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優質數據: 高達 50%折扣優惠 InvestingPro獲取優惠

反彈無量,市值腰斬的中創新航(03931)如何破局?

發布 2023-10-9 下午06:52
反彈無量,市值腰斬的中創新航(03931)如何破局?
CNY/JPY
-
0386
-
0388
-
0857
-
2318
-
0175
-

反彈了一個月,中創新航(03931)迎來周線級拉高,然而近期卻遭到投行下調評級,成交量低迷,長線投資者不看好,究竟爲何?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今年以來中創新航接連遭到投行下調目標價,包括西南證券及小摩等,其中小摩于10月6日發布研報,將目標價由14港元下調至11港元。此外,公司與甯德時代互掐多年,專利訴訟及不正當競爭仍未有效解決,利空接踵而至,加上板塊一直下跌,使得該公司自上市以來市值已經腰斬。

今年上半年,該公司收入增長放緩,而淨利潤也出現下滑,反觀同行(如甯德時代),仍保持高增長趨勢,此外下半年前兩個月動力電池裝機量市場份額不及預期,公司競爭力略顯疲態。在二級市場,該公司近一個月有所反彈,但成交量依舊較低,大資金及價值投資者選擇觀望態度。

不過從估值上看,中創新航PB低于1倍,遠低于港股锂電板塊2.9倍,互掐對手(A股)甯德時代5倍,低估值之下,該公司還有機會嗎?

受益行業高成長,但盈利能力低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中創新航業務主要覆蓋動力電池及儲能兩大領域,具有央企+軍工血統,2018年董事長劉靜瑜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市場由商用車賽道轉爲乘用車賽道,而産品線砍掉了非主流市場應用領域,重心轉向叁元锂電池。2019年該公司趕上了新能源車發展浪潮,2019-2022年收入增長了10.8倍,複合增速達127.3%,淨利潤由虧損1.2億元到盈利6.92億元,不過淨利率較低僅爲3.4%。

從業務結構看,該公司目前核心收入來源于動力電池,不過動力電池和儲能系統業務收入均保持翻倍增長趨勢,2020-2022年收入份額相對穩定,動力電池收入份額在89%左右,2023年上半年,動力電池收入增速放緩,但儲能系統增長搶眼,收入份額提升至15.6%,收入增長貢獻大幅提升至44.4%。

中創新航動力電池在售産品主要包括磷酸鐵锂電池和叁元锂電池,在業務收入中份額二八開,于行業中率先推出的超快充、高功率、高能量密度産品應用在中高端EV、混動車。應用行業覆蓋乘用車及商用車,乘用車份額占比超過九成,核心客戶包括埃安、小鵬、深藍及Smart等,其中一直爲小鵬的核心供應商,今年廣汽埃安訂單大幅增加,前八月配套于廣汽的動力電池裝機量占總裝機量比超過六成。

在叁元锂電池,推出400V 2C中鎳高電壓電池,20-80%電量充電時間縮短至18分鍾,800V 3C/4C中鎳高電壓電池,區間充電時間進一步縮短至10分鍾,另外,該公司研發及推出800V 6C高鎳電池,以及超高能量密度半固態電池,處于行業領先地位。而在磷酸鐵锂電池,主要有插混續航在80km-300km的高功率磷酸鐵锂電池,800V 3C快充磷酸鐵锂電池以及支持高續航(600-700公裏)的One-Stop磷酸鐵锂及高錳鐵锂電池。

在儲能産品領域,主要包括電力儲能應用場景、工商業儲能應用場景及戶用儲能應用場景,其中液冷╱風冷集裝箱産品集高安全、高集成效率、長壽命于一體,和動力電池客戶需求存在重疊,訂單需求旺盛。電化學儲能在儲能領域滲透率仍很低,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預測,到2025年,新型儲能占比將超過50%,未來前景寬廣,而中創新航儲能産品收入近幾年翻倍增長,持續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

值得注意的是,中創新航高成長主要取決于行業的高景氣度,在産品端,超充及續航性能趨于同步,差異化較低,不過公司盈利能力卻遠低于同行。公司毛利率低于10%,2023年上半年爲9.6%,各項費用,包括銷售、行政及研發,費用率合計在5%左右,銷售淨利率常年處于較低水平,上半年僅爲2.2%。而反觀同行,如甯德時代,期間毛利率和淨利率分別爲21.64%及11.35%,遠高于中創新航。

此外,該公司權益杠杆相較于同行較低,上半年負債率55.22%,有息負債率26.72%,低于同行水平(參照甯德時代)。該公司追求高成長目標,通過犧牲利潤以價格優勢獲取市場,經營利潤率低于同行,加上權益杠杆不高,使得公司ROE常年都處于低單位數水平,2023年年化不足1%。

競爭至利潤承壓,不分紅市值難有起色

從行業來看,新能源汽車仍是動力電池最核心的需求場景,2023年8月銷量增速有所放緩,但滲透率已多月提升至30%以上,前八個月銷量537.4萬輛,同比增長39.2%,市場占有率達到29.5%。由于國內市場以乘用車爲主,爲動力電池應用大頭,于國內叁元和磷酸鐵锂處于六四開的份額結構。

實際上,一直困擾行業發展的叁大問題:即續航短、充電時間長及基礎設施覆蓋率低,在技術上正在逐步擊破,目前主流車型基本達到500公裏續航,部分高配車型可達700續航;3/4C電池及超級充電樁覆蓋,80%充電時間縮短至15分鍾內;充電基礎設施由國網及南網領隊,攜着特來電及星星充電等運營商,車樁比降至3倍以下,即便在鄉鎮等偏僻地區也有充電樁覆蓋。這也是新能源汽車下鄉政策的底氣,叁大問題的解決,打通了大部分人的購車焦慮,新能源車將成爲出行主流。

根據SNE Research資料,預測2023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將達749GWh,同比增長45%,未來幾年也將保持高雙位數的增速。截至今年首八個月,中創新航動力電池裝機量19.1GWh,同比增長68.2%,市場份額由去年同期的7%增加約1.7個百份點至8.7%,行業穩居國內前叁,全球前五。

目前行業市場集中度較高,全球前五依次爲甯德時代、比亞迪、LG能源、松下以及中創新航,在8月份市場份額分別爲38%、16.1%、14.1%、6.2%及5.4%,合計高達79.6%。其中中創新航下半年表現遠弱于上半年,而另有億緯锂能及SK On等奮起直追,該公司份額排名搖搖欲墜。

不過中創新航研發的 One-stop 技術在空間利用率、續航裏程、能量密度等關鍵指標上已達到行業主流集成技術水平,續航裏程可達1000公裏,有望提升公司産品力並成爲全新增長極。 因此,在高前景大趨勢下,參與者你追我趕,驅動技術進步,市場份額雖然有變動,但參與者依舊可以保持成長趨勢。

其實除了國內市場,中創新航也在積極進軍海外市場,2023年上半年,其國內及海外收入份額分別爲97%及3%,海外主要在歐洲、亞洲及美國市場,但基本都是少量出口,海外市場尚未真正打開,反觀甯德時代海外市場份額達到34.7%。甯德時代跟車企之間簽訂長期合同,這不利于其他參與者進軍海外市場,參與競爭難度系數較大。

而競爭的白熱化也將導致中尾部企業盈利微薄。中創新航與甯德時代互掐多年,專利訴訟事件至今未有效解決,規模上比不過甯德,且目前最大的問題爲盈利能力較低,通過産品價格方式雖然獲取了小鵬及廣汽等核心客戶,然而相比于甯德,利潤率低,今年以來,碳酸锂價格持續下跌,累計跌幅超過60%,這給其動力電池定價帶來壓力,而電池價格的下降,也導致該公司盈利或將繼續承壓。

綜合看來,中創新航雖保持高成長,但增速明顯放緩,下半年前兩月産品競爭力明顯疲軟,市場份額有所下降,不過行業高前景,加上産能規劃,依舊仍有成長預期,然而上遊價格下降給電池産品價格帶來壓力,競爭白熱化或持續吞噬其極低的利潤水平。該公司近期反彈無量,缺乏大資金參與,可持續性不足,仍有回落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自上市以來,還未曾分過紅,雖然公司成長不錯,但長線投資者或看不到回報(分紅及市值提升機會),避而遠之。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