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優質數據: 高達 50%折扣優惠 InvestingPro獲取優惠

空頭力量終於衰竭?港股逆勢大漲,投資前景獲内外機構看好

發布 2023-9-22 下午07:01
空頭力量終於衰竭?港股逆勢大漲,投資前景獲内外機構看好
US500
-
0005
-
2319
-
1299
-
0700
-
DXY
-

雖然跳過9月加息,但美聯儲釋放的「鷹派」信號仍引起了投資者的擔憂,美股市場近期連遭下跌。其中,美東時間9月21日(周四),美股主要指數道指、納指、標普500指數均遭遇跳空下跌。

本以為外圍形勢不好,港股會跟跌。不料,9月22日,港股市場卻一反近期的疲軟萎靡迎來了投資者期盼已久的大陽線,成交量亦有所放大。

「多軍」士氣大振之下,港股市場會不會就此止跌?後續投資前景如何?這些也是投資者當下最關心的問題。

逆勢大漲之日大面積零成交再現,流動性問題仍需關注

其實近兩年港股市場整體表現偏向疲軟,僅從2023年内的漲跌來看,富途牛牛的數據顯示就有多達307家上市個股跌超50%,佔港股市場股票總數的10.36%其中,信懇智能、恒宇集團等12只個股的跌幅更是超過了90%。

之所以有如此多的個股跌幅慘烈,很大程度上要歸因於港股市場的流動性出現了麻煩。

交易所數據顯示,2023年前8個月港股市場日均成交金額為1123.31億港元,較2022年的日均成交金額1245.72億港元,同比下降了9.83%,較2021年1673.8億港元的日均成交金額更是相去甚遠。

具體到個股上,大面積零成交的情況在今年屢屢出現。即使在逆勢大漲的9月22日,港股市場仍有887只股票(包括停牌的)處於零成交狀態,其中一些更是連續零成交。

流動性就是市場中的「水」,缺乏流動性的市場很難健康運轉,市場所承載的融資功能也將遭到削弱。

據悉,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夥人歐振興在記者會上表示,德勤將2023年香港新股(IPO)集資宗數由6月時預測的100宗,削減至70宗,減幅達30%另外,歐振興預計,今年香港IPO將難以達到1800億港元的預測,或僅為500億港元,為10-11年低位。

富途牛牛的數據顯示,時間來到9月22日,港股市場2023年共計「上新」了62只新股。

值得一提的是,關於港股市場遭遇流動性困境,近期中國香港特區政府高層也在頻頻喊話。

據了解,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表示,「促進股票市場流動性專責小組」正不停加開會議,研究提升港股流動性的方法,並會儘快向他提交建議報告。

香港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李惟宏則稱,業界高度關注港股流動性問題,「促進股票市場流動性專責小組」除全面檢視影響股票市場流動性的内外主要因素,亦要提出短中長期措施來提升港股的競爭力。

李惟宏還表示,小組各成員正認真客觀關注港股面臨的挑戰,並就上市改革、交易成本以及交易機制等方面提出各項促進股票市場流動性的建議,預期短期刺激措施將會很快推出。

更多利好已在路上,年内回購金額大增

事實上,在等待流動性改善措施推出的同時,市場其實也已經迎來了一些利好消息。

一方面,從外部環境來看,雖然美聯儲釋放了「鷹派」信號,但畢竟跳過了9月加息。英國央行周四也暫時停下了加息腳步,在這之前英央行已經連續14次加息。

美國及歐洲或許不會很快進入降息通道,但再往上瘋狂加息的空間應該已經不是很大了,邊際改善的迹象已經顯現,「黎明」或許就在眼前,外資持續流出的壓力有望逐漸迎來緩解。

另一方面,港股市場也在積極開展回購。恒生指數公司統計,截至9月15日,2023年港股回購金額達到735億港元,佔2022年全年總額的70%。該公司預測,2023年港股回購金額可能達到929億港元,是前5年年度平均水平的3.9倍。

這些積極回購的公司中不乏騰訊控股(00700.HK)、匯豐控股(00005.HK)、友邦保險(01299.HK)、快手-W(01024.HK)、蒙牛乳業(02319.HK)等明星企業,且這些上市公司目前仍在持續回購之中。

在回購之外,伴隨著近期的下跌,也有更多公司獲得了產業資本、股東及投資機構的增持。

回購、增持頻繁且持續地出現也表明上市公司、股東、外部投資者認為標的公司當下的價值處於被低估的狀態。

另外,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以來,有十多家港股公司正式發起或推進私有化退市。其中,一些公司是以高於現有股價的溢價回購注銷目前的流通股。

其中一些公司之所以私有化退市就是因為股價跌得太多以至於不能反映公司的實際價值。

港股處於歷史底部區域,多家機構紛紛唱好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一些國内外的機構也紛紛發表了看好港股後市的觀點。

海通證券的研究人員認為,6月以來港股恒生科技漲幅領先,多項指標顯示港股依然處於歷史底部區域,具備中長期配置價值。美聯儲結束加息後港股海外資金壓力有望緩和,南向資金持續逆勢流入,或將成為港股支撐力量。近期港股表現較強源於基本面預期改善,往後隨著庫存周期回升,國内經濟和港股盈利有望持續修復。

天風證券發佈研究報告稱,當前港股估值處於相對底部水平,邊際層面南向資金明顯流入。8月國内通脹及進出口數據已現邊際改善迹象,樓市新政有望推動宏觀經濟預期改善。

該券商仍然看好港股市場估值由當期低位逐步向上修復。中期來看,隨港股科網公司AI大模型發展逐步兌現增量價值,有望持續吸引資金增配。

與此同時,9月以來,一些境外機構也紛紛唱多中國經濟和中國股票的回報率。

9月17日,高盛最新宏觀研報指出,8月經濟數據好轉顯示中國經濟正在穩步回升,高盛預測,在庫存周期、政策支持、出口的穩步回升三個驅動因素之下,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會從二季度的3.2%逐步回升至四季度的5%,全年預計增長5.4%。

9月18日,隆巴德咨詢公司的經濟學家稱,基於中國股票的風險回報率在變高,已調高中國股票評級。

結語

在投資中,其實只需做到模糊的正確,而當下的港股市場已處於歷史大底附近,是一個值得逐漸下注的地方。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