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低估值寶藏股立即開始

香港金管局阮國恒:簡化成銀行二級制後能促進良性競爭

發布 2023-6-27 上午05:35
© Reuters.  香港金管局阮國恒:簡化成銀行二級制後能促進良性競爭

智通財經APP獲悉,6月26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副總裁阮國恒在彙思撰文中指出,在香港經營的認可機構約有180間。在現行的香港銀行體系下,持牌銀行持有銀行業整體超過99%存款,就保障存戶而言,監管必須更爲嚴格。然而,接受存款公司占市場整體存款額不足0.1%,在平衡監管及激活市場發展的考慮下,應該從監管效率和效果的角度出發。簡化成二級制後,晉身爲第二級別機構的接受存款公司,其現行存款期最少爲3個月的限制將會被撤銷,不但可以讓存戶有更多選擇,更能提升機構經營業務的靈活性,推動市場發展,促進良性競爭。

原文如下:

銀行監管與時並進 檢討銀行叁級制

香港市民日常使用的銀行服務,例如:存款、物業按揭或私人貸款等,主要由二十多家零售銀行提供。但只要大家到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網站查閱一下認可機構紀錄冊1,原來在港經營的認可機構約有180間,爲來自世界各地、有不同需要的客戶提供多元化銀行服務,讓香港更好地擔當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

銀行服務與市民息息相關,但大家又是否知道香港的「認可機構」其實分爲持牌銀行、有限制牌照銀行及接受存款公司呢?這個按照存款金額和年期,以及業務性質劃分的銀行叁級制,由1980年代初推行至今,不經不覺已經超過40年,業界發展在這段時間亦不斷踏上新台階。作爲監管機構,我們必須與時並進,審視銀行叁級制是否仍然切合香港的市場發展。

香港金管局近日完成了相關檢討,研究結果建議:保留持牌銀行爲「第一級別機構」,不作任何改動;及現行的接受存款公司併入有限制牌照銀行成爲「第二級別機構」。

按建議簡化分級制之後,持牌銀行及「第二級別機構」的界定更爲清晰:持牌銀行可以提供全面銀行服務,部分持牌銀行的主要服務對象包括廣大的零售存款客戶,所以持牌銀行須符合的資本要求較高(最少3億港元);而「第二級別機構」不能接受零售客戶存款,只可接受50萬港元或以上的大額存款,但不設存款期限制,然而最低資本水平亦將會劃一爲最少1億港元,這有利于維持香港銀行體系穩定。

事實上,接受存款公司現時占市場整體存款額不足0.1%,如果推行以上的建議,市民普遍也未必會察覺到這個轉變。但這次檢討正好說明香港金管局一直強調「風險爲本」的監管思維。

在我們的日常監管中,「風險爲本」主要考慮的其中叁大範疇包括:

(一)「我們正在面對和須處理什麽風險?」 — 即厘清風險的本質和類別。

(二)「風險是否在可承擔的水平?」 — 「零風險」既不可行,也不現實。我們會以規範化的方法對認可機構的風險狀況進行前瞻式評估,從而訂立要求,進行監管工作。

(叁)「監管措施是否與風險的程度相稱?」 — 面對的風險愈高,風險管理的要求會愈嚴格。相反,風險愈低,風險管理的要求相應可以較低。

檢討銀行分級制反映了以上叁大原則。在現行的香港銀行體系下,持牌銀行持有銀行業整體超過99%存款,就保障存戶而言,監管必須更爲嚴格。然而,接受存款公司占市場整體存款額不足0.1%,在平衡監管及激活市場發展的考慮下,應該從監管效率和效果的角度出發。簡化成二級制後,晉身爲第二級別機構的接受存款公司,其現行存款期最少爲3個月的限制將會被撤銷,不但可以讓存戶有更多選擇,更能提升機構經營業務的靈活性,推動市場發展,促進良性競爭。

此外,「風險爲本」的意義亦包括在轉變和過渡期的影響。因此,檢討建議爲現時的接受存款公司提供5年過渡期,並積極鼓勵及協助這些公司升格爲持牌銀行或有限制牌照銀行,按自身策略進行業務,同時亦盡量降低對現有客戶可能造成的影響。

過去多年,香港金管局一直緊貼市場發展並調整相關監管措施。除了自2001年全面撤銷利率管制外,我們亦分別在2001及2012年透過放寬市場准入標准,降低在香港設立銀行的門檻,讓持牌銀行的數量有序增加。以資産及存款總額計,香港整體銀行業規模亦持續上升。然而,接受存款公司以及有限制牌照銀行的數目,卻由1993年的接近200家,大幅下降至現時的27家,而當中接受存款公司的數目,更下降至現時只有12家。自2009年以來,香港金管局再無收到注冊爲接受存款公司的申請,而現有接受存款公司的業務規模占比亦大幅降低。

以總資産計,以上兩類機構由1993年底占銀行業整體5.8%,持續下跌至2022年底少于1 %。事實上,除了最低資本水平外,香港金管局對接受存款公司和有限制牌照銀行的監管要求基本上沒有分別,個別機構的監管安排則按業務風險而訂。簡化分級制度,不但更合乎現實情況,對相應的風險進行適切的監管,更能提高監管效率和效果。

香港作爲國際金融中心,我們對如何平衡風險管理與促進市場發展有豐富經驗。我們亦必須要與時俱進,以確保業界有適切的環境不斷進步和發展,並繼續獲得香港以至全球客戶的信賴,而背後的支柱正是「風險爲本」的思維。希望今次的分享能夠提供一個具體的例子,讓大家明白香港金管局作爲監管機構,既會保持審慎,同時亦會因時制宜,靈活變通。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