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美國政府考慮對中國的人工智能(AI)芯片出口實施嚴格限制,該禁令可能最早7月生效,規定英偉達(NVIDIA)(NASDAQ:NVDA)和其他芯片製造商在將產品運送給中國和其他相關國家的客戶之前,必須獲得當局許可。外媒稱,中國近年來積極展開反擊,加大半導體行業的支持,補貼190家上市公司,且投資2793家實體。
由於中國大陸和香港對英偉達2022財年總銷售額的貢獻約爲25%,即71億美元,而臺灣市場的銷售額也高達85億美元,因此美國最新擬議的限制措施,可能會對芯片製造商造成毀滅性打擊。
Benzinga報道稱,VanEck Semiconductor ETF (NASDAQ:SMH)的潛在波動,已經在業界引起高度討論, Global X機器人與人工智能ETF、Pacer Data和Digital Revolution ETF (NYSE:TRFK)預計未來幾周將出現波動。
實際上,美國想要推展的新政策也並非沒有爭議。5月,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警告稱,此類限制可能對美國IT行業造成「巨大損害」,並指出中國可以選擇建造自己的AI芯片。再者,這一限制可能是中國振興本國半導體產業所需的催化劑,多年來中國一直在努力做到這一點。
根據中國項目的數據,作爲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消費國,到2020年中國購買全球供應量的53.7%,擁有數千家半導體公司。然而,由於先進半導體對外國供應商和技術的依賴,它一直難以主導該行業。
據《南華早報》(SCMP)報道,在美國針對先進芯片製造的制裁不斷升級的情況下,中國加大了對國內半導體行業的支持力度,在2022年向190家本地上市半導體公司提供超過121億元人民幣,約17.5億美元的補貼。
值得注意的是,前10名受益人佔支出的45%,共收到54.6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國最大的代工運營商中芯國際(SMIC)(SS:688981)(HK:0981)是最大的受益者,獲得19.5億元的補貼。
其他獲得補貼的企業還包括LED芯片製造商三安光電,補貼金額爲10.3億元;陝西芯片封裝公司天水華天科技,補貼金額總計4.671億元。
此外,中國於2014年設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也被稱爲「大基金」。該基金已投資了約2793家實體,並持有74家公司的少數股權,旨在使中國在全球行業中成爲關鍵參與者。
儘管中國在封裝和測試(OSAT)方面確實具有優勢,到2021年佔據全球市場38%的份額,但它在其他領域卻難以追趕,特別是在美國的旨在遏制向中國出售先進技術的運動。
中國排名前五的半導體公司,即中芯國際、海思半導體、長江存儲、紫光展銳和北方華創,說明了中國在該行業取得的不同程度的成功。
據中國項目稱,中芯國際自2021年以來已經能夠製造一些7奈米(nm)芯片,這是一個重大進步。然而,隨着美國實施出口管制,中芯國際將在數年內難以大規模生產芯片。
同樣,中國領先的存儲芯片製造商長江存儲的Xtacking技術取得了一些初步成功,但由於出口管制而面臨着起起落落。
Bezinga評論總結:「雖然中國半導體行業的未來存在不確定性,但美國提出的限制措施可能是刺激中國發展自己的先進半導體技術所需的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