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40%折扣優惠
最新!💥 獲取ProPicks查看哪些策略擊敗標普500指數1,183% 領取40%折扣優惠

反駁高盛「唱空」研報!花旗、瑞銀和大和資本爲中資銀行辯護

發布 2023-7-20 上午08:32
反駁高盛「唱空」研報!花旗、瑞銀和大和資本爲中資銀行辯護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針對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一份批評性報告,越來越多的機構爲中資銀行辯護。與此同時,中國不斷惡化的債務危機引發對危機蔓延的擔憂。

花旗集團(Citigroup Inc.)、瑞銀集團(UBS Group AG)和大和資本市場(Daiwa Capital Markets)認爲,中國的銀行將在不削減股息的情況下承受地方政府壞賬和手續費收入減少的壓力。

這些機構表示,這是因爲中國政府需要國有銀行的派息來爲支出提供資金,而且中國的資產負債表狀況穩健。這是對高盛分析師此前下調中資銀行評級和目標股價的反駁。

大和資本市場銀行業分析師Michael Zeng表示:「財政部有保持股息支付比率穩定的動機。」Zeng補充說,作爲大多數國有銀行的控股股東,現金分紅是政府的「主要收入來源」。

自5月初以來,中國銀行類股已下跌12%,估值接近歷史最低水平。中國政府要求銀行通過降息和擴大貸款來支持經濟增長。

儘管高盛同行的反駁可能爲中國官方媒體和金融機構的齊聲批評提供支持,但它們也突顯這家華爾街銀行在中國經濟復甦關鍵節點上的看空立場。

彭博彙編的數據顯示,迄今爲止,高盛仍是唯一一家對中國工商銀行(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和中國農業銀行(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Ltd.)給出賣出評級的經紀商。中國最大的銀行中國工商銀行有24條買入或增持建議。

在7月4日發佈的報告中,高盛分析師強調了銀行對地方政府債務敞口的風險。分析師們表示,潛在的損失可能會削弱盈利增長,損害資本積累,從而影響派息水平。

鑑於中資銀行的估值較低,它們的派息是吸引投資者的一個關鍵因素。MSCI中國指數成分股公司將其2022年收益的近三分之一返還給股東,這意味着股息收益率超過7%。

這是美國競爭對手的兩倍多。包括工商銀行在內的幾家最大的銀行多年來一直保持着30%左右的派息率。

瑞銀大中華區金融股票研究主管May Yan表示,中資銀行「從收益率的角度來看肯定具有吸引力」。大型國有銀行「將盡最大努力維持股息水平」。她補充稱,更糟糕的情況可能已經反映在價格中。

高盛發佈報告之際,就連中國國家養老基金也在削減對高風險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發行的債券的敞口。與此同時,大型國有銀行已開始向中小企業發放超長期限和臨時減息貸款。政策制定者還敦促貸款機構降低5.4萬億美元住房貸款的再融資成本。

不過,花旗集團分析師上週表示,中國的銀行應該能夠承受這種壓力。

以Judy Zhang爲首的花旗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寫道:「過去10年,中國的銀行積累了大量的反週期撥備,這些撥備可以用來幫助緩衝盈利增長和資本生成,而無需降低派息率。」

招商銀行(China Merchants Bank Co. )投資者關係部7月10日發佈《關於高盛報告涉及CMB有關問題的澄清》,稱從該行收到的投資者問詢和反饋來看,高盛的判斷對部分投資者產生了一定的誤導,並引發投資者對招行資產質量的擔憂,該行有必要對相關情況進行澄清。

該份澄清文件中直指高盛研報關於招行的表述存在計算邏輯錯誤、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債務數據錯誤等問題。

招行投資者關係相關負責人表示:「高盛報告確實引發部分投資者擔憂招行的資產質量。招行對高盛的報告進行澄清,是引導投資者該如何看待招行的資產質量問題。當然,澄清說明中使用的是2022年年報數據,沒有使用新數據。」

招商銀行表示,截至2022年底,其資產負債表上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貸款約爲人民幣1326億元(約合183億美元),遠低於高盛估計的人民幣1萬億元。

上海半夏投資管理中心(Shanghai Banxia Investment Management Center)7月10日也駁斥了高盛報告,稱這家美國銀行有關地方政府債務將拖累中資銀行利潤並推高其不良貸款的預測可能會被證明是錯誤的。

中國政府支持的《證券時報》7月7日在一篇社論中稱,高盛將中國一些主要銀行的評級下調至「賣出」,這是基於「悲觀的假設」。

《證券時報》稱,高盛在其中提出一系列基於「若干悲觀假設前提」的判斷,包括招行的公司債券和影子信貸等風險引起的隱含損失率高達25%;平安銀行和招行擁有最大的房地產風險敞口,佔總資產的8%和6%;興業銀行「資產負債惡化」等等。

文章指出,或許是市場負面反饋較多,週四高盛稱相關研報並非「唱空」銀行股,其評級行爲也並非渲染悲觀情緒。但無論說法如何,高盛的結論仍是明確的,即對5家銀行給予「賣出」、3家給予「中性」評級。《證券時報》稱:「基於悲觀假設看空中國銀行基本面並不可取,很大程度上存在誤讀。」

這並不是華爾街的研究首次在中國引發爭議。上一次引人注目的事件是去年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對中國互聯網公司的「不值得投資」呼籲,最終導致這家券商失去一家上市公司的高級承銷商角色。

原文鏈接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