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優質數據: 高達 50%折扣優惠 InvestingPro獲取優惠

中國房市「拐點」閃現?9月房屋銷售溫和復甦!重要信號:核心城市政策開始奏效……

發布 2023-10-2 上午08:41
中國房市「拐點」閃現?9月房屋銷售溫和復甦!重要信號:核心城市政策開始奏效……
0003
-
0011
-
0836
-
0390
-
HSCE
-
HSCC
-
SSEC
-
HSH35
-
3333
-
600999
-
CSI300
-
CIFc1
-
SZI
-
HSTECH
-
6666
-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隨着中國加大力度支持房地產行業,中國9月份房屋銷售的跌幅有所放緩。中國房地產信息集團(CRIC)在數據報告中表示,隨着開發商更加積極地推出新項目,房屋銷售錄得小幅增長,這種復甦可能會持續到10月。分析師向市場發出重要信號,即政策效應纔開始在一些核心城市顯現,積極效應仍在累積。

中國房地產信息集團初步數據顯示,全球100家最大房地產公司的新房銷售額同比下降29.2%,至4040億元人民幣,約合554億美元,降幅較8月份33.9%收窄,銷售額環比增長17.9%。

中國開發商正在努力應對長達2年的危機,這場危機使巨頭面臨流動性風險,並剝奪了經濟的關鍵增長動力。中國最近公佈了對購房者首付要求的新削減,並承諾還允許貸方降低現有抵押貸款的利率。

另一家頂級房地產機構中國指數控股公司(China Index Holdings)發現,9月份的銷售數量較8月份有所下降,但也有理由預期有所改善。

「政策效應纔開始在一些核心城市顯現,」中指控股分析師Liu Shui表示。「積極效應仍在累積。」

曾經是行業支柱的開發商碧桂園控股有限公8月份公佈了創紀錄的虧損,並表示可能出現債務違約。風險也正在蔓延至金融領域,在該領域,大量投資房地產的信託公司未能支付某些投資產品的款項。

中國開發商現在指望黃金週假期能夠引發期待已久的房屋銷售復甦,從上週五開始的8天假期通常是該行業9月至10月旺季的高峯期。

假期前夕,深圳表示將放寬首套住房貸款利率下限,成爲中國四大城市中率先放寬首套房貸款利率下限的城市。

儘管中國國內對房市逐漸復甦的聲浪漸漲,但外媒評論仍認爲,低廉的估值激發了外資拋售最糟糕的樂觀情緒。

彭博社對中國分析師和基金經理進行的非正式調查中,15名受訪者中的9人認同,中國的房地產行業尚未經歷危機最嚴重的時期,這場危機給中國經濟蒙上了陰影,並導致全球資金從世界第二大股市撤離。其中6人將住房問題列爲2023年最後一季股市的最大風險,地緣緊張局勢成爲第二大擔憂。

這一結果反映了中國房地產行業日益惡化的狀況,因爲政策制定者似乎不願採取更激進的刺激措施,以免加劇長期金融危機。由於對流動性和住房需求疲軟的擔憂加劇,本週市場情緒進一步惡化,導致彭博資訊的房地產股指數跌至12年來的最低水平。

除了對房地產行業的悲觀情緒外,非正式調查顯示,鑑於近期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和低廉的估值,投資者對整體市場持樂觀態度。大約70%左右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計劃在境內和香港增持股票。

(來源:Bloomberg)

「我們正處於這個週期最糟糕的時期,而且還沒有脫離困境,當前的房地產危機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結束,」參與非正式民意調查的凱基證券亞洲有限公司投資策略主管Kenny Wen表示。「在房地產危機得到妥善處理之前,股市情緒不太可能大幅復甦。」

滬深300指數今年迄今已下跌4.7%,有望連續第三年下跌。這使得該指數的估值達到未來12個月預期收益的10.8倍,比5年平均水平低近2個百分點。

超過一半的非正式調查受訪者表示,與現金或大宗商品相比,他們認爲股票是目前最佳的投資選擇。15名受訪者中的9名也排除了第四季需要國家支持的資金來支持市場的可能性。

根據非正式民意調查的中值預測,滬深300指數預計今年年底將收於4100點,這意味着較最新收市價可能上漲約11%。結果顯示,恆生指數預計將觸及20500點,上漲空間約爲15%。

9月份,海外投資者通過與香港的交易聯繫淨出售了約370億元人民幣,約合51億美元的中國股票。8月,他們的倉位遭遇了創紀錄的900億元人民幣拋售,跌至2022年10月以來的最低水平,當時中國從嚴格的新冠疫情限制措施中重新開放,引發了未來三個月的大幅反彈。

(來源:Bloomberg)

與此同時,本月早些時候,在岸人民幣/美元匯率跌至2007年1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外國基金的持續拋售促使人們押注資金外流最糟糕的時期可能已經過去。不到1/3的受訪者預計今年通過所謂的滬港通計劃的資金流淨值將轉爲負值。

參加非正式調查的上海優普投資有限公司基金經理Zhu Houzhong表示:「人民幣資產,尤其是A股,目前非常便宜,市場很多地方都超賣了。」

(來源:Bloomberg)

原文鏈接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