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歐盟官方公報週三(10月4日)證實,已正式對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爲期1年時間,可能會在未來九個月內徵收反補貼稅等臨時措施。儘管調查範圍較窄,但調查重點是近年來中國出口大幅增長的全球主要行業。中國商務部對此表達強烈不滿,認爲此舉是主觀臆測,缺乏充足證據支持,不符合世貿組織(WTO)相關規則。
彭博社報道稱,歐盟委員會主席烏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早在9月宣佈這項調查將重點關注新型電池驅動電動汽車(BEV),以及中國政府提供的補貼。歐洲各個行業都擔心中國方面可能會採取報復行動,然而,考慮到太陽能電池板等其他補貼行業的先例,歐盟希望現在就採取行動。
(來源:Twitter)
通知稱,歐盟已收集足夠證據,證明汽車製造商受益於中國政府的補貼。報告補充道:「這些補貼使得受補貼的進口產品在歐盟的市場份額迅速增加,從而損害了歐盟工業。」
這項調查的範圍包括直接轉移資金、尚未徵收的政府收入,以及政府以低於適當報酬的方式提供商品或服務。該通知強調了「國有銀行提供的各種贈款、貸款、出口信貸和信貸額度,或國有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以優惠條件承銷債券」的證據。
歐盟還提到了所得稅減免,以及免除股息稅、進出口退稅、增值稅減免和退稅,以及政府提供的商品,例如原材料、投入材料和零部件。調查將重點關注設計可搭載9人或更少的新型純電動汽車。該通知沒有點名具體生產商,但調查將針對所有向歐盟出口的中國製造商,包括特斯拉公司以及比亞迪公司、上汽汽車公司和蔚來汽車公司等中國主要品牌。
根據中國商務部週三的聲明,認爲此次調查完全基於假設,缺乏充分證據。中國對此表示強烈不滿,稱此舉將嚴重擾亂全球汽車供應鏈,對中歐經濟關係產生負面影響。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指出,歐方還要求中方在極短時間內進行磋商,且未提供有效的磋商材料,嚴重損害了中方權利。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不久前舉行的第十次中歐經貿高層對話中,中方曾明確表示,歐方擬採取的調查措施是以「公平貿易」之名,行保護自身產業之實,是赤裸裸的保護主義行爲,將嚴重擾亂和扭曲包括歐盟在內的全球汽車產業鏈供應鏈,並對中歐經貿關係產生負面影響。
中方要求歐方從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以及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係的大局出發,審慎使用貿易救濟措施,鼓勵以電動汽車爲代表的新能源行業深化合作,爲中歐電動汽車產業共同發展創造公平、非歧視、可預期的市場環境。中方將密切關注歐方後續調查程序,堅定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調查期限爲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損害和反補貼措施評估期限爲2020年1月1日至調查結束。
任何反補貼措施都將取決於所確定的補貼水平以及補貼對歐洲製造商造成的損害程度。據彭博社此前報道,在最近對電動自行車和光纖電纜等其他行業的調查中,歐盟發現補貼幅度在4-17%之間。
通知稱,作爲調查的一部分,歐盟將尋求從所有相關方收集證據和證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