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優質數據: 高達 50%折扣優惠 InvestingPro獲取優惠

【熱點零距離】具身智能,「AI+機器人」的終極形態?

發布 2023-7-5 下午07:07
© Reuters.  【熱點零距離】具身智能,「AI+機器人」的終極形態?
GOOGL
-
GOOG
-

自今年5月中旬以來,機器人概念股持續活躍。機器人產業鏈上遊的減速器板塊成為7月熱點題材,龍頭企業紛紛漲停。

除減速器題材外,特斯拉和英偉達兩位巨頭還帶動了機器人領域一個全新的概念「具身智能」,各大科技公司紛紛入局。

中泰證券認為,具身智能之所以能迅速發展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1)通用大模型發展,人形機器人有望迎來技術奇點;(2)特斯拉憑借強大的軟件技術、供應鏈能力有望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

「具身智能」來襲

什麽是具身智能?

「具身智能」大意是指有身體並支持物理交互的智能體,其所涉及的主要環節可以抽象理解為包括感知、傳輸、決策、執行。

簡而言之,具身智能本質是軟硬件結合的智能體,就是一個聰明的AI大腦+一個靈活的身軀,其中最典型的應用就是人形機器人。

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李飛飛所說,「具身的含義不是身體本身,而是與環境交互以及在環境中做事的整體需求和功能。」

相比傳統人工智能主要關注於通過軟件和算法來實現智能,具身智能強調了通過身體和環境與其他元素互動獲取信息來實現智能。

具身智能系統通過傳感器獲取外部環境的信息,並通過感知和認知處理這些信息。然後,通過控制執行器,如機器人的肢體或運動裝置來實現與環境的交互。人形機器人很好的契合了具身智能的要求,有望成為標桿應用。

今年5月,特斯拉、英偉達等國際巨頭徹底帶火具身智能。

在特斯拉2023年股東大會上,馬斯克透露有關人形機器人發展的未來規劃,將人形機器人發展推向市場。

馬斯克本人對於人形機器人發展十分看好,他認為未來特斯拉的長期價值或在機器人。

同日,英偉達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勳在ITF World 2023半導體大會上表示,AI下一個浪潮將是「具身智能」,即能理解、推理、並與物理世界互動的智能系統,比如機器人、自動駕駛汽車,甚至聊天機器人,他們都能很好地理解物理世界。

黃仁勳介紹了英偉達的多模態具身智能系統Nvidia VIMA,這是一個多模態具身人工智能系統,其能在視覺文本提示的指導下,執行復雜任務、獲取概念、理解邊界,甚至模擬物理學。

當前具身智能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包括機器人、自動駕駛等。

例如,在自主導航中,機器人需要通過感知環境以及自身位置和姿態來決策如何移動,並通過肢體控制來執行移動操作;

在物體抓取和操作中,機器人需要通過感知和控制手指或機械臂來準確地抓住或操作物。

AI硬件化加速推進

受益人工智能、通訊技術等發展,具身智能得以成為現實,成為全球產學研領域一個重要研究方向和課題,同時也有很多成果和應用得以轉化、落地。

從學術領域看,具身智能已經成為國際學術前沿研究方向。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等機構均在推動具身智能的發展。今年IROS(機器人領域頂級學術會議)將具身智能作為重要主題。

產業界方面,特斯拉人形機器人在今年掀起一股熱潮。

2022年10月,首次亮眼的特斯拉人形機器人需要人攙扶,無法正常工作。到2023年5月,特斯拉人形機器人可在車間靈活行走、抓取物體,並展示了電機扭矩控制技術(不打碎雞蛋)。

此外,谷歌、微軟等技術團隊,以及一些高校等都在探索具身智能的發展落地。

谷歌公司 (NASDAQ:GOOGL) Everyday Robot 的 SayCan 已經將機器人和對話模型結合到一起,能夠讓機器人在大型語言模型的幫助下,完成一個包含 16 個步驟的長任務,被稱為「具有自我學習能力的通才」。

UC 伯克利的 LM Nav 用三個大模型(視覺導航模型 ViNG、大型語言模型 GPT-3、視覺語言模型 CLIP)教會了機器人在不看地圖的情況下按照語言指令到達目的地。

微軟正計劃將ChatGPT 的能力擴展到機器人領域,使得能用語言文字控制機器人。其最新實驗已經能夠通過給ChatGPT的對話框輸入指令,讓其控制機器人在房間中找到「健康飲料」、「有糖和紅色標志的東西」(一罐可樂),以及一面供無人機自拍的鏡子。

國内發展現狀

在AI大模型帶來的智能時代,國内也在加碼推進具身智能領域的發展。

政策方面,今年5月,北京市發佈《北京市促進通用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若幹措施(2023-2025年)(徵求意見稿)》,其中便提出探索具身智能、通用智能體和類腦智能等通用人工智能新路徑,包括推動具身智能系統研究及應用,突破機器人在開放環境、泛化場景、連續任務等復雜條件下的感知、認知、決策技術。

產業方面,國内企業阿里、深度佈局大模型和物聯網領域的中科創達(300496.SZ)等在具身智能方面也取得一定進展,而且採用的是和微軟相似的語言控制路徑。

根據阿里雲發佈的一個演示視頻中,工程師通過釘釘對話框告訴機器人「我渴了」,千問大模型在收到指令後編寫代碼發給機器人,機器人收到指令後,從周邊環境中識别出一瓶水,並自動完成移動、抓取、配送等一系列動作,順利遞送給工程師。

在2023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中科創達推出首款集成大模型的智能搬運機器人解決方案,在大模型的加持下,人們可以通過自然語言與智能搬運機器人交互,提出服務指令,機器人就會按照要求提供拿取飲料、食物等服務。

綜合來看,在產業政策、AI助力,以及特斯拉等巨頭佈局下,具身智能進展加速。

中泰證券認為,具身智能之所以能迅速發展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1)通用大模型發展,人形機器人有望迎來技術奇點;(2)特斯拉憑借強大的軟件技術、供應鏈能力有望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

華西證券認為,具身智能的出現會持續引領「大模型+機器人」潮流,機器人產業鏈及佈局具身智能多模態大模型的廠商有望深度受益。

機器人產業鏈相關企業有三花智控(002050.SZ)、綠的諧波(688017.SH)、鳴志電器(603728.SH)、禾川科技(688320.SH)等;機器視覺領域代表企業有虹軟科技(688088.SH)、海康威視(002415.SZ)、大華股份(002236.SZ)等;大模型領域相關標的有中科創達、商湯科技(00020.HK)、雲從科技(688327.SH)、科大訊飛(002230.SZ)等。

港股方面,產業鏈相關標的包括比亞迪電子(00285.HK)、三一國際(00631.HK)、南京熊貓電子股份(00553.HK)、雲智匯科技(01037.HK)等。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