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優質數據: 高達 50%折扣優惠 InvestingPro獲取優惠

可怕!這個指數20年里暴跌98%,逼近「歸零」,改革要來了

發布 2023-9-27 下午06:03
可怕!這個指數20年里暴跌98%,逼近「歸零」,改革要來了
HSCE
-

2023年以來,在外圍多國股市一片紅火的情況下,港股卻表現得比較疲軟。其中,港股市場創業板的表現用某些投資者的話說那是相當的「辣眼睛」,甚至因為表現太差而「反向」引起了高度關注。

20年里累跌98%,對新股吸引力「歸零」

1999年,港股市場推出了創業板,彼時這個板塊的定位是給不具備主板上市條件的中小企業及創新企業上市募資。不過,推出沒多久,創業板就遭遇了「科網股泡沫」,在科網股暴跌的帶動下,不足三年的時間里,創業板指數暴跌近90%。

面對此情此景,港交所想到的辦法大概就是這把玩砸了,重開一局。

2003年,港交所啓用標普香港創業板指數(以下簡稱「標普創業板指數」),基點為1000點。

卻沒想到,時間過去20年,這把又玩砸了。

9月27日,標普創業板指數再跌0.37%,截至收盤只剩24.13點,2023年年内跌幅已超33%,而在過去20年里累跌近98%

從成交量來看,標普創業板指數也是「越過越抽抽」,近期全天成交額已不足1億港元。

標普創業板指數表現如此,可以想見該板塊的基本功能已經難以實現。

數據顯示,目前創業板上市公司有341家,規模其實很小。

而就在這些創業板公司中,總市值最大的洪橋集團(08137.HK)也只有不到40億港元市值,連主板「大塊頭」騰訊控股(00700.HK)、阿里巴巴(09988.HK)、中國移動(00941.HK)的一個零頭都比不上。

另外,創業板個股中,股價超過1港元的佔比也很低,只有不到20家。另一邊,超過半數的創業板股票近期處於零成交狀態。具備股價低、成交低等一些特徵的股票一般被冠以「仙股」的名頭。

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創業板對新股顯然已經沒有什麽吸引力了,這個板塊也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迎來新鮮血液了。

據統計,2023年至今,港股市場的新股全部為主板上市,創業板直接就給「忽視」了,而上一只在創業板上市的股票還是裕程物流(08489.HK),該股於2021年1月13日在創業板上市。

這也就是說,在過去兩年多的時間里,港股創業板沒有赢得任何一只新股的青睐,簡直「慘不忍睹」。

創業板越來越不行,原因何在?

港股市場在全球範圍内亦是數得著的知名資本市場,很難想象創業板的表現何以會如此之差?

其實創業板之所以走到今天有很多原因。

例如,創業板最初的定位是給不具備主板上市條件的中小企業及創新企業上市募資,但後來港交所不斷「打補丁」,許多原本不能在主板上市的企業紛紛也湧向主板,從某種程度上「吸血」了創業板。

這也導致創業板逐漸失去了對新股的吸引力,其結果就是板塊多年沒有「上新」。

與此同時,創業板内一些公司還紛紛「出逃」,轉向主板上市。

另一方面,標普創業板指數在過去很多年沒有調整指數的成分股,這也是導致指數表現一日不如一日的一個原因,進而喪失對新股的吸引力。

在逐漸「沉淪」後,創業板逐漸變成了一個「仙股」遍地的市場,而這些「仙股」還在玩一些「割韭菜」的套路,進一步趕跑了投資者,進入了惡性循環之中。

創業板亟需改革,方案有望年内就推出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港交所不打算重開一局了,而是設法通過改革的方式盤活現有的局面。

港交所此前就表示,將儘快就創業板(GEM)改革向公眾展開咨詢,並成立專責小組處理有關創業板的檢討,以吸納來自投資者和證券業内代表的意見。

9月26日,港交所終於發佈公告稱,GEM(創業板)上市改革咨詢市場意見,時間為期六周,將於2023年11月6日結束。

據了解,香港聯交所表示,此次刊發的有關創業板(GEM)上市改革的咨詢文件,主要有四個方面,分别為引入「簡化轉板機制」、全新的財務資格測試、將GEM發行人的持續合規要求與主板一致、縮短控股股東IPO後禁售期。

其中,建議引入全新的「簡化轉板機制」備受關注。

根據咨詢建議,允許合資格的創業板發行人轉往主板時無須委任保薦人進行儘職調查,也不需要刊發招股說明書。

這種做法顯然比之前的轉板規定更為寬松,同時有助於轉板企業降低合規成本。

全新的財務資格測試是指,對於首次上市規定,為大量投入研發活動的高增長企業推出新的資格測試。採用此新測試的創業板上市申請人,除符合其他條件外,須確保其在上市前兩個財政年度的合計研發開支不少於3000萬港元,而每個財政年度的研發開支佔同期總營運開支達15%或以上。

總的來看,港股市場的創業板已經喪失了基本職能,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具體的改革方案有望在年内就拿出來。而改革方案能否令港股創業板「煥發新機」則仍需持續跟蹤。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