng表示。「這些變化將有助於消除供給側的技術障礙,但對購房者需求的影響可能相當有限。」

北京賣地戰略的第二部分是需求側戰略,即取消郊區的最低容積率要求。分析師表示,它的目的是迎合那些希望通過購買新房來改善生活條件的富裕房主。容積率是建築物總建築面積與建造該建築物的土地面積的比率,高層公寓是中國住宅的主體,其容積率高於低層建築。

早在1994年,中國就出臺了限制低容積別墅和高爾夫球場建設的政策,當時中國尋求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滿足不斷增長的城市人口的需求。202年,自然資源部明確住宅開發容積率不低於1.0。這裏換句話說是,中國建築面積必須等於或大於土地面積。

報道提到,中國現在有6億城市人口,佔全國人口的44%,多層建築在中國城市住宅市場佔據主導地位。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別墅也就是面積較大的獨棟住宅,僅佔總數的2.7%。分析師表示,這種情況可能會發生改變。

房地產研究公司北科研究院研究員Han Fei在10月18日的報告中寫道,中國住宅市場正在經歷升級期。「中國城市地區人口稠密,高峯時段的交通問題非常嚴重,」他解釋說。「因此,人們每天從郊區通勤上班並不方便。這刺激了居民擁有多套房子的需求,這樣他們就可以在工作日輕鬆地從城市上班,同時在郊區度過一個更輕鬆的週末。」

但他說,缺乏能夠滿足這些買家需求的優質住房。「取消最低容積率要求可以向市場釋放高質量的產品,並刺激市場需求。」

原文鏈接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