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8領先一步,提前解鎖六月AI精選股!年中特惠

突發重磅消息!高盛因硅谷銀行「爆雷」事件受到美聯儲和SEC調查 並被美國司法部傳喚

發布 2023-6-16 上午11:36
突發重磅消息!高盛因硅谷銀行「爆雷」事件受到美聯儲和SEC調查 並被美國司法部傳喚
GS
-

#硅谷銀行爆雷#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據美國媒體最新報道,美聯儲(FED)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正調查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NYSE:GS)在硅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倒閉前最後數日所發揮的作用。美國司法部已經傳喚高盛。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當地時間週四(6月16日)報道,知情人士稱,美聯儲和美國SEC正在調查高盛在收購硅谷銀行證券投資組合中所扮演的角色,當時高盛正忙於在硅谷銀行破產前進行註定失敗的增資。

一些知情人士說,作爲對硅谷銀行調查的一部分,司法部也傳喚了高盛。《華爾街日報》此前曾報道,美國SEC和司法部正在調查該銀行的倒閉。一些知情人士說,對高盛的調查是更廣泛調查的一部分。

知情人士透露,美聯儲和SEC正在尋求與高盛作爲硅谷銀行證券投資組合買家和融資顧問角色相關的文件。一些知情人士說,他們正在調查高盛的投資銀行部門及其交易部門是否在出售投資組合的問題上溝通不當。

高盛上月在一份證券備案文件中披露,「多個政府機構」正在調查高盛與硅谷銀行的關係。

高盛表示,該行正在「配合各種政府機構對硅谷銀行的調查和詢問,並向他們提供信息,包括高盛在2023年3月前後與對硅谷銀行的業務。」

《華爾街日報》稱,高盛在硅谷銀行的最後日子裏扮演了重要角色。硅谷銀行聘請高盛幫助其籌集資金。與此同時,高盛交易部門以低於市值的價格收購了硅谷銀行價值210億美元的可售債券組合。

針對上述報道,SEC發言人表示,不會對尚未取得結果的調查發佈評論,美聯儲和美司法部則拒絕置評。

銀行家和銀行業律師表示,銀行很少同時擔任一家公司的顧問和其資產的買家,除非是在金融壓力時期。

知情人士稱,高盛銀行家對硅谷銀行高管表示,在募集資金之前,硅谷銀行必須出售部分或全部證券投資組合,以說明對資金的需求。硅谷銀行前首席執行官Greg Becker今年5月也對參議院銀行委員會說了同樣的話。

美國兩黨都擔心硅谷銀行問題的消息泄露給更廣泛的公衆,一些人說高盛建議其購買該證券投資組合。據知情人士透露,硅谷銀行的高管們決定不四處推銷自己的投資組合,因爲他們擔心市場會聽到他們陷入困境的風聲。

高盛發言人表示,在出售投資組合之前,高盛「以書面形式通知硅谷銀行,我們不會在此次出售中擔任其顧問,硅谷銀行不應在這方面依賴高盛的任何建議,而應聘請第三方財務顧問。」

據見過或被告知這封信的人士說,高盛銀行家給硅谷銀行的首席財務官寫了一封信。

3月8日,硅谷銀行宣佈,它在出售債務證券方面錄得18億美元的虧損,並正在出售股票以籌集資金。在硅谷銀行披露虧損和大量其他負面消息(包括穆迪下調其評級)後,該行股價暴跌。

存款人紛紛取錢。硅谷銀行於3月10日被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接管,引發一場導致簽名銀行(Signature Bank)和第一共和銀行(First Republic)倒閉的銀行業危機。

高盛發言人說,高盛在3月份購買了部分硅谷銀行的證券投資組合後,開始出售這些證券。這位發言人在5月初表示,高盛預計到全部投資組合出售時的收益不到5,000萬美元。

原文鏈接

最新評論

風險聲明: 金融工具及/或加密貨幣交易涉及高風險,包括可損失部分或全部投資金額,因此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加密貨幣價格波幅極大,並可能會受到金融、監管或政治事件等多種外部因素影響。保證金交易會增加金融風險。
交易金融工具或加密貨幣之前,你應完全瞭解與金融市場交易相關的風險和代價、細心考慮你的投資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取向,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建議。
Fusion Media 謹此提醒,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資料並非一定即時提供或準確。網站上的數據和價格並非一定由任何市場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市場作價者提供,因此價格未必準確,且可能與任何特定市場的實際價格有所出入。這表示價格只作參考之用,而並不適合作交易用途。 假如在本網站內交易或倚賴本網站上的資訊,導致你遭到任何損失或傷害,Fusion Media 及本網站上的任何數據提供者恕不負責。
未經 Fusion Media 及/或數據提供者事先給予明確書面許可,禁止使用、儲存、複製、展示、修改、傳輸或發佈本網站上含有的數據。所有知識產權均由提供者及/或在本網站上提供數據的交易所擁有。
Fusion Media 可能會因網站上出現的廣告,並根據你與廣告或廣告商產生的互動,而獲得廣告商提供的報酬。
本協議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英文版如與香港中文版有任何歧異,概以英文版為準。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保留所有權利