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低估值寶藏股立即開始

突發「組合拳」!中國三部門聯手救房市:落實首購「認房不用認貸」政策 延長售房買新屋退稅期限

發布 2023-8-25 下午05:11
突發「組合拳」!中國三部門聯手救房市:落實首購「認房不用認貸」政策 延長售房買新屋退稅期限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管局週五(8月25日)獲多家官媒證實,聯合印發通知出手放寬購屋規定,推動落實購買首套房貸款「認房不用認貸」政策措施。中國財政部稱,將把出售舊房後一年內購買新房的個人所得稅退稅期限延長至2025年底。

通知中明確提到,中國居民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申請貸款購買商品住房時,家庭成員在當地名下無成套住房的,不論是否已利用貸款購買過住房,銀行業金融機構均按首套住房執行住房信貸政策。此項政策作爲政策工具,納入「一城策」工具箱,供城市自主選用。

(來源:Bloomberg)

據住房城鄉建設部有關負責同志介紹,此項政策將使更多購房人能夠享受首套房貸款的首付比例和利率優惠,有助於降低居民購房成本,更好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中國媒體稱,此次政策說明當前購房領域開始出大招,對於後續尤其是「金九銀十」階段的購房市場提振具有積極的作用。

此次政策是由住建部、央行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印發的,也意味着政策組合拳繼續出臺,這也是住建系統和央行金融系統出臺的影響較大的購房政策。

此次政策也是在當前房地產市場企穩回升中的非常重磅政策。觀察目前中央和地方的政策,地方上出臺政策比較多,尤其是一些二線城市持續發佈政策,但是市場方面依然很期待高層有一個更爲統一的政策。此次三部門出臺政策,明確定調,對於後續各地房地產政策的開展具有非常好的指導價值。

彭博社報道稱,中國的房地產行業正在崩潰,風險正在蔓延至該國價值60萬億美元的金融體系。隨着全國房價下跌,中國現有政策未能維持房地產市場的反彈,使政府5%的GDP經濟增長目標面臨風險。

據中國財政部的聲明稱,將把出售舊房後一年內購買新房的個人所得稅退稅期限延長至2025年底。

儘管中國股市因這一消息而下意識地上漲,但基準滬深300指數在30分鐘內幾乎抹去了所有漲幅。

仲量聯行首席經濟學家兼大中華區研究主管Bruce Pang表示:「這項政策肯定是積極的,有利於住房需求。但就其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而言,我們需要更多時間來考慮。信心和情緒在房價螺旋式下降的情況下恢復,我們還沒有處於轉折點。」

曾經是行業支柱的開發商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正處於違約邊緣,這表明沒有一家公司是大到不能倒的。越來越多的開發商陷入困境,中小城市的房價正在暴跌,影子銀行中融國際信託有限公司本月未能支付數十種高收益投資產品的款項,引發了不滿的活動。

(來源:Bloomberg)

在至少10個最大的城市中,有抵押貸款記錄但沒有房產的購房者必須遵守更高的首付要求和更嚴格的借貸限額。這抑制了需求,因爲這些人被視爲第二次購買者。在首都北京,第二次購房者需要支付高達房產價值80%的首付,首次購房者的首付爲40%。

「關鍵是一線城市的核心區會不會採取這個政策,如果他們這樣做,這將有助於振興房地產市場,」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銀行集團有限公司高級中國策略師Zhaopeng Xing表示。「但如果不這樣做,該政策的影響力就會較小。」

中國最高住房官員7月敦促金融監管機構和貸款機構加大力度振興房地產行業,並呼籲將已付清之前抵押貸款的購房者視爲首次購房者。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銀行集團在一份報告中估計,開發商在履行其財務義務方面面臨62萬億元人民幣,約合8.5萬億美元的缺口。

就房價而言,官方統計數據顯示,每月跌幅穩定在1%以下,但代理商的實地報告顯示,過去兩年某些地區的跌幅達到15%甚至更多。儘管房價的下滑有助於中國提高可負擔性,但它卻打擊了消費者的信心。

高盛報告估計,房地產債務佔GDP的48%,達58萬億元人民幣,其中2/3是抵押貸款,其餘是開發商債務。報告稱,雖然由於首付要求較高,家庭抵押貸款對銀行構成的威脅較小,但中國可能會出現2萬億元人民幣的信貸不良,損失率達10%,這主要是由於開發商帶來的風險。

以下是中國現有的行業支持措施:

1. 如果新建房價連續三個月下跌,首次置業者的抵押貸款利率將降低;

2. 全國範圍內的房地產佣金上限以刺激需求 允許私募股權基金爲住宅房地產開發籌集資金

3. 承諾提供2000億元人民幣,約合270億美元的專項貸款,確保停滯的住房項目交付

4. 在11月公佈的16點計劃涵蓋從解決流動性危機到放寬購房者首付要求等

5. 在8月15日,中國央行對關鍵利率進行了三年來最大幅度的下調,以提供一些刺激。

從長遠來看,中國人口老齡化和城市化進程放緩意味着中國不太可能回到房地產增長迅猛的時代,中國領導層主席推動「共同繁榮」也意味着中國不願鼓勵投機性購買。

原文鏈接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