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零售商京東集團-SW(09618.HK)的2023年第2季非會計準則股東應佔淨利潤同比增長31.87%,至85.57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非會計準則淨利潤率達到3.0%,較去年同期高出0.6個百分點,用管理層的話來說:「創下6月促銷季的新高」。
然而,不知道是不走運(美股和港股整體表現欠佳),還是不被看好(市場不看好京東),在公佈業績之後,京東(JD.US)的股價不漲反跌。
單從2023年第2季業績表現來看,京東的一些指標還是有不錯的提升和改進,但也存在一些有待提升的方面,而下半年整體消費環境存在不確定性,以及來自其他形式電商平台的競爭加劇,或是令京東股價承壓的主要原因。
物流效率優化,效益提升
很早以前就明確了物流戰略的京東,最新的季度業績進一步體現了物流對其零售業務及整條供應鏈的促進作用。
2023年第2季,京東的淨商品收入同比增長3.47%,至2338.55億元;淨服務收入按年增長30.05%,至540.76億元;季度總收入同比增長7.60%,至2879.31億元。
第2季度扣除倉儲物流開支前的毛利率按年提升了0.98個百分點,至14.39%,扣除倉儲物流開支後的毛利率亦按年提升了1.28個百分點,至8.60%。
在業績發佈會上,管理層多次強調,物流是京東的立身之本,正因為對物流基建的持續投入,能夠讓京東零售通過成本優化,為消費者帶來價值和體驗。
從以上的數據可以看出,京東的物流支出持續改善,每單位物流和履約支出的投入,產生的收入也在提高。財華社估算,2023年上半年,京東每單位履約支出產生的收入為16.56元,較去年同期的15.95元高出3.82%。
除了物流投入帶來的規模效益外,京東的零售業務優勢——手機和電子產品零售業務,於2023年第2季也恢復雙位數增長,電子及家電季度收入同比增長11.36%,至1521.31億元,見下圖。CEO許冉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第2季手機銷售實現雙位數增長,遠超行業水平。
此外,財華社認為京東的廣告業務增長也可圈可點。2023年第2季,平台和廣告收入同比增長8.52%,至225.09億元,增幅要高於上季的按年增幅7.84%,這在全球廣告業務增長放緩的背景下,是不錯的成績。管理層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第三方商家產生的季度收入增速要快過自營業務,主要受第三方廣告收入推動。
第三方業務擴大
在過去,京東與阿里巴巴(09988.HK)和拼多多(PDD.US)的業務模式存在不小的差異,京東以自營業務為主,而阿里巴巴和拼多多為交易平台——以第三方業務為主,自營業務規模相對要小得多。
京東的優勢是零售,憑借其物流基建的投入,推動物流成本的規模化,從利潤微薄的零售業務中硬是開辟出屬於自己的利基市場。阿里巴巴和拼多多則通過提供流量、撮合交易來賺取佣金和從服務生態的延伸中獲利。
隨著物流業務的擴大,原來僅供内需的物流部門自立門戶成立京東物流(02618.HK),並成功上市。到現在,第三方業務已佔了京東物流的大部分收入來源。
與之相對應的是,過去大部分為自營業務的京東,也持續擴大第三方業務,尤其在「二選一」被廢除後,入駐京東的品牌商持續增加,例如,京東剛剛在公眾號宣佈與古馳達成戰略合作,古馳京東官方旗艦店入駐京東。
第三方業務的擴大,或是帶動其廣告收入增長的一大助力,也更有利於京東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對外延伸才有更大的可發展空間。
管理層在業績發佈會上透露,第三方業務的長遠目標是GMV(總銷貨值)佔京東平台總量的60%左右,這相對於京東的傳統自營模式而言是一個挺大的突破。
不利因素
然而,這份2023年第2季業績,在匯報了京東的一些進步外,仍有頗多不足之處。
例如,其超市業務表現疲弱,許冉在回答分析員問題時提到,這可能與去年同期相對較高的基數有關,超市業務仍有較大改善空間,這包括品類優化以及疫情後線下轉化的推進。
此外,對於前景,管理層的取態也較為謹慎。許冉提到,第3季整體表現不僅受到宏觀經濟環境和消費趨勢的影響,還受到季節性影響。此外,京東還會繼續進一步優化其業務結構。
總結
京東的物流優勢繼續擔當著推動其規模效益提升的大任,同時在電子和家電等優勢品類上,京東也繼續跑赢行業平均水平,京東於第2季繼續保持這些優勢,以穩定基本面。
此外,京東也開始突破傳統業務,拓展3P業務,以完善服務生態,並擴大規模。
這些都體現出京東破與立的決心。
但是另一方面,京東也面對不少挑戰,這包括宏觀消費環境的波動,和來自阿里巴巴等的競爭加劇。此外,還有消費模式的轉變,例如新型銷售手法的變化,抖音電商業務的崛起,對其是不小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