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市場今日表現最穩健公司立即開始

克而瑞地産研究:預計四季度供需低位回升 核心一二線新房供給尚有放量空間

發布 2023-9-28 下午07:58
克而瑞地産研究:預計四季度供需低位回升 核心一二線新房供給尚有放量空間

智通財經APP獲悉,9月28日,克而瑞地産研究發文稱,預判四季度,供需低位回升是大概率事件,“以銷定産”模式之下,核心一二線新房供給尚有放量空間。成交大概率隨着供應放量而穩中有增,四季度環比叁季度有望穩中有增10%左右,維持弱複蘇,全年成交規模有望持平去年或小幅微增2%-5%左右,各城市分化行情預期延續。

2023年叁季度,整體樓市延續築底行情:供應疲軟,雖然7-9月逐月遞增,但是總體供貨絕對量仍不及二季度;成交延續低位徘徊,改善對成交的支撐作用轉弱,前期北京、上海、成都等熱點城市也出現了熱度轉降趨勢。

伴隨着8月末9月初四個一線城市相繼落地“認房不認貸”,核心城市諸如武漢、成都等陸續跟進,成交稍顯起色,典型項目來訪、認購有了不同程度的回升,而二手房市場韌性更強,整體成交表現優于新房,挂牌量普增,房東“以舊換新”較爲迫切。

2023年叁季度,新房供給約束逐步顯現,據CRIC監測,前8月120個重點城市新增供應1716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2%,較2021年同期“腰斬”。預估9月,新增供應預期2228萬平方米,環比上漲10%,同比下降39%。叁季度供應低位回升,但房企推盤熱情不及二季度,地市縮量的客觀制約+低迷市場行情的雙重影響,使得房企推盤積極性普遍不高。

不同能級城市呈現出顯著的分化行情,“以銷定産”模式之下,一線房企推盤積極性明顯好于二叁線城市,北京供給約束逐步顯現,核心區適銷對路的高端産品供給略顯不足,前叁季度累計同比降幅擴大至39%,上海叁季度供應略顯疲軟,同環比齊降;僅深圳一城叁季度供應略好于二季度,前叁季度累計同比維持正增。

26個二叁線城市叁季度供應同環比跌幅均在25%以上,僅天津、西安、昆明等少數內陸城市迎來階段性放量,叁季度供應環比持增,多數城市還是延續走低態勢,26個城市中已有21個城市前叁季度累計同比爲負,昆明、無錫、徐州、常州、嘉興等短期行情低迷型城市跌幅均超35%。

2023年叁季度,整體新房成交延續築底行情:據CRIC監測,前8月120個重點城市成交22720平方米,同比微增1%,持平去年同期。預估9月成交,並未出現季末放量的“翹尾”行情,與8月基本持平,預期單月成交面積爲2144萬平方米,環比微增2%,同比下降26%,延續低位波動。

從變化趨勢來看,叁季度市場下探築底:7-9月月成交量基本維持在2100-2200萬平方米,核心一二線在8月末9月初陸續推出“認房不認貸”、降首付、限購局部松綁等大招,但是從市場層面來看,並未出現明顯起色。

聚焦30個典型城市,一線因新政利好,對于成交促進作用比較明顯,9月環比上升9%,但是從叁季度成交來看,整體市場表現弱于二季度。其中上海的跌幅較爲顯著,累計同比轉負,主要是受到供給約束影響,疊加需求迎來階段性瓶頸期,成交略顯疲軟。北京、廣州、深圳叁季度成交雖然同環比齊降,但前叁季度成交基本持平去年同期水平。

重點二叁線則引來普降行情,不過仍有半數城市前叁季度累計同比維持正增,典型代表爲杭州、天津、廈門、成都等,2023年整體成交還是顯著好于2022年同期。杭州、成都主要得益于自住剛需剛改需求的釋放,廈門因高端産品迎來集中供應期,成交隨之放量,天津整體呈現出脈沖式複蘇,剛需購房基數相對較大,支撐其成交出現局部回暖。

2023年叁季度,17個重點監測城市二手房累計成交面積1831萬平方米,環比二季度下降23%,同比下降2%。按月來看,二手房成交7月築底,8月、9月企穩回升。尤其是9月,認房不認貸等政策落地實行後,重點城市二手房挂牌量普遍增長,帶看量也有所上升,帶動成交穩中有升,17城成交環比再增4%至637萬平方米,同比增幅擴大至19%。

從城市維度來看,絕大多數城市叁季度成交表現均弱于二季度,但環比跌幅高低差異明顯,關鍵因素在于9月新政出台後的市場走勢。

一類城市如北京、深圳,新政出台後市場有所改善,9月成交走強,帶動叁季度整體成交環比跌幅收窄。以北京爲例,認房不認貸的執行確實促進了一部分積壓需求的釋放,在京無房且有異地貸款記錄的剛需客、賣一買一置換客,入市積極性提升,9月北京二手房成交環比激增27%至125萬平方米。

而反觀廈門、蘇州等另一類城市,新政出台後,挂牌量同樣快速增加,比如蘇州認房不認貸不到兩周新增挂牌2千余套,其中包括大量的園區次新房,但成交端增長效應尚未顯現,9月成交繼續走弱,拖累叁季度環比跌幅達到30%以上。

2023年以來,一二手房價呈現典型的差異化,行情,一二手穩中微降,而二手房無論從下跌城市個數還是跌幅都遠超新房,整體新房房價持穩主要受結構性影響,隨着行情轉淡,僅中高端改善盤保持了較高的市場韌性,成交占比上升繼而對新房房價形成了良好的支撐。

1、70城一二手房價同環比齊跌,二手房降幅更大、下跌城市數量更多(略)

2、百城成交均價同比增3%、增幅放緩,京滬杭持穩、高端盤韌性較強(本節有刪減)

從CRIC監測的2023年前8月百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統計均價看,全國整體房價環比變動不大、其中一線房價基本持穩,同環比漲跌幅在1%以內。二線房價整體穩中有升,叁四線房價仍存小幅下行壓力。

前8月房價TOP10入圍名單與去年同期相比,只有1個城市變化,即蘇州取代叁亞成爲房價第10名,TOP10內部位次發生一定改變,比如上海超越深圳成爲房價冠軍,廣州、廈門位次互調。從TOP10入圍城市房價同比漲跌幅來看,上海、北京、廣州、杭州等交均價持穩,同比漲跌幅5%以內。

不過單城市內部房價漲跌分化加劇,對于板塊供應稀缺、配套健全的核心區域而言,整體房價還是有望保持堅挺行情,尤其是京滬中高端豪宅項目,保值增值性良好,網紅新盤依舊是“一房難求”。而對于短期內庫存量較大,嚴重供過于求,或是前期過度炒作,而無真實人口支撐的新城和城市外圍區域,整體房價走勢依舊是不容樂觀。而深圳、東莞、廈門、蘇州房價漲跌更爲顯著。深圳房價穩中有跌,主要是受到高端供應不足影響。

2023年狹義庫存持續回落,叁季度至階段性底部。據CRIC監測數據,2023年8月末百城商品住宅庫存量達到了50954萬平方米,環比持平上月,同比下降13%。究其原因,叁季度整體供應疲軟、成交築底,房企采取“以銷定産”模式,因而整體庫存也到達階段性底部,整體庫存規模回到2019年末水平。分能級來看,一線城市因8月供應大幅放量,月末庫存同環比微增6%和2%。二叁線城市環比持平上月,同比降幅分別16%和13%。

具體來看,一線城市中上海、深圳同環比齊增,主要源于8月供應顯著放量。北京、廣州整體供求持穩,因而庫存與上月基本持平。二線城市中,武漢、沈陽、成都位列本月末狹義庫存總量TOP3。環比來看,漲跌參半,漲幅較大的合肥、西安、長沙、杭州等均出現供應激增,整體成交回升幅度不及供應,因而短期內庫存持增。

而下降城市跌幅基本在5%以內,除了短期內熱度尚存的成都之外,以昆明、長春、重慶、哈爾濱、福州等弱二線城市爲主。同比來看,近八成二線城市庫存持降,甯波、南京、長沙、合肥等少數城市庫存同比仍在正增長區間。叁四線城市中,半數以上狹義庫存環比回落,但跌幅普遍在10%以內,僅晉江、銅陵等環比降幅達到13%。

供應:四季度將穩中微增,“以銷定産”核心一二線是供貨重心

叁季度房企供貨相對保守,雖然7-9月逐月遞增,但是總體供貨絕對量仍不及二季度,預期四季度或將穩中微增。主要基于一方面四季度仍是傳統營銷旺季,房企沖刺全年業績也會客觀上加快推貨頻率;另一方面隨着核心一二線城市 “認房不認貸”、降低首付、解綁限購等利好新政出台,對于整體市場信心也有很好的加持作用。此外,叁季度供貨低迷還有部分源于土拍節奏問題,房企拿地到項目上市存在一定的空檔期,四季度或將迎來前期優質項目集中入市。

但總體來看,增幅有限,一方面基于土地市場持續縮量,從上半年整體土地成交規模來看,相較去年成交低位,依舊下降25%,客觀上對後續新房供應會産生不利影響;另一方面,從新開工進度來看,1-8月房屋新開工面積63891萬平方米,下降24.4%,整體房企開工放緩,也使得項目上市周期客觀被延長,因而四季度供應即便放量,整體增幅依舊有限。

各城市分化還將持續加劇,“以銷定産”模式之下,短期內熱度較高的核心一二線城市仍將是房企推盤的重點區域,譬如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還有部分前期深度調整的核心二線城市,諸如南京、武漢、蘇州等,隨着市場購買力逐步修複,整體供應也將迎來一輪放量,尤其是增強改善盤的供給。而多數內陸弱二叁線城市,新房供應還將延續築底行情,以去庫存爲主。

成交:四季度低位回升,核心一二線新政加速置換需求釋放

目前來看,整體叁季度延續築底行情,9月成交略有回升,但“金九”成色不佳已是大概率事件。預判四季度,我們認爲,隨着政策持續發酵,新房成交存在一定的回升空間,四季度環比叁季度有望穩中有增10%左右,維持弱複蘇,全年成交規模有望持平去年或小幅微增2%-5%左右。

各城市分化行情預期延續,主要是基于新政落地效果不一。首先,對于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等本就市場熱度較高的供給主導城市而言,“認房不認貸”可擴充居民購買力,尤其是釋放前期因嚴苛政策而未能釋放的置換需求;“限購局部松綁”可擴大購房基數,調動居民短期內購房積極性,只要四季度供應保持充裕,這部分城市四季度成交熱度還是有望延續。其次,經曆了前期深度調整,市場基本面尚佳的廣州、南京、蘇州、武漢等,整體政策效果不及一線顯著,但是從周度數據來看,也出現了來訪、認購上升的情況,後期伴隨着“以舊換新”置換需求的逐步釋放,整體成交還是有望小幅微增。最後,弱二線和廣大叁四線城市,諸如南甯、昆明、福州、無錫、常州等,市場修複仍有待核心城市的熱度傳導,這些城市當前樓市政策已處于“放無可放”的狀態,市場信心跌至谷底,加之居民購買力不足,整體樓市還將面臨較長的調整期。

預判二手房市場後續走勢,我們認爲,短期內仍將好于新房,四季度以價換量仍將延續。主要是基于當前各核心一二線城市相繼出台了“認房不認貸”等新政,部分城市購房者還是要依托“賣舊”才能“買新”,因而短期內出現了二手房挂牌量激增的情況,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業主後期也將逐步調整市場預期,不排除出現集中降價抛售的情況,自住剛需也將借機入市,對二手房成交産生良好的支撐作用。

産品方面,克而瑞地産研究指出,2023年叁季度,房地産市場得到更多政策支持,房企也在“居者優其屋”的路上繼續發力。在改善需求爲主導的市場環境中,保持産品的競爭力,滿足多樣化、個性化的居住需求,是房企突圍的重要戰略。未來,伴隨着樓市政策的差異化放松,大面積改善産品的更新迭代有望加速。在“開放式社區”理念的加持下,住宅産品也將從建築視野升級至城市視野,融合社區與城市的界面,爲生活增添更多場景與活力。

2023年前叁季度,叁房及以上戶型的産品成交比重持續增長,其中,增長最快的是四房産品,其成交套數占比26.2%,較去年底大幅增加3.1個百分點;叁房成交占比也較2022年微增0.5個百分點至56.3%,但仍略低于2021年水平;而一房、二房及其他戶型占比持續走低。隨着改善需求的繼續釋放,對一房、二房有需求的比例正在縮小,市場主力仍是叁房,而四房的需求度持續升溫。

戶型結構的改善型特征進一步強化,其主要原因是在經濟承壓的大環境下,居民風險偏好降低,剛需購房者不再勉強自己“上車”;而改善型購房者更具經濟實力和杠杆風險承受能力,因而大戶型産品的需求韌性也得以凸顯。

分城市能級看,一線城市叁房、四房需求均顯著增長,兩者的成交套數占比較2022年度分別提升6.1和4個百分點,合計占比83.6%,高于低能級城市。其他戶型産品成交縮水最明顯,同期成交占比下降5.5個百分點,改善需求由複式、雙拼、疊加、聯排等轉向平層中大戶型。

二線城市的成交結構波動最小,其中,二房、叁房和四房産品的成交套數占比均較去年同期增加,叁房的比重增幅最大,由54.8提升至57.2%,但仍低于2021年水平。

叁四線城市大面積平層需求最旺盛,叁房産品也受到擠壓,四房成交套數占比連續叁年增長,今年前叁季度的增幅也是最快的,較去年同期大增4.8個百分點;五房及以上戶型的成交比重也增加0.8個百分點,其他産品的成交占比均下降。

從成交面積結構看,大面積産品需求穩步提升。前叁季度66.5%的成交集中在90-140㎡之間,其中,90-110㎡産品的成交占比較去年下降0.3個百分點,而110-140㎡産品的比重由去年37.7%的低位反彈至2021年水平,主力面積段整體維穩。140-180㎡和180㎡産品成交比重逐年增加,前叁季度占比分別增加0.5和0.1個百分點。

分城市能級看,一線城市剛改面積段最爲暢銷,90-110㎡産品的成交占比增加最爲顯著,達到40.8%,較去年增加了2.7個百分點;但是受房價承受力所限,90㎡以下剛需産品成交占比仍位居第二。

二線城市改善需求相對分散,各面積段成交占比最爲均衡,110-140㎡是主流産品,成交占比36.7%;90-110㎡産品占比次之,爲27.2%。與此同時,110㎡以下産品成交占比連續下降,市場向110-180㎡面積段集中。

叁四線城市剛需剛改退潮,改善面積段加速占領市場,110㎡以上各個面積段産品成交占比較去年均有所增加,合計提升1.3個百分點;90-100㎡産品成交比重降幅最大,爲0.9個百分點。

低能級城市購房更傾向于大面積産品,主要體現出本地居民的居住升級需求,叁四線城市由城鎮化帶來的定居需求減弱,但是當地居民的改善型需求依然堅挺,房企正逐漸把一二線的産品經驗和居住體驗引入叁四線市場中,空間更寬敞、品質更高的大面積産品受到改善客群的普遍歡迎。

産品美學成爲建築的自我表達,城市美學推動房企通過建築立面去表達城市精神和回應城市景觀,爲建築賦予當代設計語言是房企營造産品符號標志的重頭戲。

走在精工前沿的房企,用建築語言創造藝術和詩意同時也愈發重視綠色建築材料的應用,踐行着國家雙碳承諾。在近期新推出的住宅産品中不乏綠建材料身影,常見的有low-e玻璃、鋁板幕牆以及可代替石材的仿石鋁單板、保溫裝飾一體板、陶板等,同樣令建築立面曆久彌新。

近兩年,改善型購房需求已經超越剛需,成爲房地産市場的主力。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新政對置換需求的提振很有針對性。此前“認房又認貸”的情況下,二套房的首付比例高、貸款利息高,目標房産的總價、面積等都受到政策的限制。隨着政策的放松,置換需求有望加速入市,在相同首付預算下,置換者也可以瞄准品質更好、面積更大的住宅産品。

部分城市落地的差別化限購政策也有利于大面積産品的需求釋放。比如,蘇州取消120㎡以上住宅的限購、成都144㎡以上住宅不再搖號等措施。可以看出,小面積住宅限購政策仍保護剛性居住需求,而此前沒有購房資格的改善客群能給市場帶來更多增量,整個市場也將進一步朝着大面積改善型需求轉變。

政策進一步放松的趨勢對于房企提升産品品質的戰略也是一個積極的信號。成都已宣布新拍地塊取消限價,預計後續將有更多城市跟進,這給房企留出了更多的利潤空間,有利于激發房企提升産品配置、打造産品力的積極性。

由此,新政後多居室大戶型産品將成爲更多改善購房者的目標,房企也將圍繞居住體驗繼續發力,實現改善産品定位與設計的加速進化。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